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滴子-关于金庸十四本小说的历史关系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关于金庸十四本小说的历史关系(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论据4:书中提到了一个具体年代的干支:“……只见簿面上写着‘河北通州聂家拳’七字,打开簿子,第一行触目惊心,便是‘庚申五月初二,聂宗台在沧州郝家庄奸杀二命,留书嫁祸于黑虎寨盗贼’,第二行书道:‘庚申十月十七,聂宗峰在济南府以小故击伤刘文质之长子,当夜杀刘家满门一十三人灭口。’……”

干支之数每六十年一转,由此我们可大致估量一下其时的年代。明末清初的庚申年有1620年、1680年、1740年、1800年、1860年、1920年……不过真要扯到闹八国联军的年头上去,只怕是不大合金派小说的味道(一般是不倾向于将金派小说置于晚清或更后的年代)。所以也就是1620年、1680、1740、1800这几年比较相象(小说中的年代比那个“庚申”年还要晚十到三十年,所以1860年也显得晚了)。

而在这个“庚申”年前后的三十年里,少林的大师先有妙谛、后有普法,由此可知决不能是康熙年间(《鹿鼎记》中少林僧是晦、澄、净、华各辈),也不能是乾隆年间(《飞狐外传》里少林掌门是大字辈,而《书剑恩仇录》中同时期的南少林中也有大字辈,因而我们可大致猜测南北少林当是使用同样的用字来排辈,则依据《书剑恩仇录》中南少林的辈份可知北少林在乾隆年间也是天、大、元等辈),即使是嘉庆朝的1800年也躲不开排辈问题(妙谛是第一拨赴岛的,则其执掌少林还要在“庚申”年前的二三十年,但1770年左右的《飞狐外传》时代还是大字辈居尊,何况后面还有个元字辈呢)。这样一来,这个“庚申”就几乎不可能是在清朝了——实在是排不开了。

因而《侠客行》当发生于明末清初的163X年-165X年(1620年+10年~30年),至迟不晚于顺治朝;尽管这样与镖局业的兴盛有些时间不合,也只能将就了。

白马啸西风:清初

论据1:书中明确写了此时距高昌灭国(高昌麴氏王国立于北魏景明三年辛巳/公元501年,灭于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已有“千余年了”,则最早也得是1640年以后,即顺治即位之后。

论据2:书中出现了山西镖局(“……在山西省太谷县开设了晋威镖局……”)。据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考证,镖局一行约起于明末清初,盛于康乾,最早为山西人创办。依书中所描绘情形看,镖局业显已相当兴盛,则至少应在清建国一段时间后。<!--PAGE 5-->

<!--PAGE 5-->

由上述论据看,《白马啸西风》的历史背景至早是清初顺治年间,而实际上最可能是与后面的几部书一样,发生在康雍乾时期。

鸳鸯刀:清中前期

论据1:明确点明了是清朝。

论据2:文中提到了全国18省,则年代当在顺治朝之后,光绪朝之前。

论据3:民间的反清活动在乾隆朝后已渐趋势微,因此如书中所写的萧半和的父叔辈与满清血战而死、萧半和自己甘做太监图谋行刺之类的举动,也以发生在清前期较为相称。另外文中提到的当今皇上在做贝勒时就广派密探寻访武林至宝的举动,虽不能说就此断定,但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那位雍正爷……

鹿鼎记: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鹿鼎记》一书虽无明确提到年月,但通篇系依历史事件贯穿而成,因而就以历史史实为年代依据。

全书开始时陈近南救几位名士一事发生于何时殊难确定,就马马虎虎地认为是和第二回的内容同时发生好了。而第二回开始的韦小宝历险记则是发生在擒鳌拜之前的数月(最开始赴京城花了一些时间,后来“韦小宝和小玄子两个月斗了下来……”,再后来学大慈大悲手又“……这么半吊子的学上两三个月……”)。史载擒鳌拜一事发生在康熙八年五月,那么我们也就省点事,不再跨年份了,姑且认为全书也就开始于康熙八年年初好了。

