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你若要问,为何基于能量定义的系统无法解释物质呢?能量和物质不是相对又联系的么?
解释这点,你记得以前我们说过的正态分布函数么?物质和能量就相当于正态分布中的正无穷和负无穷,他们相距如此遥远,但是在竖坐标上却同样无限接近于零,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不过,就如同我和你所说的,世界是一个完美的圆,在无限的无限中,由于时空之力的扭曲,正无穷和负无穷其实是连接在一起的。现在,你的脑海里能够想象一下这样的风景么?想象一下一个正态函数无限延伸,然后在无限远处相接,最后形成一个圆。从数学上来讲,这是不合理,但是在高维宇宙中这就是合理的。因为在高维状态下,正态函数其实只是圆在一个维度的投影而已,你能明白么?
你若能明白两个在横坐标上极端原理的点在竖坐标上如此相同,你就能明白明明处于两个世界的人,内心又为何如此相通。物质和能量就是这样一对极端的存在,看上去截然不同,其实本质上没有区别,有区别也只是观察角度的区别。
当然,我们接触的现实世界中,物质和能量都是混杂在一起的,物体中含有物质也保有能量,其实整个世界可以视为正态分布函数线,线中的点背夹在正无穷点和负无穷点之间,在现实中,正无穷点和负无穷点是不存在的,就如同现实不存在纯粹的物质也不存在纯粹的能量一样。
现在,我们的难题是要将正态分布线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如此一来弦理论才能够圆满,具体的表现是让弦理论能够描述现实宇宙形成的原因。
科学家前赴后继的投入到弦理论的研究中,新的理论层出不穷,但是建立在严格数学计算上的理论并没有找到,有的只是各种牵扯到哲学范畴的新理论。比如巴西的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认为高维世界其实是低维世界的投影,我们现实的四维世界,可能只是一个三维甚至二维世界的投影,二维世界仿佛一个磁盘,可以读出一个立体世界的数据。最近听说日本的科学家的某项发现极可能是这个理论的例证。对此,我不置可否,不过,我知道在哲学上,这种看法是逻辑可行的。想想看,如果现实世界的星球和空间只是一个二维世界的投影,用个比方来说,我们的世界其实是一个用数据编辑出来的世界,那么每个小小的能量弦线就是一个小小的数据。能量弦线带有的波动,其实就是一个信息,打个浅显的比喻,我们说话交谈,其实就是话里的声波携带了我们彼此的信息,波就是信息,不是么?能量弦线相当于一个计算机世界中的一个程序码,而我们的现实世界,其实只是由程序码所携带信息投影出来的游戏世界,如此而已。
<!--PAGE 6-->
另外讲来,你可能不理解投影是一个怎样的过程,我可以给你打另外一个比方。其实二维世界投影出来的信息,就相当于我们细胞中的DNA信息,最初的DNA信息投影成为一个受精卵,然后这个受精卵将DNA信息重复又重复的投影,发育出组织,组织再投影成各种器官,器官再组成整个人的身体。这就是重复投影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能量弦线理解成整个世界粒子的DNA就行......当然,说到底,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你会追问组成整个世界的DNA信息的源头,是不是有个上帝在那里安排好了这些信息,他是不是通过掷骰子来安排这些信息?之所以说这些解释是哲学问题,是因为要解决无限循环的逻辑困境,只能制定第一因。而制定第一因,又无法证明上帝这个第一因的存在,只能用即使无法证明也不能说不存在这个理由搪塞,这完全不受严谨的科学所喜欢。
因此,基于物质和能量的弦理论虽能够深刻揭示某方面的真理,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很大缺陷的。但是这种缺陷不能证明弦理论不正确,因为弦理论只是大统一理论的一个侧面投影理论,这个投影反应了真理的一部分真实性。
这次就讲这些吧,接下来我会为你讲述我建造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旋转波动粒子模型,时空沙漏模型,气态电磁模型。这三个模型会分别描述真实宇宙在粒子与波动,时间与空间,电与磁这三个层面投影的风景。
