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件事,我后来不止一次地询问杨剑,他的解释是这样的:他确实没有进去过那里面。里面有供桌,桌子上有盒子,都是听他师父说起的。所以当我说起里面的墙壁上还挂着一把宝剑时,他居然随口附和宝剑是被铸造在墙壁上的。
杨剑确实没进去,因为当时走近裂缝的时候,他看到了缝隙中间若隐若现的寒光,和地面上活动的翻板。他犹豫了一下,转身想要再看师父几眼,却被那四人拖了回来,说:“你不用进去了,因为你没勇气,没资格。”
杨剑说,那四人不仅没有加害于他,还像如获至宝似的招呼着他们师徒俩去了外面茅草亭子里喝茶。虽然茶是浓浓的陈茶,但丝毫压不住他心里的一股窝火。刚才还是阶下囚,现在却为座上宾,杨剑是男人,而一个男人决不允许自己成为别人设计的情景剧里的一个角色。
所以杨剑把茶碗一摔,怒目以待。
那四人又拿出一个茶碗,给杨剑斟满茶后,笑嘻嘻地朝他说出了一番话:“从闭上墓门的那一刻起,这座墓穴就一直有守墓人在守护,并且,历经千年,从未中断过。问题来了,守墓人总不能在这下面娶妻生子繁衍后代吧,如何能使这墓中的守墓人生生不息呢?”<!--PAGE 5-->
<!--PAGE 5-->
一个人还没说完,另一个就抢着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朝墓内添加生力军。朝墓内注入新生力量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隔个三五年或是十几年往下输送一批勇士。这种方法在开始固然很有效,但时势变迁,一旦改朝换代或是家族没落,这种方法便会沦为泡影。就如同《红楼梦》中的贾府,显贵时每年往祖坟里投放添加守墓人都没问题,无非是花些钱训练一些勇士死士罢了;没落时食不饱,穿不暖,祖坟下的守墓人自然便不会衍传接续下来。”
“这种延续守墓人的方法是这样的,每一个挖掘地道进入到这座墓里来的盗墓人,都将会成为守墓人。”
是不是听上去荒诞不经?那你就仔细听我讲述杨剑给我讲的他听来的故事。
原来,在这座墓穴建成之时,挑选出来的守墓人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守护在地下的守墓人,另一种则是守护在地面的守墓人。地面上的守墓人又分为两拨,一拨化成村民山夫住在墓穴周围的村子,维护地面上的建筑不被风雨侵蚀;另外一拨则分散到全国各地,四处散布消息,消息的内容为,在某山某地某村,有一座大墓,里面的珍宝堆积如山,等等。他们甚至会详细地画出许多寻宝图,散发出去,流传于世。
这样,前来寻宝掘墓之人便会像长江源头的泉水一样,永远不会干涸。
住在墓周围村子里的守墓人,不仅会上地干农活儿,还会在晚上躲在墓旁,暗中观察那些前来掘宝的盗墓人。遇见水平不高的盗墓人,直接上前就把他们给打发掉了,若是见到技艺精湛、胆大心细的盗墓人,他们便会任由着盗墓人挖洞下去,然后再上前把洞口掩埋。因为他们知道,刚刚下去的盗墓人即将成为守墓人,自然不会需要这个洞口了。
盗墓人下到墓里,便会发觉里面早已有人在等候,每一百个遇到这种情形的盗墓人中,会有五十几个被吓死或吓晕,剩下来的盗墓人,才有机会听到这一番话。
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只不过是代价的大小不同罢了。就像杨剑现在盗墓一样,所冒的风险不仅仅是被警察抓去坐牢枪毙,挖掘地道时突然冒顶塌方,悄然而至的机关陷阱。更有一些他意想不到的危险存在,譬如现在,他即将由一个盗墓人变为一个守墓人。杨剑便是那四个人的接班人。而他们四人,也已经到了退役的时候。
这之后,他们四个人又领着杨剑去了一个别的地方。
杨剑说,那四人跟他们师徒俩说完这些话,便领着他们走进了一间暗室,里面很宽敞,齐齐整整地摆放着一排排的多宝架,像是走进了一个图书馆。
架子上面摆放着诸多令人眩目的珍宝。那四人说,这里面的宝贝也算是代价的一部分。我们在这墓中足足守候了有近二十年,这是盗墓者的代价。而现在,我们每人可以在这里面任意挑选一件心仪的宝物,带上地面去。这是守墓人的代价。<!--PAGE 6-->
<!--PAGE 6-->
杨剑也一样,他必须守护在这里,因为那四个人会把你师父也带上地面去,绝不会亏待于他。如果杨剑运气好,他很快便会找到接班人,然后来这里挑一件中意的物件儿带回去,再把那四个人跟他所讲过的话对他重复一遍。
杨剑说:“从那以后,我便一个人留在了墓中。几乎每天都要进去这间暗室里几遍,挨个地为自己挑选将来带走的宝贝。我不知道自己在这下面待了多少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这间暗室里。直到遇上了你们。”
杨剑就是这样跟我说的,他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他为何没有进去过那条裂缝,也没有说起过为何让我走了进去。