结束时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自然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此事发生于康熙二十六年。全书结束于韦小宝隐居,此时距协定签署最多不过数月时间(从尼布楚回京约一月余、之后就是茅十八被捕和法场换“子”、再隔一个“冯锡范失踪了十多天”就是离京回乡、然后途中在舟上决意隐居),所以当仍在康熙二十六年。不过,这样算来,此时我们韦爵爷的岁数……书开始时是“十二三岁”,再加上十八年——已经是过三张儿的人了啊……

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开始即明确点出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

之后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两年时间里,从乾隆二十三年李可秀赴浙江任开始,九月黄河渡夜战,初冬周绮结婚,转过年来黑水营之围(这与史载兆蕙征讨回部在乾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相合),同年全书结束。

飞狐外传: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公元1766年-1769年)

书开篇时,胡斐是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而胡苗决斗在“十三年前”。由下面《雪山飞狐》的考证可知,苗人凤胡一刀决斗、胡斐出生均发生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腊月,则此时为乾隆十八加十三等于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由此可知,胡斐此时应该是13岁而不是14岁(此时显然未到腊月,胡斐还没到14岁生日)。<!--PAGE 6-->

<!--PAGE 6-->

而全书结束时提到“……十年前乾隆皇帝在杭州微服出游,曾为红花会群雄设计擒获,囚于六和塔顶……”,又说“……香香公主十年忌辰……”,则由《书剑恩仇录》的年代背景可知,此时应为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

这样说来,全书结束时胡斐才不过16岁,汗……看书里那复杂的感情描写,还以为都二十出头了呢;就精神层面上说,这家伙比韦爵爷都早熟……

雪山飞狐: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三月十五

这部《雪山飞狐》的起讫应该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确凿无误的了:整部小说就发生在“……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这一天里——从早上“东方红日甫从山后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圆……”。

而苗人凤胡一刀决斗、胡斐出生是在“二十七年前”,也即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腊月。

附录1:

金派武侠中的少林辈分

金庸武侠小说中出现过的少林辈分如下:

玄(109X年)、慧、虚、空、(止)、……、苦、……、天(126X年)、无……渡、空(135X年)、圆、……、方(1500年左右)、国……、妙、普(163X年)、晦、澄(168X年)、净、华、天(175X年)、大(176X年)、元

其中“天”、“空”两个字都重复使用过。

像觉远、缘根等都是属于伙工一类的下等僧侣,不在诸辈当中。

《天龙八部》中还出现过一个奇怪的事情。

按后来情节中大量出现的少林人物看,这一时期的少林各辈分应该是玄、慧、虚、空。可是这样一来,乔峰夜探少林菩提院时碰到的止清(阿朱扮了个假的、后来还见到了真的)、止湛、止渊诸僧又是怎么回事??他们总不可能比玄字辈诸僧辈分还高吧……而从他们的年纪(……六个中年僧人……)和重要程度(知道菩提院藏着经书、真的止清还陪侍在方丈身边)来看,也不可能是非排辈的伙工僧,或是比虚竹还低上两辈。那么,到底……

附录2:

《笑傲江湖年代考》

作者:长江三侠

《笑傲江湖》一书的背景年代,素为武林史学中一大疑团。我们将先证明《笑傲江湖》发生于明代,然后通过研究各大派从《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到《碧血剑》的发展经过,推断出《笑傲江湖》的发生年代。

一、引言《笑傲江湖》(下简称《笑》)的发生年代,素为武林史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其他作者往往尝试单从《笑》一书中找寻线索,亦即所谓「单一文献方法」(uni-literaturemethod)。本文则将采用「多文献方法」(multi-literaturemethod),参照各有关之文献,在历史的脉络中找寻《笑》之背景时代。

二、发生朝代为了确定《笑》的发生朝代,我们先在《倚天屠龙记》(下简称《倚》)着手。<!--PAGE 7-->

<!--PAGE 7-->

根据《倚》,武当派乃是在元初为张三丰所创立《倚》16:74,而在元未进而与少林寺并列武林两大领袖《倚》16:105,120,其时张三丰依然在世。在《笑》中,武当掌门已非张三丰而是冲虚《笑》30:1067,1112,因此《笑》必是发生于元以后的明或清。

