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3进1。轩辕寻挺三兵试探李仲陵反应。
炮八平七。象3进5。
马八进九。马2进3。
车九平八。车1平2。
车八进四。炮2平1。轩辕寻打算兑车抢先。
车八进五。马3退2。
车一进一。炮8平7。
车一平八。马2进3。
炮二退一。车9平8。
至此,双方便走成单提马阵势,局面呈均衡状态。李仲陵退炮准备左移,加强左翼进攻力量,以期先从左翼撕开一道口子。
炮二平七。李仲陵双炮同在七路线上,是想用双炮来轰开一道口子,谁知竟酿下大错。
轩辕寻看出李仲陵意图,却是在心里为李仲陵的这一手而摇头不已:寻弟啊,你这一手可不如走炮二平六的好。马3进4。轩辕寻继续自己的部署计划。
车八进三。炮7进4。
车八平三。车8进6。
下到这一手的时候,李仲陵开局的优势便已尽失殆尽,反而给轩辕寻占了先。
兵一进一。炮1进4。
车三平六。车8退2。
后炮平八。士4进5。
炮七平六。卒3进1。
下到这个阶段,轩辕寻已比李仲陵多出两个卒来,这在残局的较量*占得很大优势。因为象棋界有如此一段话:能用车、炮,得其粗相;次及于马,得其曲致;次及于兵,得其细境。两人都是逸品级的高手,对于兵的使用当然也臻至细境。
兵七进一。马4退3。
炮八平一。卒1进1。
士四进五。卒9进1。
兵五进一。炮1退1。
车六退一。炮7退2。
兵一进一。炮7平9。
马九进七。炮1平5。
经过一番较量,轩辕寻炮打中兵,此时李仲陵已落下风。如果局势这样下去,李仲陵必输无疑。
车六进一。炮5退1。
马七进五。车8进2。
车六进二。马9进8。
兵七进一。马8退6。
马五退四。炮9平3。
炮一平四。车8平3。
帅五平四。马6退7。
马三进四。炮5平6。
后马进五。车3平6。
马五退四。车6平9。
帅四平五。炮3平5。
现在轩辕寻不但比李仲陵多三卒,而且已经架上中炮,准备进攻了。李仲陵形势堪忧啊。
车六平七。炮6退2。
炮四退一。车9进3。
炮六平七。马7进6
前马退二。炮5平3。
炮七平六。卒7进1。
现在李仲陵已与轩辕寻激战四十回合,轩辕寻该说的话都说了,是该结束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