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东少林三大神僧为烈飞煌之行踪头痛不已之刻,在离鼎鼎大名的天下四大佛门武脉之一的东少林所坐落的少室山不远出的胜观峰上,同样立身于当世一流大派的嵩山派中,也面对着相同的问题。
群侠世界门派林立,势力分布错综复杂,有像武当派、全真教、少林派、丐帮之类绝对的名门正派,也有像日月神教、明教之类江湖公认的魔教,还有像青城这样半黑半白的武林派门,除却一些实力无比雄厚的超级大派之外,剩下的那些一流、二流的门派在立场上并不是每个都同武当少林或是魔教一般性质明确,内中有些门派顶着名门正派的旗号,背地里却也干一些见不得人的阴损勾当;而某些黑道派门虽然被世人归入邪派之列,却也不乏行侠仗义之举。
而在所有的江湖一线势力中,五岳剑派的大名可说是如雷贯耳,几乎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由嵩山派、华山气宗、衡山派、恒山派、泰山派组成的五大剑派联盟,虽然他们中单单任何一家的实力都与少林、武当相去甚远,但他们联合起来的实力却足以与江湖上任何一个超级大派相抗。
其实本来华山派是不会加入五岳剑派中的,但是在数十年前,本来一片和睦的华山派却不知因何忽然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声音,内中三分之一的门徒忽然提出华山派应当以剑修为主,练气次之,他们认为只要有精妙的剑法,便足以弥补内力的不足,而剑术的修炼,却明显比内功要容易的多了。
而也有三分之一的人,他们认为内力是练武的基础,是一切武道的根基,只要将内力练好了,就算是平平无奇的剑招,也能发挥莫大的威能,所以应当将心力侧重放在内功修为上,而非是耗费宝贵的时间去一遍遍修炼帮助不大的剑术。
除了这两种不同意见的人以外,华山派其余之人都认为本派以往的修炼方法才是最正确的,气剑同修,两者并进,不需要强分什么剑气之尊。
就这样,三种不同的主张,三种浑然相异的修炼方式,最终他们谁都无法说服谁,于是华山派的内战……爆发了。
由于当时的华山派,愿意继续按照以往方式修炼的门徒最多,是以实力最强,不过他们的实力虽然是三派中的最强,却还没有到能压下其余两派联手的地步,所以这些人由始至终都没有参与这场内斗,这些人保留了以往的修炼方式,气剑同修,他们自称华山正宗,而当时他们的首领,就是后来名列天下十大高手的神剑仙猿——穆人清。
而另外两派各自坚持己见的气、剑门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为了证明各自的正确,双方不惜大打出手,双方都想以武力让对方屈服。虽然双方最初的意愿不过是证明自己的修行道路的正确性,但拳脚无眼,刀来剑往的难免有所损伤,是以你情同手足的师弟被我杀了,我敬若父母的师叔被你杀了,就这样意见相争渐渐演化成了无可化解的血仇,等到双方主持者都意识到局面已经完全失控时,一切都无可挽回了。
最终,这场战事以气修惨胜告终,失败的剑修者无脸面再留在华山,尽数撤出了山去,而胜利的气修也好不到哪儿去,虽然击败了剑修,但他们的实力也大打折扣,在这样的结局下,他们也不可能在归入原本的华山派,所以余下的气修之人也自立门户,虽然他们还是住在华山之上,但他们却不再称自己是华山派弟子,而是自称为华山气宗。
就这样,强盛一时的华山派最终一分为三,除了未曾参与内战的华山正宗门人还保留着实力外,剑、气二宗都实力大减,剑修一脉更是形同湮灭。
而后,不想仰仗原本华山正宗之力,又实力大减自保堪危的华山气宗万般无奈之下加入了五岳剑派,与其他四大派遥相呼应,共抗外敌。
所以现今的五岳剑派,内中实力以嵩山派为首,其次是华山气宗,衡山派第三,泰山派第四,而恒山派因为是由佛门女尼领导,心怀慈悲,是以实力最弱,屈居其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