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不吐槽了,我们来说行文。作者的文字功底无疑是靠谱的,细细说来,详略结合。尤其是开头,是我今年很少见到的,会在开头铺垫这么长的文章了。好在当时我文荒,文章看下去也没有硬伤,于是没有关掉,也就没有错过。
对于文字版的书,我曾有个很龌龊的习惯,我买下来,然后会在边上做笔记。最受摧残的是沧月大人的《镜》,从头到尾,文字的运用,伏笔的埋设,每一句话的强调和插叙倒叙,我认真的拿红蓝黑三种颜色标注了上去。而且,大言不惭地说,我发现过硬伤。
看到《魔法美好生活》这本书,不得不说是一个惊喜,这种惊喜并非十分有力,而是淡淡地,很情理之中地,让你不能说是沉迷,只能说就像春雨润如酥一般,又像随风潜入夜一样,让你去回想,去回味,去思考故事的脉络。
我可以说,很长时间我没有看到值得我一品再品,去考据的文了。
从作者慢慢行文,你看或者没有看出来,每一个人物都是值得推敲的,并非因为是配角而失去光彩,也不能说是失去光彩,只能说,每一个人都有其故事性,有过去,有未来,有想法,有情感。而非现在普遍文章一般,脸谱化。这阵子看文多,很多时候你都无法记住那些人的名字。
要说这些年,我最记得的几个人名,首推《药香》的顾渔,我似乎还给写过评,但是当时没有写长评的心情。那种桀骜,那种文采飞扬,那种仇恨,出场寥寥数次,但灵魂跃然纸上。都不记得是多少年前看的书了,但这种形象,实在让人映像深刻。我现在还记得,最让我推崇的那个情节,顾渔在雪地里洋洋洒洒写下一篇文章,然后大笑。作者没有去细写他的笑声,没有去细写他的想法,却让人,心中一痛。
《魔法美好生活》的行文里,现在暂时还没有我能印象深刻几年不忘的人物,也许是字数较少,人物没有刻画完全,但,单单从角色的刻画方面,已经超过许多网文一大截了。我不提现在多数主站文里女主脑残的形象,甚至懒得提各种母亲各种母爱的展现,也不惜得提现在多数文里白莲花的造型,有几篇文章里的角色,真正地去描绘了这些东西里面内部的原因?这些描绘里面,的确或许能引起一些共鸣,的确或许能让人落泪,让人痛恨,但是,却不丰满,不真实。那些形象只是脸谱地利用了大家对这类人物的感情,通过一些细节让你想到了你的周围的这类人群,而这些角色并没有活过来!
《魔法美好生活》最让我欣赏的几点之一,就是文里的人物。不可否认的是,作者的笔力暂时还是没有达到大神的水平,微有瑕疵,但是,已经初现端倪。文里的坎坷,不是为了文章的跌宕起伏而故意设立的,而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这里又不得不提到现在很多网络小说里,就像为赋新词强说愁一般,很粗浅的嫉妒,很经不起推敲的为难。
角色不多说,我希望也相信作者能像神笔马良一样,给予作品灵魂。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