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谬赞了,这都是弟子应该做的。”后天恭敬的回话道。
云烟又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那你这就随我去一趟朱仙镇吧。”
“是。”后天恭敬应答。
朱仙镇原址。
后天惊异的看着眼前一片荒凉的场景默不作声,在来的途中,云烟已经简略地和他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即便如此,当他亲眼看到之时,还是被惊呆了。
“后天,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头绪?”云烟看着这满目疮痍的景像再次叹了一气道。
后天忙转身恭敬地道:“回祖师,弟子也一进想不通朱仙镇消失的因由,不过弟子曾听义父讲过关于朱仙镇的一些秘闻。”
后天说到这顿了顿,看了一眼云烟,见云烟似乎很有听下去的兴趣便继续道:“义父说,朱仙镇在还没有成为朱仙镇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无名的小村落,因为村子里的人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打铁手艺,所以经过的官商都叫这个村子叫做铁匠村。”
“又由于这个村子座落在交通要道之上,村子里所打造的各种器具也都很好,所以来往客商也很多,因此村子里的生活还算富裕,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村民世代都以打铁为生地小村子,却因为打铁惹下了一场大祸。”
“大祸?”云烟接口道:“难道那块写着朱仙镇的怪异石碑,便是那时村里的人打造的么?不可能吧,一群普通人怎么能打造出堪比神兵的器具。”
“祖师只猜中了一半。”后天解释道:“您说的没错,一群普通人是绝对不可能打造出神兵的,因此打造这块石碑的人是另有其人,但事情的起因却与村子里所有的人都有着不可分的联系。”
“哦?”云烟饶有兴趣地看着后天,期待他继续讲下去。
后天继续说道:“我们知道做卖的人都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同行是冤家,但是铁匠村的人却并没有应这句话,村里虽然很多人家都会打铁的手艺,但他们似乎一直都在尊守着某种祖训,即每家只打造一种器具,比如打造刀剑的,绝对不打造农具,打造暗器的绝对不打造手首饰。”
“嗯,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谁抢了抢的生意了。”云烟点了点头道:“也不知道是谁定下了这样一个规矩,此人的眼界着实非同一般呀。”然而云烟立刻话锋一转道:“不过你刚才说他们惹下了大祸,难道是有人破坏了规矩?”
“祖师圣明,正是如此。”后天道:“铁匠村的铁匠手艺是谁传下来的就连我义父也不知道,他们的手艺之所以能传下来,除了口传身授之外,还有密法,记载在一张羊皮之上,每一个传承铁匠手艺的家庭都有一份,而且各不相同。所以才能使每家所打造的东西都不一样,如果没有相应的秘法硬要打造其也的东西,那是根本不如有秘法的人家打造的好的,铁匠村的铁匠们对自己的手艺都很自负,所以自然不会去打造不好的东西,但是。”
后天话锋一转道:“任何事情都存在一切不知的变数,我义父称之为天意,冥冥中有一种力量操控着一切地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铁匠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了,很多年轻人都不再愿意继承祖传的打铁手艺,纷纷离开了铁匠村到各地去闯荡,但即便是这样,那些世代相传的铁匠们依然死守着规矩,宁愿将秘法和手艺带进棺材也不肯收徒甚至转赠给其他的铁匠,以此来延续手艺的传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铁匠们都相继去世了,铁匠村成了名不副实的铁匠村,因为此时的铁匠村里仍旧传承着铁匠手艺的仅有两户而已,而且还是两个技艺不精的年轻人。”
后天说到这里稍稍一顿,并没有继续再说下去,而是恭敬的向云烟问道:“不知道祖师是否听说过巧夺和鬼斧这两个名字。”
云烟一愣想了一下,惊异地道:“你不会是想说这两个年轻人,便是传说中的天工巧夺和神工鬼斧吧?”
后天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道:“祖师猜的不错,这两个年轻人正是后来的天工巧夺和神工鬼斧,巧夺和鬼斧为了使技术精进,相互交换了彼此的羊皮秘法以及传祖技艺,这种做法开始的确让他们两都获益良多,但很快他们不再满足与只会两种技艺,于是千方百计的将从那些早已没有了铁匠技术传承,却还保存着铁匠羊皮秘法的人家,以或借,或买,或偷,或抢的方式得到了其他的羊皮秘法,到了最后甚至为了羊皮秘法雇佣江湖杀手进行抢夺,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他们两的最后成了首屈一指的炼器大师,而且还自封了天工和神工但是真正记住他们的人并不多。”
“巧夺和鬼斧的恶名我也是知道的。”云烟点了点头道:“不过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过往,正所谓报应循环,我听说他们最后的下场也很凄惨,说是被自己所炼制的器物反噬导致魂飞魄散。”
“嗯!”后天点了点头道:“那祖师可知道他们炼制的器物是什么?”
云烟摇头道:“不知。”
“诛仙镇魂碑。”后天一字一顿地道:“《地鉴》记载,诛仙镇魂碑是一件真神器,拥有它便可成为真神,换言之若是谁得到它,这个世*没有人再能和此人相抗衡。”
“因此!”后天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当年两人炼制诛仙镇魂碑被反噬之后,曾引来无数修者对此物地争夺,其中还不乏一些有着传说中仙人境界的强者参与,不过最后此事却又突然不了了之,诛仙镇魂碑也不知去向,而那些在争夺中侥幸存活的人,事后也不再提及此事,而从那时开始,铁匠村村口便多出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诛仙镇三个字,也是从那天开始,朱仙镇石碑试练的传说也在江湖修者中广泛流传开来,因此慕名而来的修者络绎不绝,更有许多人在此安家落户,渐渐地曾经的铁匠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便是现在的朱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