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世界的地理情况在最早的章节中曾做过简单介绍,这里再详细说一下。
按照翅膀的初始设定,这个世界还是比较复杂的,经过我的简化加工基本可分为三个部分:大陆、海洋、南岛。
【海洋】反“L”状包围了大陆的东侧和南侧。 大海的另一端对双镜文明世界而言是一片未知之地。
【大陆】目前被三方势力所分割:萨拉斯邦格帝国、伊利斯共和国和由众多非人类智能生物种族,也就是人类通称的“兽人”组成的势力联盟——兽人森林。
三大势力的领土控制范围呈锯齿形不规则品字形分布,大致上兽人森林居西,帝国居北,共和国居东南。
大陆东南远海是现有航海技术无法达到的未知世界。
而帝国的遗迹之河拉尔德维利克(“草创世界”的遗迹之一)以北是人类无法涉足的酷寒之地,虽然名义上属于帝国领土,但是没有一个人类能够到达那个地方,又活着回来,因此也是神秘的未知之地。
兽人森林西侧以佛拉蕾丽尔山谷为界限,再往南是被终年流动的熔岩阻隔的兽人圣地,是在信仰上不允许踏足,和在能力上无法踏足的未知领域。
所以大陆虽然广大,但是文明世界所掌控的地方却很少,文明的四周被众多无法涉足的未知世界所包围。
下面是,帝国:共和国:兽人森林地一些主要参数指标
『实际控制土地面积』4:3:6
『经济实力』 4:6:1
『军事实力』 4:3:7
『综合国力』 5:4:3
【南岛】:是一个介于文明世界和未知世界之间的存在。 无论是人类的历史。 还是兽人的传说,都不只一次提及与南岛和南岛人有关的事件。 或者说,每当大陆文明出现转折的重要时刻,就会出现南岛人模糊的身影,或者有南岛地影响力隐约渗透期间的迹象。 但是至今双方都没有找到其确切存在地证据。
在航海技术上呈一家独大之势的共和国,曾发动数次寻访南岛的行动,作为人类世界最高知识精英聚集地的白魔法塔自然也要参与其中。
但令人沮丧的是所有的探寻计划都失败了。 甚至某代的菲尔葛兹家第二顺位继承人也为此丧生在茫茫大海之中。
共和国地普通民众不像帝国民众那样拥有统一且体系严密宗教信仰,因此在他们心目中甚至有将南岛神话化的倾向。
【兽人】:严格来讲。 “兽人”并不是与“人类”并立的一个种族,而应该是“除人类之外的智慧生物”的统称。 他们实际上是多个种族的集合体,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共同性。
由于他们在外形上不同于人类,却有不少类似于动物的地方,因此被人类统一称之位“兽人”。
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在信史时代之前就受到人类地压迫和驱逐。 从人类有文字记录以来,这个族群就集中生活在大陆西面的原始森林里。 因此这片森里才被人类称为“兽人森林”。
兽人社会在文化发展上比人类落后很多。 尤其是手工业十分原始,大量生活必需品需要依kao人类工匠生产,为此引起了摩擦很多,逐渐演变到彼此成为世仇的地步。
但是兽人的魔法体系却很发达,他们几乎百分百拥有使用魔法的体质,这与人类不足总人口30的魔法体质者,有着巨大地差距,这或许是他们长期亲近自然。 而人类却努力使自己远离自然的原因吧。
兽人的社会形态很松撒,各族之间彼此互不统属。 萨南战争时为了抵抗人类的侵略,而挑起领导全兽人重担的,被人类称之为“兽人王”的那位,不过是临时推选出来的罢了。
【萨南平原】:大陆东南岸沿海地区多山脉、丘陵,长达数百公里的海岸线只有两处平原。 一处是遗迹之河南岸的“永冻平原”。 另一处是大陆南岸的萨南平原。
萨南平原呈南北走向地竖长形地貌。 南面临海地地区并不宽阔,不过二十余公里就被山脉和原始森林阻断。 西面紧邻兽人森里,东面是原共和国最关键的兽人防御屏障“伊尔山脉”。 远在伊利斯共和国成立之前,这座延绵数千里地南北向山脉一直是人类防御兽人的关键屏障。 人类一直在山脉东面活动,很少到西面来。
由于对人类生产品的迫切需求,以及以魔法实力为凭持的强大战斗能力,双方的冲突长期以兽人主动攻击,人类被动防御为模式。
因此,萨南平原传统上一直是兽人的势力范围。 但是由于兽人的习惯使然,他们并没有在平原上建立永久、半永久的据点或建筑。 他们一直只把这里当作进攻人类的休整前站。 而非战争时期就退回森里。 将这里弃之不用。
所以,萨南平原是一块从未被耕作的处女地。 而且数千年来不断被鲜血浇灌的十分肥沃。
【萨南战争的起因】
伊利斯共和国对东侧海岸线的控制一直延续到遗迹之河南岸(遗迹之河是不入海的,具体原由在遗迹之河词条里解释。 ),所以萨拉斯邦格帝国领土虽大,但却没有一个出海口,是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 帝国东部由南到北的物资运输都要依赖共和国的远洋船队。
这就形成了航海技术共和国一家独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