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陛下您也不能以万乘之尊亲自去给莽白道贺啊!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再派一位使节,带上贺礼去为缅王道贺啊。”李国泰焦急的说道。
朱由榔无可奈何的叹气道:“那好吧。由你亲自带上宝物前去给莽白道贺。顺便将今天的事情讲明,让他派出重兵,全力追查白玉象的下落。至于送什么样的贺礼,你决定就好。反正除了那一对白玉象,我朝也没有什么太稀奇的宝物了。”
李国泰按照朱由榔的意思,去选了些宝物作为贺礼,亲自带人去为莽白道贺。并且将白玉象的事情向莽白表明。可是莽白根本不相信有谁敢在阿瓦劫持送给他的贺礼,认定了明人在愚弄于他。他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将朱由榔交给清朝,他认定了的事,就一定会去做。
两个月后,在云南和缅甸边界地区抗清的明朝晋王李定国的军队遭受重创,军队损失十之七八。此时,莽白已经将他眼里的平达力余孽基本清除了,和清朝的秘密谈判也已经取得一些进展,所以莽白决定对朱由榔下手了。
七月十六日,阿瓦下起了大雨。缅甸国王莽白突然派人通知明臣议事。鉴于双方关系微妙,明臣心怀疑惧都不敢去。十八日,阿瓦下了三天的大雨刚停,缅甸使者又来说:“我王恐怕你们怀有别的企图。此想让你们一起到河边共同‘饮咒水’,对天盟誓。借此也可以加强贸易往来,否则我们就断绝关系,你们的生活就会更加艰难。”
明臣不知道该怎么办,世镇云南的黔国公沐天波答复道:“我大明是天朝上邦。你国王该在此应答,才是下邦之礼。尔去告知国王,就说我天朝皇帝,不过是天命所使,今已行到无生之地,岂受尔土人之欺?我君臣虽在势穷,量尔国王不敢无礼。”
可是,缅使不依不饶,朱由榔还是不得不派人前往。最后决定由大学士文安侯马吉翔、太监李国泰等人前往,马吉翔提出要由黔国公沐天波同去,并称:“沐氏是西南边境各邦国、土司重视的人物,有沐天波在场,缅方不致横生意外。”朱由榔同意。缅甸君臣为实现其计划也勉强同意。
次日黎明,马吉翔等召集大小官员前往缅军驻地塔下,准备“饮咒水”盟誓,仅留内官13人和跛足总兵邓凯看守“行宫”。上午,文武官员刚到达塔下,即被埋伏在那里的缅兵包围。缅方指挥官命人将沐天波拖出包围圈。沐天波知道横生变数,夺取卫士的刀奋起反抗,杀缅兵九人;总兵魏豹、王升、王启隆也抓起柴棒还击,终因寡不敌众,都被杀害。
马吉翔等喊了一声:“黔国公”。缅甸兵的刀便杀了过来。马吉翔倒在血泊中。李国泰、马雄飞、王维恭,总兵王自金、陈谦等,一个接一个的惨死在缅兵刀下。这次“咒水之难”共被杀42人。缅军谋杀明王朝的扈从人员后,随即蜂拥突入明朝君臣住所,大开杀戒,瞬间诛杀几百人,同时搜掠财物女子,把女子当众奸杀,场面十分凄惨。
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六神无主的明皇朱由榔,看到女子被奸杀的一幕。仓促中决定同中宫皇后一起自缢,以免受辱。皇后泪流满面,舍不得十三岁的儿子朱慈炫。但在朱由榔的坚持下,也只能点头同意,拿出白绫准备与朱由榔一同自缢。
侍卫总兵邓凯见此情景规劝道:“太后年老,飘落异域。皇上丢失社稷已经是不忠,今丢下太后又不孝,何以见先皇于地下?”朱由榔猛然惊醒,才放弃了自尽的打算。怒吼道:“天亡大明”!