但清代乃是异族入主中土,武林中人多以反清复明为己任。若《笑》发生在清,刘正风以当朝廷地方官为借口来退出江湖《笑》28:233,必为武林中人唾骂,又岂能堂而皇之地开其「金盘洗手大会」?故《笑》发生于明朝,应无疑矣。

三、发生年代明朝始于纪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称洪武帝),亡于纪元一六四四年(思宗煤山自缢),国祚达二百七十六年。究竟《笑》发生于明建国后多少年呢?以下我们将尝试给出一上下限。

甲、下限在《笑》一书中提及张三丰手书之太极拳经被日月神教夺去达八十多年《笑》31:1676,1677。《倚》之主角张无忌,源出于武当,后又曾任日月神教之前身——明教之教主。其人不独武功盖世,名望更为武林中人所共仰。故张无忌有生之年,日月神教亦不敢上武当上撒野。

张无忌退隐时约三十岁,同年朱元璋溺死韩林儿《倚》19:1659,亦即是明建国前约二十年。张无忌内功如此高强,能活百载亦毫不出奇,故日月神教夺经之日最早也是明建国后五十年,而《笑》发生之年代,必在明建国一百三十年后。

另外在《倚》中嵩山派寂寂无名,而在《笑》中已是举足轻重之大派,其发展约需百多年,与上述估计吻合。

乙、上限华山派在《笑》中已自相残杀而彻底摧毁《笑》31:1641,但在明末之《碧血剑》(下简称《碧》)中又成为武林大派,其重振之经过虽未被记载,但其概梗亦可从推敲中得知。

在《碧》一书中,华山派门人入门和学剑前,均要拜风祖师爷《碧》3:82,86。风祖师爷大概是《笑》内风清扬,而其「神态飘逸」,亦与《笑》内风清扬之形容相符。另外华山派得以重振,自是令狐冲之力。但令狐冲一来曾任恒山派掌门,不便再任华山派首领;二来曾言明退出江湖,不便打出旗号重建华山派;三来基于谦抑之道,不会自称祖师爷爷,而其剑法学自风清扬,故于重建华山派时以风为祖师爷爷乃是顺理成章。

至于令狐冲收徒之原因,大概是年老无聊,静极思动,而又不想风清扬传下之独孤九剑失传,才会在退出江湖后多年重收弟子。如此说来,收弟子一举应发生在令狐冲退隐后约四十年,而且弟子大概只有一人。

根据《碧》记载,在明亡同年华山派召开门人大会《碧》4:674,675。当时袁承志二十多岁,约与冯难敌的儿子冯不摧、冯不破同年。冯难敌的师父黄真乃穆人清之徒弟;以每代二十年计,穆当年已九十高龄了。估计穆在二十多岁进华山派,也就是明亡前七十多年,明建国后二百一十年左右。<!--PAGE 8-->

<!--PAGE 8-->

从上文可知,令狐冲收徒时已归隐了四十年,也就是明建国后一百七十年后。由此可知,穆人清若非令狐冲之亲传弟子,便是其徒孙。

但华山派在穆人清时已有许多门规《碧》3:83,而令狐冲生性豪迈,不像是立门规之人。为了解释这点,我们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华山派出了一个(或一些)不肖弟子,掌门人清理门户后,痛定思痛,才立下门规以正门风,然穆人清三弟子皆言行笃正,故创门规之人必为其师,令狐冲之徒。

由此推断,穆人清乃令狐冲之徒孙。穆人清约在明建国后二百一十年拜师,以师徒相差三十年计,令狐冲收徒时乃建国后一百八十年,而其退隐时,亦即《笑》之背景时代,乃在明建国一百四十年后。

四、结论。通过是次研究,我们推断《笑》发生在明建国后一百三十至四十年间,也就是纪元一五零零年左右。<!--PAGE 9-->

<!--PAGE 9-->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