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我们建海的市委,市政府一直就意识到,我们建海接收那些从沿海淘汰而来的大型的污染严重的企业,在我们建海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因此,必须下决定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现在,我们建海市及所属于区县,都说要走出国门到国外吸引经验。我们平县也走出了这一步。一言而喻,这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在于引进先进的技术。但是我们建海现在最缺乏的不是没有学习的劲头,而是缺乏市场常识,我们对市场需要怎么样的产品、设计和质量规范缺乏经验,唯一的方法是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照般。适合上我们的建海的情况,区域和沿海不同,我们不能一直就生搬硬套,我们建海的还是要解放思想!”
“是,林龙,在你看来,我们的思想都没有解放,你的是不是解放过了头呢!注意啊,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外来思潮啊!你以为开放过度是好事,我们做事不能没有原则?我们老百姓的眼晴是雪亮的!”王部长尖锐在反驳着。
“如果说,现在我们建海建立光明新区是作为社会变革的伴生品出现的,那么未来日子时,我们光明理应期待由更多政治及商业智慧构成建海为国家的复兴作出经济上的大发展。”
“希望如此,只是,林龙,你……你真的像黄县长所说的,飞扬跋扈了!”
“王部长,我知道您是来考察我的,同时,在我的任职考察期,我也没有任何违反规定的地方,我理应去光明新区任职。那里的工作及任务的艰巨性,是我们建海前任的领导没有处理那里的水质有污染的问题,以至于现在光明新区在我们建海民众的心目成了一个“有辐射”的区域,人气及商气十分受阻。”
“谣言,又是谣言,你作为一个党政干部,怎么还配合居心不良的某些老百姓散布谣言呢?”王部长像是抓到了林龙的把柄,无限放大地停盯着反问道。
“事实,不是靠散布的。谣言不是靠堵塞的,认清事实,面对现实,才能破除谣言!”林龙毫不畏俱。
“什么前任领导没有处理好,你是指朱论文记的问题吗?”市纪委同来的某个林龙叫不出名字的领导也发怒地问道。
“我们建海的变革,不是一个光明新区,一个高新科技园的产业成立,而更应该是我们建海体制内最深刻的思想变迁。但是,或许我和你们也一样,我们这时也没完全清晰地看到这一切,这是20世纪的90年代了,我们国家已经吹响了经济大发展的“集结号”,珠三角的触觉最敏锐,已经冲进了经济大发展这烽火四起的战场……”
“好,谢谢你,林龙,可能讲师团更适合你!”前来考察他的王部长站了起来,其它人也纷纷站了起来,办公室里的人全部不留情面地指袖而去,包括黄县长本人,办公室里,只剩下了林龙一个人。
“其实,我还有一句话,我的看法是,我们建海市此时需要找一个突破口,就是要借助资本运作的优势进行我们建海那些老企业,滑坡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要让现在的企业走向“全价值链集成经营”的企业转型之路,下一步再……”
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听他说话,林龙苦笑一下,但是他却不后悔自己对黄县长及市纪委王部长等人的这一番话,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为他深知去到光明新区即使在破“有辐射”的谣言时,都会受到市委朱一周等人的极力的阻止,如果他现在不树立一个铮铮铁骨,极有主见,且对上面也毫不畏俱的形象,他就是到了光明新区,他将就处处受制,处处有人讲情,让他无法开展带着未来思潮的工作。
他这次走的这一遭,是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