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他国乡音
一样的天,一样的地,一样的山,一样的水,不一样的房子和街上的人。
走出里德国际机场,林蕊四外扫视一眼,心里涌出这样的句子。她几乎是贸贸然地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当然最先袭上心头的是某种茫茫然,自己该从哪儿迈开第一步。
里德是印度国的首都,马路上车来车往,马路边人潮熙攘,鳞次栉比的高楼把他们一会儿吞进去,一会儿吐出来,一座很典型的标准化的国际大都市。
她在人流中慢慢走着,全然丧失了上路前的那种紧迫感,甚至有些胆怯。身不由己地,她沿着街道往前走,一双眼睛在人群中机械地搜索着什么,直到看见一个汉语标牌的商店,她笑了笑,原来自己在寻找一种依托。她抬眼向前看,这样的商店在视线中突然变得多了起来。
她看见一座名叫悦来的中型酒店,很汉族化的一个供人休息吃饭的地方。现在酒店还有叫这种名字的,只怕它的祖国都见不着了,或许哪个旮旯缝里还残存着。她走了进去,前台一位服务员一眼瞅见她眼睛一亮,脸上顿时露出一副很欣喜的笑容,就望着她走到她的跟前。
“有这么盯着人看的吗?很不礼貌哟。”她说。
“哎呀,我就猜着只有我们自己国家的姐妹才这样漂亮。”服务员惊喜地说。
林蕊向外一指说:“这儿的女人可是有名的漂亮哟。”
服务员说:“那不一样的,漂亮和漂亮是有区别的,特别是在这儿见到祖国漂亮的女人,那就感觉特别的漂亮。”
林蕊冲她一笑,从包里取出护照对她说:“能给我一个五六楼的房间吗?”
服务员很响亮地说了声没问题,很快给她办好一应手续。当她拿到房卡后,一个印度小男生马上走了过来,拎起她放在脚边的箱包,她几乎冲口而出还是我来吧,硬是压住了。
那名服务员指了指自己的胸卡,冲着已转身的她喊:“我叫范萱,是这儿的大堂经理,有事记得找我。”
进入房间的林蕊冲了个澡,躺到**理着多少有些纷乱的头绪,闭了眼想着时,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觉醒来,吃过晚饭来到大堂,她见范萱还在班上,便向她打听哪儿有文物商店,当然最好有华人开的。
范萱歉意地说:“酒店是哥嫂开的,我从国内过来帮忙,来这儿多半年了很少逛街,还真不知道哪儿有文物商店。但我可以帮你打听。”
她让她等着,拨了个电话出去,在咯咯的笑声中她挂了电话,不好意思地笑着对林蕊说:“人家笑我老土,说就在出门左手往前走三百公尺,再向右拐两百公尺就是条文物古玩街,各国的商人都有,华人的特多。”
沿街走去,各式大小商店同国内差不多,有高音喇叭叫卖的,有站门口朝人喊的,也有拿着小商品硬往人手上塞的。林蕊尽量躲避着街边的那些小贩,不想因他们耽误了时间。
向右拐,街道突然变得狭窄了些,人流相对也稀少了些,但有种气息却扑面而来,不那么嘈杂了,一眼望去的面孔也不那么单一了,也变得专注了许多,眼神透着股精灵,各种语言叽里呱啦。
林蕊放慢了脚步,不时撞见一样肤色的男女,微微一笑之间擦身而过。沿路看去,间或几家苍健古朴的汉文字扑入眼帘,走过去,她的目光只在店老板脸上留驻一瞬。约走过四五家,一家挂着汉古阁招牌的小店令她放缓了脚步,里面一位古稀老者弯曲的背影凝聚了她的目光,旁边还有位中年男子,俩人对着橱窗里的一件什么东西悄声说着什么。
老者会是店老板吗?林蕊宁愿相信是的,与其说她需要的是位长者,不如说她在寻找某种阅历。她刚在店门口露面,老者回头看了一眼,她便相信是他了。她走进去,扫了一眼不大的店堂,见一旁有俩深红色闪着亮光的椅子,便走过去坐了下来。
中年男子显然是位亚裔,但决不会是她的同胞,也不是本地人,说着她不懂的语言,但老者说的却是英文。俩人比比划划间,中年男子笑咪咪地拥抱了老者,从橱窗里取出一个小瓷瓶,老者走进柜台,中年男子跟了过去,一桩生意谈成了。
老者把中年男子送出店外,转身来到林蕊身旁,微笑着用汉语问:“请问,我能为您效劳吗?”
林蕊赶紧站起身说:“您就不怕看走了眼?”
老者呵呵笑道:“能够看透中华历史的老人,是绝不会走眼的。希望我接下来也不会看走眼。”
林蕊问:“您要看什么?”
老者说:“那要看您给我带来的是什么。”
林蕊开心地笑了,一因老者的老到,二为自己的眼力而欣慰。
“您的眼睛忒毒了。”她说了句正宗的京腔。
老者扬了头笑了声说:“您还是坐着,我去沏壶茶来,您不管喝不喝,我是一定要沏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