常二后来跟我说,杨剑没说,自有他的想法。那裂缝刚好能容一人进出,两边犬齿交错,仿佛像一张随时都要合上的嘴。凑近点,就能看到裂缝中露出来的蓄势待发的弩箭。这条裂缝是用来考验人的勇气和求生欲望的。如果胆小,会不由自主地缩回脚来,甚至倒退几步,不敢上前,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做守墓人的;如果胆大,不顾生死地硬闯进去,这样的人也没有资格做守墓人。为什么呢,这样的举动不叫胆大,叫莽撞。求生是一个人的本能,如果一个人明明看到有巨大的危险潜伏在前面,还是硬冲上去,这就说明这人不足以委以重任,他连人的求生本能都舍去了,那他还有什么豁不出去的?所以,既要有求生欲望,还要胆大勇猛,心思缜密,这样的人才算是具备做守墓人的资格。至少,这样的人还惦记着那间暗室里属于自己的那一件宝贝。
杨剑便是这样的人。之所以杨剑没跟我说起这件事情,是因为我当时实在是莽撞,压根就没看到潜伏的危险。他私下里跟胡三他们说过,没人会这么做,不知我当时是怎么想的。也许是过度担心雯雯的缘故,受刺激了。
常二说的话,我没理由不信,因为他从未说过假话。我又问他当时我怀里抱着的那一摞金属片哪儿去了?他便支支吾吾地说他公司里还有事情,转身离去了。
我是因为韩生和王昌不说那摞金属片的下落的缘故才问常二的,没想到他也不说。更没想到的是,我问了那天在场的所有人,他们不是借故离开,就是突发牙疼,没一个肯开口告诉我。
再后来,等这件事情过去有几个年头后,我才问了出来。
那一天是情人节,我像很多懒得不肯另想办法的人一样,在花店里买了一束玫瑰花,又在商场里买了一盒巧克力,然后把它们埋在雪里。当我领着雯雯来到这里的时候,漫天飞舞的雪花掩埋了我留下的记号。来的时候说是看雪,其实俩人心里都清楚,都不是来看雪的。
如果我找不到玫瑰花和巧克力,那可糟糕之极,会变成真正的看雪景。所以我趴在雪地里一层一层地拂去雪花,一直到天黑。<!--PAGE 7-->
<!--PAGE 7-->
雯雯说:“这是最可爱的情人节礼物,仿佛看到了北极熊。但是,该回家了,我做饭,你洗碗。”
吃过饭后,我没有洗碗,我觉得不应该在情人节只是洗洗碗。所以我一人打着手电去找那一束玫瑰花。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半夜,雯雯已经睡下了。我把花小心地放在她床头,因为花瓣上的雪碴已经融化成水珠。
第二天,我便知道了那摞金属片的下落,雯雯告诉了我所有。
想起当时我抱着一摞金属片,呆呆地站立在众人旁边的情景,还不如个丫鬟,丫鬟还能听到坐着的人在说些什么,我却像是蜡像馆的蜡像。错,蜡像馆里的那些人物蜡像,随便搬出一个来就是了不得的人物,所以,我还是像丫鬟吧。
当时,杨剑的伤势也有好转,嘴角的血渍也用韩生递过来的纸巾擦拭干净了。刘德义问他,那个堆满宝物的暗室在哪儿?我怀里抱着的那摞金属片是什么?
杨剑说道:“只有守墓人才会知道暗室在哪里,你们现在的身份,即使把我给杀掉,我也不会吐露半个字。至于他怀里所抱的东西,据说是这座墓的墓志铭,是用金片雕刻而成的。”
刘德义便说:“我们一开始下来,你没有伤害我们,是不是想着让我们做你的接班人,然后你便可以带着你想得到的东西远走高飞?”
杨剑犹豫片刻后说道:“一开始我确实是想着让你们留在这里,做守墓人,但是后来我改变主意了,我还年轻,用不着现在就找接班人,所以后来我会攻击你们。”
刘德义问:“你难道不想离开这里吗?”
杨剑说:“我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就因为能带走一件宝贝?带走又能如何?带走的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卖掉的,那还不是整天守着它抚拭把玩?如果我离开这里,我只能有一件珍宝,但是如果我留在这里的话,那整个暗室的珍宝就全是我的,我一天玩赏一件,就会用去我五六年的时间,换作是你,又该怎样选择?何况这里还能出去透透空气,跟地面上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是伙食差了些罢了。”
刘德义听完,低头不语。
福六道:“我彻底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假的。传说中只要找到守墓人,并得到他脖子上的封土盾项链,他就会交出这座墓里埋藏的宝藏等等,全是骗人的,说白了就是把人骗进来当几年守墓人。当年你扯下人家脖子上的项链,怕是人家故意让你扯下去的吧。还有这次,你也是故意让他扯下去脖子上的项链。”
杨剑说道:“你还别说,我那时候还真有可能是他故意让我扯下去的。但我这一次却绝不是故意的,当时我几乎杀掉你们的念头都有了,巴不得一人留在这里,怎么还会故意让他扯去项链?要知道这封土盾项链可是守墓人唯一的标识,只有它才能打开装着墓志铭的盒子。”<!--PAGE 8-->
<!--PAGE 8-->
福六又问:“你每天都待在这下面,为什么自己不进去打开,偏偏要等到现在?”
