三人步上那夹层,迎面便是一排排的书柜,左右一分,中间便是一条狭长的甬道,一眼望去几乎望不到头,每一个书柜上分门别类堆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柜头上贴有分类标识,布置和现在的图书馆差不多,看在眼里顿有一种进入书山书海的感觉。
吴茚山指着这书山道:“老夫子,这便是文澜阁的全部藏书。”
高文举点点头道:“果然名不虚传,真是文中之首。”
柳少泽看着看着,忽然皱眉道:“大人,虽说我们看得这文澜阁似有些颓败,可看起来也不至于这一半天就要倒塌,为何又如此着急?”
高文举一听也是,一路走来看的文澜阁虽似因为建筑年代久远有些颓败,但也不至于像说的那么严重,此时闻听柳少泽一问,也诧异的望着那吴茚山。
吴茚山叹了口气道:“单说这房屋倒还是能撑上些时日,这也是新的藏书阁并没有早早就建好的原因。可是——”他一指文澜阁外的护城河,“问题就在这条河上。文澜阁紧邻河边,经过长年的河水浸泡,地基已被河水侵蚀塌陷,整个楼体已经倾斜,恐怕不日内就要倒塌。”
“喔,原来如此。”柳少泽点了点头。
高文举却忍不住发起了牢骚:“为什么当时非要建在河边?当初建的这群人就没有想过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吗,也真是一个个蠢笨至极!”
吴茚山摆摆手道:“老夫子此言差矣,当初文澜阁承建的的时候,就是专门要建在河边的。”
“这是为何?”高文举有些诧异。
“两个方面的原因。”吴茚山道,“一是从实用角度考虑,远离火源、靠近水池、阴凉避光。选择水源附近,如果发生火灾,有利于施救。
二来文澜阁是珍藏人类文化遗产的建筑,是艺术宫殿中的瑰宝,在选址和环境营造方面都要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强调天人合一。
所以才会有庭前有池,池南有山,建桥池上,筑亭依墙的建筑意境。”
高文举柳少泽二人听完吴茚山的解释都点点头,恍然大悟。
柳少泽再抬眼朝偌大的藏书阁望去,一想若是几日内搬运不走,书籍便会随着倒塌的房屋冲到护城河里,多少辈子的心血都要毁于一旦,更是心生几分不舍。
所以他下定决心,此事一定要要管上一管。
可怎么办呢?
一是运到哪去?二是没人没银子让谁来运?
这也太为难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完成的任务,柳少泽想了想暂时想不出主意。
高文举也是紧锁双眉,时不时的看柳梢泽一眼,期盼着柳少泽能拿些办法出来。
正在这时,三人忽听门外有嘈杂声想起,似是有人争吵起来。
柳少泽二人一愣,就要出去看看,被吴茚山伸手拦住。
吴茚山道:“二位不要惊慌,定是那群学子们又来闹事,已经不知道多少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