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现今正逢乱世,对这时大多数的南宋子民来说,如果仅仅是留些汗,劳累些,就能保证一天的温饱生计,那已经天赐的恩典了。当世将近有五层的大宋子民,就算跪地乞求上苍赐予他们一个以汗水换取生存的机会,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可企及的奢望。
此刻的大宋内,尚能过着安泰生活的,除了围聚在南宋国都临安附近的一些城镇,以及可称得上是此时整个东亚最富裕的两江之地以外,那就只有那些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名门大派所庇护下的范围。
当然,在这种时期仍就有能力将周围之地划入自己庇护范围内的门派,其实力也必须能列入当世豪强之列才行,虽然江湖上有不少黑道门派也有这种实力,但却很少有百姓自愿生活在他们的庇护之下,比起那些大小行事都受无数人注目,时时刻刻不得不奉行仁义道德的名门正派来说,那些黑道豪强组织就显得太过肆无忌惮了。
现今天下人都已经认清了大宋已经失去半壁江山的事实,许多百姓为了能得到强者的庇护,都纷纷将本来应该缴纳给官府的税银以各种名义转而给了那些庇护他们的门派,所以对这些门派来说,庇护百姓并不是完全的无偿义助,所以这些门派对前来投靠的百姓都是笑脸相迎,说到底也无非是“利益”两字罢了。
名门正派在表面上行事总不能离开一个“理”字,百姓们只要不是与他们有太过的冲突,一般来说双方总是能相安无事的。但换作那些黑道强者就不同了,虽然他们中有不少人实力雄厚,绝对有庇护一方百姓的能力,但是无奈的是这些人大多都不怎么讲理,生活在他们的护翼之下的人无不战战兢兢,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千万小心不能得罪他们,以免惹上杀身之祸。
严格来说,各大门派这种收受百姓上贡的作法已经完全是在代替行驶朝廷的职能与权力了,如果认真追究起来,这些门派都能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
不过,对这些明显做的出格的举动,一向对外柔弱,对内强硬的朝廷却出奇的反应淡薄,一开始还象征性的发出一些榜文斥责说道一番,但是久而久之,就连这种象征性的事情也没有了,完全就是一幅放任的态度。
面对朝廷这种不合理的举动,江湖上大多数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少数聪颖之辈,对此却冷笑不已。这件事归根究底,那些受益的江湖门派倒应该好好谢谢那些镇守襄阳的武林侠士了。
大宋朝廷对此事与其说是不闻不问,倒不如说是不能闻,不能问。
要知道,自从蒙古兴起以来,征战四方,原本的各方豪强之国纷纷败在他们的铁骑之下,就连契丹、金这些强盛一时的名族也不能幸免,大金灭国,契丹只余小半壁山河苟延残喘!
对面这支横扫整个草原的虎狼之师,懦弱的大宋军旅根本无一抗之力,十战十败,自开战起就犹如一头丧家之犬,四处奔逃。
连国之利器也表现的如此不堪,照理说,大宋应该早就亡国了才是,但是事实上华夏神州也确实是藏龙卧虎之地,朝廷虽然软弱不堪,但这并不表示大宋子民都是这般无能拍死之辈!
就在蒙古铁骑攻至大宋要地——襄阳之际,原本一路披荆斩棘的他们却遭遇了一座倾他们十万铁骑之力也无法逾越的大山!一座由大侠郭靖与无数武林豪杰联手而成的擎天巨壁!
任凭蒙古铁骑再强,蒙古士卒再凶残,在风雨飘摇中,襄阳却奇迹般的阻挡了他们十数年!这期间,契丹、西夏、吐蕃等地都不断的被蒙古蚕食,就连横空出世夺得大明根基的绝世豪强大清帝国,也不敢正面樱其锋芒,他们最多也就是依靠长城之护,投入无数精锐与蒙古打消耗战,才堪堪保住了大清国好不容易得来的基业。
但是襄阳,这座大宋十数年来完全放弃,不曾投入一兵一卒的命脉之地,却在一帮江湖人的守护下,坚持了十数年,可以说,现今的大宋仍就能屹立神州之上,靠的就是武林人士的豁命抗敌。
所以,宋庭才会对江湖人私自收受百姓上贡,这种形同谋反的举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视而不见。
既然闯荡江湖,那多为性格彪悍之辈,桀骜不驯!朝廷的几张告示,对他们的震慑力极为有限,形同虚设。若想让这帮人屈服,唯一的办法就是派兵围剿,杀一儆百。
但是先不论以现在大宋军队的战力,能不能对抗这些实力超凡的武道宗门,即便朝廷的力量能做到,在情谊上他们也不能如此做,因为现今的大宋是靠江湖人守护的,如果朝廷派兵围剿武林人士,那必定遭全天下武林中人非议,抗外敌时不见踪影,对付自己人却这般心狠手辣,如此行事就算是那些修养脾气极好的佛道门人恐怕也要破口大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