杨剑说道:“这还用问吗?我是守墓人,就应该守规矩。守墓人只是看守这座墓穴,对墓主人来说,这里最珍贵的东西不是奇珍异宝,而是这墓志铭。我可以进入暗室观赏把玩里面的珍宝,但绝对没有资格翻看墓主人的墓志铭。这是在戴上封土盾项链的那一刻,就应该明白的道理。但是他就不同了,他不是守墓人,是盗墓人,不论做出了什么事情,都合乎情理。所以,我宁愿自毁规矩,要他把墓志铭拿出来交给我,也不能落在你们手里,落入了你们手中就意味着这座墓穴被强暴了。抱在我怀里就还有希望将墓的穴气延续下去。”
杨剑说着,忽然朝我喊了一声:“把墓志铭放回原处去。”
本来呆若木鸡的我,一个激灵,抱着墓志铭便跑了出去。但是没有朝着裂缝后面跑去,而是一溜烟地跑出了门外,跑下了阶梯,后来大家便不知我跑向了哪里。
过了大半个时辰后,我回来了,浑身泥泞,并且还光着脚丫子,怀里的墓志铭也不知去向。
雯雯说,墓志铭被我藏了起来。也许哪一天我能灵光一闪,回忆起把它藏在了何处。也许连杨剑也不知道它的去向。
虽然墓里已经没了墓志铭,但守墓人依旧在地下守护着。除了杨剑,还有刘德义,常二,胡三,范氏兄弟和福六。
我和韩生王昌在山涧里悬了条钢丝绳,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滑下去跟他们相聚,有时候雯雯也会随我们一起下去。
他们七人说,那间堆满珍玩的暗室,就是整个世界。
很长的日子里,我一直迷茫着,不解他们的行为。不知道究竟是他们在盗墓,还是被古墓所盗。每当提着食物衣服进去墓中,看到他们极不情愿地从暗室里出来,接过东西转身便进去的背影时,总想着喊他们一起上去,可惜每次都没有开口的机会。
有时候,我也会坐下,闭目冥思,希望能回忆起自己究竟把墓志铭藏在了哪里,可惜每次都被雯雯唤醒,要不就是被闹钟唤醒。
我们村子中间的祠堂今年翻修时,从正梁的红木斗里发现了一摞金片,上面刻满了文字和花纹。村子的老人们都说,这摞金片是在建成祠堂收工时,放上去的。而这座祠堂始建于明朝。为了证明这摞金片自始至终一直躺在祠堂的正梁上,老人们都从家里拿出了厚厚的暗黄色族谱家谱,族谱上的文字花纹跟金片上的一模一样,仿佛是用金片摹印而成。
这样的族谱,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我家自然也不例外。
我搬着繁简对照字典,将族谱大致翻译了一遍,内容如下:(如果内容里出现了公元多少年之类的现代话,那是我添加进去的,请忽略,请别较真。)明朝太祖朱元璋,年少时家贫,为谋活口,曾经端碗要饭,设套偷鸡,强取富绅。为了吃饭,还曾剃发为僧,掘冢盗坟。偶入周陵,得金银无数,遂募士揭竿,百历沙场,终成君王。<!--PAGE 9-->
<!--PAGE 9-->
朱元璋登基后,时常想起自己人生的转折点,不是大败元兵,而是自己最低谷的时候,居然能从一座周朝大墓中掘出金银,招募将士,可说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故发愿重修周墓,并为墓主做精铜棺椁。
然而在修缮中,工匠们竟然在周墓之上发现了一座唐墓,根据唐墓的规模礼制,皇家工匠得出这样的结论:这座唐墓是故意修建在周墓之上,以求国运昌盛。
无奈之下,工匠们只能将精铜棺椁加高加宽,从周墓里一直伸进了唐墓,以求本朝也能盛世昌平。
后,朱元璋又颁令,凡朱家后人,一律在这里修建祭祀墓。
又后,建文帝朱允炆让出龙椅给叔叔朱棣,率人化作农夫前来守陵,至终。
朱允炆后人便代代定居在此,并称此地为坟上村。
对了,忘记介绍我的名字了,我姓朱,叫守,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世孙。记住了,是朱守,不是猪手!
已结局<!--PAGE 10-->
<!--PAG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