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这天,皇上便带着后宫妃嫔回来了,太后则留在白龙寺中。 元宵节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宫中早就挂起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其中就数云南总督英善送的九龙灯最是夺目,那盘踞而成的九条黄龙,有的威严,有的清淡,有的富贵,有的活泼,姿态各异,神韵独俱。 宫娥苏拉们每每走过灯廊,都免不了要抬头多看几眼。
十五这天,宫里宫外的格格阿哥都聚在一起,在灯廊中摆起了长宴。 酉时刚过,人便都围坐在了一处。 倩蓉,淑敏和有月也被永琰带了进来。 我是医官,但却被破例请了过去,一同赴宴。
看着他们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吟诗观灯,突然也想起家来。 酒宴没完,我便借口身体不适,早早地回了锦绣宫。
天边一轮皎瑕的圆月,银白的溶光照出一片思乡之情。 元宵佳节倍思亲,望着天边的明月,我取过琴,坐到廊中,任由西风吹卷起我的长发,十指纤纤间,弹出一串华音。
琴声如月华般晕染开来,落在清冷的宫中,多出几分闲愁。 身后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莫言。 笛声如清透的泉水般,沁入心脾,久久不去。
一曲《望月》罢,回头看了眼立在身旁的莫言,他漆黑的眸子也正看着我。 心下没来由的一慌,连忙撇过脸去不看他,“你怎么来啦?”
“闻声而来。 ”淡淡的开口,我能感觉到他此刻宁静地心绪。
低头。 一笑,我重又对上他那双漆黑的深眸,“月圆风清,不如出去走走?”
“好!”只一个字,莫言伸出手,似是邀请,“能有幸跟曼清花前月下。 是莫言的荣幸。 ”
我被他的话语惊呆了,他怎么也会说这样的话。 看着他一脸明净的笑。 我伸出手,搭上他的手,立起身。 莫言地手,暖暖的,漾着一片温暖地柔意。 莫言牵着我的手,我并没感到什么羞涩,相反。 还觉得很自然。 仿佛我们以前已经牵过无数次一般,没有突兀,也没有生疏,而是一种淡淡的温柔。
两人走在院中的小径上,现在宫中除了各处的守卫,其他的人都去灯廊中伺候了。 偶尔有几个婢女经过,也是低着头,不敢东张西望。 这是宫里的规矩。
莫言把我带到一片桃林中,这是宫中唯一地一片桃林,就在御花园中,桃林后面是一池清幽的泉水。 此刻正倒映着天边的明月,漾起层层光华。 坐在岸边的石椅上,看着一池的清华。 想起了以前在家的日子,心下柔和了很多。
风有点凉,夹杂着远处的花香,徐徐而来。 突然觉得冷,紧了紧身子,莫言取过他身上的大衣,披在我肩头。 回头,对上他那如泉水般幽深地黑眸,怔了怔,他真的很像孤寒。 自嘲的笑了笑。 转头继续看向湖中。
莫言立到我身边。 看向湖心的明月,“曼清。 你爱永琰吗?”
我有一瞬间的犹豫,莫言这样问,我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但却也不觉得他突兀。 莫言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朋友,可以交心地那种。 我看着风儿吹起的层层水纹,淡笑了一下,“是吧!”
莫言沉默了一会,我回过头,见他眼中闪着一片晶亮的光芒,在这夜中,竟比天上的星辰还璀璨。 我望着他的眼,笑问,“你呢?有没有喜欢过一个人?”
原来以为莫言不会回答,但他静静地看着我,唇边漾起一抹淡笑,“有。 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我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我以为她会是我一辈子的唯一,但我却伤透了她的心。 ”
莫言说着说着坐了下来,眼神看向湖中的明月,继续淡淡的开口,“我不小心得了一种病,忘记了以前地一切,在无意中,害死了她大哥。 病好后,我才知道自己犯地错是无法被原谅的,我不奢望她地原谅,我只希望每天能看着她快快乐乐的,就很满足了。 ”
莫言说得很平淡,但听在我耳中,却觉得很是惊心。 我回头,看着莫言一脸的淡笑,心中划过阵阵伤痛。 孤寒也跟我青梅竹马,而且我大哥的死,跟他也有间接的关系。 如果现在孤寒站在我面前,请求我原谅,我会接受吗?我能接受吗?
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想着想着,只觉一股热力从胸口燃开,灼热地漫游在全身,这久违的血咒又在此刻爆发了,竟比一年前更加灼热难耐。 自从跟永琰在一起后,这血咒便缓减了很多,尤其是这半年,几乎没在发作过。 可是现在为什么又开始了?
口中喷出一口热血,我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朦胧中,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呼唤,“清清!清清!”一个黑色的身影站在身边,抬手间,却怎么也触摸不到。 。 。 。 。 。
醒来的时候,永琰就坐在床边,见我醒来,他那张俊逸的脸上,挂起一抹恬淡的笑,盖住了脸上的焦虑和担忧,“清清,你醒啦!好点了没?”他端过一边温热的茶盏,扶我喝了口茶。
躺下后,我笑着摇摇头,虽然人已经不热了,但是好累。 他握着我的手,一手探了下我的额头,“昨晚莫言抱着你回来时,我吓了一跳,你的血咒又发作了,所以给你洗了个冷水澡。 不过现在好了,没事了,你还得好好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