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伯牙有些寂寞和伤感,于是手渐渐的在琴弦上游走,拨动,诉说那种“吾心今生谁知”的寂寞和“沦落天涯”的伤感。
天国一愿下凡间,迷中还业苦锤炼。
但,那份心与心的相知,脉与脉的相连,虽经千古却不曾改变。
那种来源于天上的默契,今朝又持续的重演,表现在眼间耳畔……
琴音流转天地现,万物复始见真颜。
他手抚神琴时而在高山之巅,时而在流水之畔,时而又在万里的云端,或是深山峡谷的小路边,
遥望当年,春秋时代的蓬莱仙山,一位琴师为了学习更高的琴意,而被师父独自留在这边。
从此,二人一起在这高山流水的美景中,心与心的完全沟通,脉与脉的完全相连。
本来他就是天上的乐师,只因未来,宇宙根本的大法将要在世间洪传。
今闻兄弟谱天音,如同灌顶心大开。
吾在天涯正砍材,不知怎会这里来。
他与最好的朋友子期才一起下到人间,为的就是在人间结缘得法,也给神州的历史文化展现出一幕幕纯净无比的千古画卷。
高山流水这个典故中有两个主角人物:钟子期和俞伯牙。李青莲通过大法修炼,打开那尘封的记忆,知道自己就是当年的钟子期。
这里重现神州大地神传音乐文化中一个非常美妙的故事,更多的历史文化故事,尽在下一章。
一曲弹出吾心声,知己天涯今得见。
那是一段真正的“天音”,在一个空旷无际的境界,他身着七彩的仙衣手抚神琴,奏出那遥远的绝响!
正好遇上一位路过这里的道人,它叫了几下,说明了伯牙的困惑。
同修们,大家一起来努力精進吧,不负师恩!
一次,一只小野兔可爱的从他身边掠过,他童心大起的前去追赶。
本故事中的俞伯牙就是玉儿,钟子期嘛就是李青莲自己,那位道人就是云兄,两只仙鹤还有龙王野兔飞鸟都是余下的各位,就不一一对应了,这一段的历史就是大家这样演绎出来。
今朝大家彼此都成了大法中的一员,是师尊让大家分别想起了远古、那彼岸,那份来自高山流水间的“缘”。
这么弹奏着过了很多很多天,连天上的飞鸟都读懂了,在他的心中是怎样的一种“天”(心境),飞鸟感动的四处找寻。
写出这些,就是说明了,大家真的都是曾经在历史上开创出,那么多的文化。
这正是:
子期答道:“知汝若己,方为知己!”(就是你心里想什么,我都彻底完全的知道,那才是真正的“知己”!)
从而将自己的责任完成于这美丽纯净的音符间……
也许是机缘未到,也许是对方还有别的尘缘未了。
望着表面上的海水激荡奔涌,海鸟悲鸣呼号,山林杳杳冥冥。
后来伯牙他们到泰山,遇雨。
当李青莲记起自己的这段往事,却在一时之间,找不到自己曾经的另一半,也就是知己俞伯牙,一直觉得是非常的遗憾。
我早已将思念播种在宁静致远的高山流水间,通过春风、雨lou、冬雪的灌溉,结出丰硕的果实
子期似乎沉浸其中,心不愿回来,神思游到仙境,感受那如此的空灵。
天人合一来抚琴,神思游走越古今。
那琴音时而荡气回肠,时而低吟婉转,时而高亢,时而悲壮,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如小桥流水,时而如百川归海的浩浩荡荡,时而如山间清泉的滴滴咚咚……
那潮起潮落都是神力在展现,那悲鸣的海鸟,似乎在诉说着前生的悲壮和此时的挣扎。
又一日,天气很好,夕阳无限。
多少斑驳的岁月从指缝中悄无声息的流过,多少来去匆匆的人们已变换了容颜。
这正是:
子期抚掌笑曰:“妙!妙!妙哉!”
似乎他在冥冥中期待,期待一位真正的知己的出现,出现在这万丈红尘中,出现在这美丽的高山流水间。
天地万物来相助,合力助牙奏清音。
在一起做过那么多的事情,大家曾经在一起辉煌,在一起沉沦,在一起……
子期是比较消瘦的长脸,圆眼、大耳垂肩。
任记忆芬芳着,芬芳着柔软的心弦。
其实,今日的黑夜与那时的白昼,隔的并不遥远。
道人一笑,把拂尘向东一掸,砍柴的子期就从万里之遥的天边,来到了这高山的小路边。他依旧还是樵夫的模样,似乎对这里很是陌生,于是四处打量……
伯牙似乎看到(其实是通过天目看到的),一条大河浩浩荡荡的奔涌而去,后浪推着前浪,从那万里高山中走出,一直走到广阔的大海。
更成为一名得道的智者,从此天地的神韵渐渐的了然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