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平身平身!”千寻尴尬的一笑,落在臣子的眼里却是心惊肉跳,生怕他又有了什么荒唐的主意。 反正皇帝昏庸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不过好在这皇帝也没犯下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因而许多大臣多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怎么还缺一个人……”千寻询问,“是谁没来?”
“回皇上,是一个名叫李郁书的,是应考会试的会元……”有人回话说。
“哦?那他怎么没来?”千寻的心先是放下来,然后又猛然吊起。 虽然郁书考上了,但是他不是已经回了扬州么,他也说过他不想做状元地。
“微臣不知……不过皇上不必再等,这等不守时且无视皇上龙威地人,即便是有些才气,也担不起大任。 ”瞧出皇帝的心不在焉,那人就想顺着皇帝地心意草草结束殿试了事。
其实关于殿试之后的黄榜名单,朝中各个派系的大臣也都达成了共识,各自安cha自己那方的势力,所以早已经拟得差不多了。 因为往常皇帝对于科举选拔一事不闻不问,即便依旧主持殿试,也不过是象征性的走个过场而已,大多时候随随便便点个状元,然后一律交给臣子们。
只不过,对于前三甲的状元,各派却有了分歧。 三皇子力荐白玉飞,而十八公子却提名李郁书。 因为李郁书之前的名不经传,以及白玉飞的名声大噪,大部分人都看好白玉飞,但也并不排斥十八公子亲自提名的李郁书,想着就由皇上在他们两个当中选一个。
而今天李郁书的缺席,无疑是等于自我放弃。
可,皇帝却突然说了一句骇人的话,惊得列位臣子心里咯噔一下,以为皇帝发现了什么端倪或者终于决定要开始勤政了。
变成皇帝的千寻说,“再等等吧,他总会来的。 ”轻飘飘的一句话让满朝臣子面面相觑,神色各异。
不管怎么样,千寻还没有放弃,所以再等等吧……
李父曾经说过的话在耳边回荡,“……这要是中了状元,可就名扬乡里,不但为祖上争光,自己也有个好前程啊!……”
似乎这句话才是她一直坚持要让郁书做上状元的起因,即便是无法替他实现愿望,那么至少给他一个好的前程。 此关乎于情谊,与她本身的任务无关。
底下官员和考生都等得心焦,千寻却是温吞吞的开始神游天外。
突然瞟见殿下躬身站着的白玉飞,他倒是一脸的平和,波澜不惊的闲适让他光是简单的站着,便让人有出类拔萃的感觉。
千寻其实想不明白白玉飞为何还会站在这里,既然李郁书是会元,那就证明她调换成功了,难不成李郁书是kao真材实料考上会元的?这样的可能性简直比地上长黄金的可能性还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