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正死了,死的很突然,他只给小正留下一大箱子的书。但阿正死的很安详,因为他死的时候小正就在他身旁。
百家宴整整摆了三天,这三天小山村就像过年一样热闹,而阿正也突然又像变的年轻了一样,虽然头发依旧花白,但却不在需要人搀扶,跟着大家一起忙里忙外,现在想来这大概就是老人们常说的是回光返照吧。
阿正的死给小正带来了的很大打击,他亲眼目睹了祖师的死,又亲身经历了朱老爷的去世,本想陪着父亲安享天年,可父亲却也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只会给身边的人带来不幸的人,从出生时让母亲难产而死,到现在自己学艺有成,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却都一个个的死在了自己的面前。
虽然大家都在安慰他,虽然所有人都说不关他的事,可他仍就不能释怀,于是他决定远离,远离他最亲近的人,远离这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他不想再看着亲人一个个的死去。
当小正带个阿正留给他的书走出村口时,子豪还以一如既往的骂着小正忘恩负义,德林还是一如既往的帮小正说好话,小正都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七公永远都是所有人中最明白的一个,他没责骂小正,也没有安慰小正,他只对小正说:“小正啊,我记得十年前你离开时,阿正和我说,他说:‘小正走了。’我说:‘走了还会回来的。’他说:‘回来的,不是小正。’我当时没明白,但是现在,我明白了,你明白了吗?”
小正满眼泪光的对七公说:“七公,我明白,但我要对他说,不管哪个小正,永远都是他的儿子。”
“好,好。”七公欣慰的点头道:“走吧,走吧。”说着叹了一口气,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七公走了,子豪也跟着七公走了,那些不理解小正的人也都跟着一起走了,只有德林目送着小正离去。
看着小正的马车渐行渐远,德林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道:“走好啦,我的兄弟,希望有生之年,我还能再见到你。”
小正坐在马车里,他没有回头看,但是他却能感觉到德林的哀伤和那一声叹息。
“公子,我们去哪,南天镇?还是朱仙镇?”福叔一边赶着马车,一边问着车厢内独自神伤的小正。
小正恍了一下神,长出了一口气道:“去南天镇吧,到了那儿你放我下来,就独自回朱仙镇吧。”
“公子,这怎么行,我回去没跟姑爷交代呀。”福叔一听就急道。
小正叹了一口气道:“没事的,我写封信让你带回去给莫言大哥,他不会怪你的。”
“这......。”福叔还在犹豫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小正笃定的道:“就这样吧,我实在没脸再回到朱府去了,况且我本就不算是朱府的客人。”
福叔犹豫了一下道:“既然公子执意如此,那小的就不勉强了。”
小正没有再回话,而是打开了阿正的书箱,仔细的查点着。
书箱里面的书很旧,但却摆放的很整齐,小正知道这些书大多是阿正托送信的老刘头给他从镇里买的,由于阿正的钱不多,所以只能买些别人不要的旧书,当然老刘头是否有从中得利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想必阿正也不介意这些。
小正拿起一本上面写着“天下图志”字样的黄色书皮的书端详起来,他记得这是阿正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当时书买回来的时候没有书皮,连是什么书都不知道,可阿正看过之后却对它爱不释手,后来阿正就用草纸自己做了个书皮,还给这本书取了个名字叫----天下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