缅兵把永历帝朱由榔、太后、皇后、太子等人集中于一所小屋内,太子朱慈炫只有13岁,还是个稚嫩的男孩。面目清秀,两眼炯炯有神。也是泪流满面。不断安慰太后,父皇和母后。小屋内一片凄凉之声。朱由榔哭着对太后道:“母后,皇儿不孝,让您受苦了。”太后连忙道:“皇儿莫哭,听天由命。若天亡大明,也只好顺应天意了。”朱慈炫说:“皇祖母,上天会保佑我们的。大明定会光复的。”太后道:“孩子,大明光复的担子要靠你了。”
皇后看到朱慈炫如此镇定,十分欣慰。摸着朱慈炫说道:“皇儿莫哭,你肩*要扛起大明的万里江山。无论在什么时候,母后都希望你能好好活着。不要怕,任何情势下,母后与父皇,还有你皇祖母都会和皇儿在一起。”朱由榔说道:“身为皇族,处逢乱世。自当为大明义无反顾。只是让朕心有不舍,一是年迈的母后,一是尚幼的皇儿。”朱慈炫忙说道:“皇儿既是生于皇家,就是皇家的一份子,自当随皇族共进退,同荣辱。父皇母后不需因皇儿年纪尚轻而耿耿于怀。”皇太后皇帝皇后三人,都充满欣慰的点点头。
扈从官员家属被滥加侮辱。朱由榔的刘、杨二贵人都自缢而死。缅甸大臣才来到,假惺惺地喝令缅兵:“国王有令,勿伤明皇及其家眷。违者,斩!”其虚伪狡诈可见一般。
二十一日,缅方把明朝君臣原住地清理以后,又请他们移回此处,给他们送来了吃穿物品。辩解说:“国王本无此意,都是因为晋、巩两藩杀害地方百姓,缅民恨之入骨,因而报仇连累明人罢了。”
朱由榔经此番打击,对前途已完全绝望,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对总兵邓凯说:“太后又一次病倒了,如果天意不可挽回,鞑清来杀朕就让他来杀好了,你就不要管联了。但是希望你能使太后骸骨得归故土。”邓凯答道:“臣定当全力以赴。愿陛下保重龙体。”朱由榔苦笑道:“亡明之君,生死何乎!?”
俘获朱由榔,莽白贪婪的欲望更加膨胀。在和清朝谈判中,竟然要求清朝将云南的一些部族交给缅甸管理。甚至还故意放出风去,说是万一清朝不能满足缅甸的要求,那么缅甸不但不会将朱由榔交给清朝,还会支持朱由榔反清复明。
然而莽白的讹诈还是落空了。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决定放弃谈判,出兵缅甸都城阿瓦。迫使缅甸将朱由榔乖乖的交出来。
从边界到阿瓦,吴三桂带领清军所向披靡,缅军一触即溃。清军饮马瓦河,缅甸都城阿瓦犹如清军囊中之物。
“陛下,清军势不可挡,已经兵抵瓦河,都城阿瓦已经危在旦夕。还是把朱由榔交给吴三桂吧,别想要云南的部族了,吴三桂可不是好惹的。”平日里春风得意的缅甸王后,焦虑的说道。
“真没有想到,这吴三桂这么厉害。连边境的几个部族他也不给朕。看来以前低估了他!这样的人镇守云南,可不是缅甸的福音。也罢,本王就低回头,将朱由榔一干人等交给他,换取清军撤离缅甸。不过,总有一天,他吴三桂会向本王低头,来日方长嘛!”莽白斩钉截铁的说道。
十二月初三,一队缅甸士兵突然来到朱由榔住地,口称:“清国有兵来近城,陛下宜速移去。”说完,七手八脚把朱由榔抬起就走,不顾朱由榔的大声呵斥。另外太后、皇后和太子朱慈煊也被强行拉刀轿中。
<!--PAGE 5-->
在缅兵押送下陆行五里即抵河岸,戌时渡河,只听见对岸兵马往来,人声嘈杂。
清军先锋为了瞒住明皇朱由榔,事先安排了不久前降清的铁骑前营王会到河边等候。只要朱由榔座船抵岸时,他即上前拜见,慌称奉晋王李定国之命特来迎驾。朱由榔信以为真,兴高采烈,对王会赞扬有加。
直到王会把永历一行人送入清军营中,朱由榔才发觉上当,愤慨不已,斥责王会的叛卖行径。王会内心有愧,无言而退。在逃亡缅甸三年后,朱由榔终于要回云南了。只不过,这次他却成了清朝平西王吴三桂手里的阶下囚。朱由榔的被捕,标志着南明永历朝的彻底灭亡。
十二月初九,吴三桂班师。回滇途中,吴三桂于下营时均将朱由榔一家置于附近地方帐篷内,由满洲官兵严密看守。原先随从朱由榔的明朝官员妻妾躲过咒水之难后,又被满洲官兵抢去。侍候朱由榔的人只剩下小内官五人、面貌丑陋的小宫女三四人和跛足侍卫总兵邓凯。
朱由榔失魂落魄,反复诵读那首脍炙人口的《别云间》,一遍又一遍。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