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眼是什么?怎么着,四周看上去都是空蒙蒙的,什么也没有啊。”云伤大惑不解。
“嗯,这的确是个问题。你不会神识察觉的术法,对外界的感知完全依赖五感,在这样的禁闭空间里面,的确是没办法找到阵眼的。”永恒魔尊挠了挠头,“我倒是可以教给你一道这样的术法,不过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可以掌握。”
显然,经过云伤学习幻魔诀和血魔咒的过程,老骗子对云伤的天资很没信心。
云伤很无语,“那你先拿出来我试试看再说啊。”
云伤意识中忽然一震,一串奇怪的文字和图形呈现在云伤识海之中。云伤急忙用心去记住,然后马上开始参悟。
这是一门叫做天目的术法,只有突破了证心之途的修士才能修炼。他是纯粹的精神力术法,将神识依托灵力挥洒出去,依靠判断神识反馈回来的信息来体察外界的情况。他的原理并不复杂,云伤稍微一看就明白了。
这一门术法,就是以云伤的识海为中心,用灵力把神识扩展出去,形成一种波动。外界的物质,只要在这种波动的范围之内,自然会阻碍到这种波动的扩散。被阻碍的神识,会有一丝反馈到识海之中。这一丝反馈,会包含所遇到的障碍物的形体、大小、材质甚至有无灵力波动的信息。
因为是神识的认知,所以无需借助眼、耳、鼻和身体的直接接触。这种对事物的探知,完全脱离了人的五感,所以称之为天目。
云伤现在看不到任何东西,只能看见一片空蒙,并不是真的四周什么也没有。而是,有禁制蒙蔽了云伤的五感。所以他看不到周围的环境,听不到任何声音,嗅不到任何气味,甚至身体触及到物件,也感觉不到。这不是障眼法,而是隔绝五感的禁制,威能远远超出任何障眼法。但任何事物,只要真实存在,不管用什么障眼法,都无法隔绝神识的探知。因为神识的探知,是超越了五感之上的。
原理并不复杂,这门术法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施法者神识的强度。神识越强,能够扩展的空间越大,就越能探知越多的信息,而且反馈回来的信息也就越详细。二是施法者灵力的凝练度。神识是需要借助灵力为依托,才能扩展出去的。灵力凝练度越高,神识所能达到的范围也就越广,持续的时间也就越久。
对于第二点,云伤很有信心。自己丹田是天工炉所化,灵力的凝练度,绝对不逊色和自己同境界的任何修士。至于第一点,云伤心里没底。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有关神识的术法,以前从来不知道这回事,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的神识是强是弱了。
云伤先不去管这些,静下心来好好领悟这门术法的运用之法。
过了大约两个时辰,云伤站了起来,“我想我可以试一试了。”
老骗子没好气的看了看他,“两个时辰,哎,当初小风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而已。天资两个字,真的是不能强求的。”
云伤没说什么,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天资的问题。其实,他半个时辰就完全掌握了运用之法。可是当他揣摩这门术法的时候,发觉自己的神识十分的微弱,居然不足以扩展到十丈之外。神识,是从识海中发出来的,云伤细细寻根求源才发现,自己的神识源泉居然是在一处神秘的地带。明明云伤感觉那团似气非气的东西非常恢弘,但是却被神秘东西给紧闭了。只能通过一个不大的小口,勉强透出一丝来。
这是云伤第一次发现这件奇怪的事情,他能感觉到自己和那团似气非气的东西之间有一种联系。利用这一丝联系,他强行牵动,终于将那个出口扩大了一倍。不过,他再也无力继续了。无论他如何努力,都没办法再将那个出口扩展。无奈之下,云伤只好站起来,想试试看这天目的效果如何。
云伤按照老骗子给自己的法诀,将那团似气非气的东西与自己抽出来的灵力完全融合。这一门术法动用的灵力极其微弱,根本微不足道。但是这也恰恰考验施法者的手法运用。灵力是载体,真正探知外界的,是神识。要知道,这门书法极可能会探知到人或者妖兽。人或者妖兽对灵力的波动是非常敏感的,灵力稍强就会被对手所察觉。所以,这门术法修炼的越精妙,修士本身的修为越高,所需要的灵力量其实也就越少。
最好是既能大范围的探知对手和外界的情况,而又不会被对方所觉察。这就需要施法者的神识强大,而灵力高度凝练。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云伤默默运转这道术法,虽然眼前依旧是空蒙蒙一片,但是他的意识中却出现了另一番镜像。依托着自己的灵力,以自己的识海为中心,以一种极为细微的波动形式,荡漾开一圈一圈的细细波纹,朝四周扩散。这些波纹,一触及任何事物,都会形成一道反射波,而这道反射则会清楚无误的反馈到识海之中。云伤只要仔细的分析反馈回来的信息,识海中就会清晰的呈现出这件事物的形状、大小、位置、状态……等等等等。
只是云伤第一次运用这门术法,手法生涩的很。首先是灵力的弥漫不均匀,有些地方偏多,反馈回来的信息固然详细、迅速但是假设对手是人或者高级妖兽的话,必然会有所察觉。而相对应的,有一些区域灵力则过于微弱,导致神识不足以探知详细情况,而且速度也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