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圣皇-第三十七章 神魂碎,拳意成桥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神魂碎,拳意成桥(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窍位之说,渊源流传,可以说自从有了武道后,这窍位一说也就跟着存在了。

武者,以力为尊,以体为本,肉身再为强壮,血肉再为衍生,但依旧有一个极限,如果跨不出这步则修为到头。

武者并不像信仰之道的修士那般,只需充足的元气,广播的香火之力,便可以无限制茁壮自身元神,当遇到了瓶颈的时候,渡过雷仙之劫便可继续修炼下去。相对于雷仙之劫,武者开辟自身窍位的过程则更为艰巨,不但需要元气,需要记录这些窍为的秘法,更多的需要是一股一往无前的勇气。

从古人探索人体第一个窍位起,到如今有关于窍位之数的记载一共有九百九个,但按圣尊强者的推演,人体之中的窍位之数应该是满足一个小元之数,也就是一千二百六十八个,也就是说还有二百六十九大窍位没被找出来,饶是这般,武者巅峰的存在依旧不弱于两系修士,为什么?

实乃是因为武者修行过程中,是有股一往无前的拳意在支持,所以说一个武者修炼的强大与否,与功法无关,与开辟的窍位无关,更不与本身的装备有关,只与武者的意念,武者的拳意有关。

拳意通天,拳意无敌,拳意纵生……

秉承这一点作为修炼基石的吴嗔,自打修炼的第一天起,便已经踏上这一条荆棘路,一路上是遇到了不少险阻,遇到了不少极有可能扼杀一切的存在,更是几番身陷绝境之中,不过最终吴嗔还是走了过来,不但如此往后亦将如此,唯有这般与逆境中求生存,与生死中求真意,吴嗔才可以达心中的彼岸,成就自己的皇道。

“差不多,是该进入了武圣之境了!”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直到开辟窍位后的第六天晚些时候,吴嗔终于走出了这份玄之又玄,黄之又黄的意境,此刻的吴嗔力量虽无任何增长,不过如今练成玉帝伏龙拳,成功的撮合其中禅悟真意的吴嗔,对于力量的理解却已经达到了一个骇人的地步。

本以吴嗔的念头,武圣之位的验证并不急于一时,但事不等人,自打过了土泥岗后一股莫名的威压感便向着吴嗔压了过来,尤其是六日前吴嗔立下皇道宏远的那刻,这份一直以来压在心头之上的威压感骤然放大到极致,面对这份危机,这份未知的存在,以吴嗔的个性自然不会假借他人之手,加上进了云州郡后感知罗,宋,唐三家的势力,越发加深了吴嗔突破先天成就武圣之体的念头。

默默地感受了一番早已平息的血肉之气,以及那如若空洞般的心窍之位,随着一份厚实感袭上心头,念随心动一身血气再次沸腾起来。

武圣之体,真正意义上的不死真身,到了这个层次的武者,不但与元寿上打破了天地的束缚,达到了恐怖的万年之寿,更是具备了一些不可思议的神通,比如血肉衍生之力,尽管武圣之期的武者与血肉衍生的能力上不及人仙级别的强者,但至少已经具备了肌体重生再生造化的神通。可以说到了这个层次的武者,只要不被人碎裂生命本源,哪怕只留下一个脑袋,也可以凭借广博的元气复生过来。

相对于这些直观的好处,对于法则的领悟能力的提示,亦是武圣高手与先天强者最大的区别,纵然武圣高手的力量不能与人仙强者相抗衡,但在法则的领悟上武圣高手却要比人仙强者来的更为容易,更为直观,也正是因为这点导致了不少武圣强者,留在这个境界千百年而不晋级,直至等到元寿将尽的关口方才发力,一举成为人仙之中的强者,实乃是这个阶段对于法则的领悟加成实在是令人嫉妒。

冲击武圣,达成生命的蜕变,这一步在卡死无数先天高手的同时,亦是造就了不少神话,除此之外,先天之境冲击武圣之位,每人一生之中只有一次机会,不会像之前那般失败了最多图损元气,过段时间还可以重新来过的情况,不但如此修行之道越发往后,这样的突破关卡也就越难,为此面对这一关面前由不得武者不小心。

冲过则武圣之道成,失败则血肉彻底崩溃,化为一滩血水。

在血气运行到最后关口的片刻,闭合良久的双目不由睁开,一番扫视眼下情况后,眼皮又重重的落下,在眼皮落下的那刻吴嗔体内蓄积的力量彻底地爆发出来。

在冲击武圣之位的时候,武者是不可以有丝毫动弹的,这个时候一旦受到外界的影响,那是相当危险的,不过如今有霸王坚守,吴嗔却是可以放下心中这份顾虑,毕竟如果有霸王在的情况下,还不能保证安全的话,那么与这片大陆上吴嗔真的已经找不出一块所谓安全的场所了。

玉皇战衣,储物袋,储物扳指,一切与吴嗔武道不匹配的事物,依次从吴嗔体内散开落到密室一旁的空地,仿若是感受到了吴嗔的意图,经过一番修养总算是转醒过来的虚灵,亦是飘出了单薄的灵魂本源,双腿盘膝坐与密室之中,遥遥望着准备突破的吴嗔,虚幻的脸庞上不由露出一份欣慰的笑容,显然当日吴嗔询问广元子的话,这位人精般的存在是听到了。

下一刻,原本闲置与一旁的双手,相互叠加相互重合,一段段玄奥的手诀顺着十指飞舞纷纷打出,一声低沉的呐喊之声不由从吴嗔口中吐出:“天魂,地魂,人魂,三魂合一,魂道成!”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