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过这九殿没有找到诗诗,释乐彦便放心多了,这证名她没有受到刑法,回去也好对言诗宇有个交代了。
“不对!”突然想起这九殿没有,“那启不是在十殿转轮王那里?不行,必须加快速度找,不能让诗诗轮回转世了。”
就这样释乐彦便边打着边找,来到十殿转轮王这里。转轮王殿居阴间活焦石外正东方,直对五浊世界的地方。设有金、银、玉、石、木板、奈何等六座桥,专门管理各殿押解到的鬼魂,分别核定其罪福的大小,发往四大部洲的适当地方投生。
释乐彦怕诗诗喝过孟婆汤后投胎转世,于是加快了速度来到了忘台。忘台为孟婆神所管理,孟婆神生于西汉,幼年时即熟读儒家的四书五经,并恭敬地育读佛经。她的修道深厚,以达到‘凡是过去的事不思,未来的事不想的境地。’在世时,专心壹志地劝人行善,后入山修真,一直到东汉时仍在。
世人有人由于灵机深厚,能够知晓前世的因果,因为喜欢耍弄智巧、术数,露了阴间的天机,致令世间人妄认前生的眷属,扰乱了世情。因此玉皇大帝命孟婆为幽冥之神,建造欧忘台,准予选拔鬼吏供唤。将第十一殿所拟定,发往何地为人的鬼魂,用采自人世的药物,合成似酒非酒的汤,分为甘、苦、辛、酸、咸五味。所有的鬼魂在转世前,派饮此汤,使忘记前生的事,药力同时带往阳间。
来到了忘台只见一位面无太多表情的婆婆,舀着一碗一碗黑糊糊的汤,分给身边的一些女鬼差们,拿着正往那些准备投胎的鬼魂嘴里灌着。
释乐彦“咻”的一下飞到了那婆婆的面前,抓住她的手:“您就是孟婆神?”
“小姑娘,你不是阴间的鬼魂?为什么到这里来?你不该来的,快回去吧。”孟婆还是面无表情的看着她,虽然是面无表情,但是听得出她是个很慈祥的婆婆。
“孟婆神,我想问您,有没有一个叫言诗诗的女孩子被送到这里来?”释乐彦紧紧抓着她的手怎么也不恳放开,满怀希望的看着她。
“住手!”这时,那些鬼差已经追了上来,释乐彦正准备再次大战时,一穿着白色僧袍的罗汉从天而降:“妙乐光金身佛,你何以大闹地府?”
“您认识我?那就好办了,我有个朋友阳寿未尽,误被鬼差抓来,我来地府是找她的,请您可不可以跟十殿阎君说一声,让他们把我的朋友还给我。我跟他们讲了半天他们根本就不听我的解释。”哈哈!这下救命的人可算是来了,诗诗有救了,释乐彦的脸上也稍稍有了点笑容。
“你要找的人我知道在哪,你跟我来。”说完他转身飘走,释乐彦飞身追上跟在他的身后。
随着他站到了五彩祥云之上,慢慢的向上升起,只见四周和之前所见确是两种境界,眼前到处都是祥云瑞光。不知飞了多久眼前出现一座石碑,碑上用篆笔刻着五十六个字:大道无为,清净一真。六道众生,皆因妄成。缘妄造业,善恶攸分。因果不爽,毫厘分明。心念才动,业相已形。人虽不见,神鬼早明。勿谓暗室,果报难遁。
这时,又从云雾中显露出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在朱红色的大门上,用黄金的钉子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出生入死”四个大字。跟着这位罗汉走入殿中,殿内华灯金烛,一派喜乐,只见一位身着红色迦沙,面容蔼然、慈祥、平和的菩萨坐在金殿之上,先前带她来的那位罗汉也站立在了菩萨身旁。
释乐彦上前跪下行礼:“这位一定是地藏菩萨,弟子参见地藏王菩萨。还请菩萨原谅弟子卤莽闯入,弟子只是……”
“本座知道。”还没等她讲明来意,地藏菩萨截断了她的话,转过头去对身边的罗汉道:“把那个小姑娘带上来让她带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