第三段,时间3053年12月4日。
物质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战火持续绵延了数百年,而今的量子理论大厦并未真正解决物质粒子与波动之间的难题,只能大而化之的认为量子具有波力二象性。这座大厦中住着一只令人厌恶的黑猫,它如同幽灵一般悬浮在所有量子科学家门心头,挥之不去。它的主人薛定谔将光子通过两道格栅的小问题扩大成为一只猫生死存亡的大难题,因此便造就了这只既活又死,可活可死的幽灵猫。
这样的一只猫当真不怎么可爱,它的生死似乎让上帝都有些烦恼,是不是真的只能用骰子决定它的生死?光子就是上帝手中的骰子,在开骰之前,骰子可以是任何一种点数,但是开了之后,骰子便只有一个数字。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不理解为何同样的光子在同样的条件下实验,却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概率性让相信科学规则神力的科学家烦恼。烦恼的科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给出许多有趣的答案,有人说猫的生死决定于观测者造成的概率坍缩,有人说可能有两只猫,一只活猫一只死猫,并且为了两只猫生生造出两个不同的世界。这样的想象力实在是太过于疯狂,看起来多有科幻小说家的风格。
实际上,造成这个难题的关键因素还是维度视界,在低维视界中的人们无法看到高维视界中量子运动真实情况,就好像瞎子摸象,摸到象的不同部位就会描绘出不同的象。处在低维世界中的我们,不仅是瞎子,还是个矮子,仅仅能够摸到象腿,因此象只是四个会动的柱子,这四个柱子谁先动谁后动,让处于低维世界中的我们如此茫然,最后得出只有掷骰子才能够决定的谬论。而实际上呢?眼睛雪亮的我们只要看大象怎么扭屁股,就知道他要抬哪条腿。
<!--PAGE 7-->
让我们先忘了大象和它的腿,回到问题的关键:若要让科学的神力重新闪耀,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量子由概率态坍缩之前就预测出它要经过哪个光门,换言之,我们在掷骰子后要如何才能够未卜先知的知道骰子的点数?
在我看来,这并非不可能解决的问题,虽然解决的方法只存在理论中。现在,我就告诉你解决这个问题的理论方法。从理论上说,一个掷骰子的高手可以通过手中感应,听声辨位等等技巧判断出骰子滚动的状态,从而判断骰子的点数,那么是不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更细致的掌握量子运动的状态,突破我们的视界限制,如同地心说到日心说似的世界观的飞跃,预知量子的状态并非不可能。
我建立了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名为旋转波动粒子模型,基于物质的粒子性,可以让你看到真实宇宙正面投射的风景,现在,我是你的导游,让我带你看看这个有趣的旋转粒子世界。
在看风景之前,我要问你一个问题:我们生活的地球为何会拥有优美的球状外形,又为何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泾渭分明,为何这颗星体会拥有活力?
这个问题的答案,古人很早就给出了,出自几千年前的易经中说天道左旋,地道右旋,数往者顺,知来者逆。地球向右沿赤道左旋,同时由绕着地球沿黄道右旋公转,一左一右,黄道和赤道之间有一个夹角,正是因为这个小小的夹角,使得地球上的近日点会由南往北再由北而南的循环往复。这种循环往复正是四季变迁的原因,也是地球的活力之源。一左一右之间,有奥秘隐藏其中。我要建立的模型中,也牵涉到自转和公转,这里先埋下一个伏笔。
其次,这个模型源自我很小时候的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团光,在一个琉璃色的世界中一边自旋一边飞升前进,留下一条条流光四溢的光痕,那时的美景我一直念念不忘,直到现在还很怀念那时的感动。
光,平凡而美丽,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建立在光速不变的这一基础上的。在我看来,光是穿梭高维视界与低维视界的精灵,如能真正认识光,人类也许便能看到这个世界的全貌。光速是一个重要极限点,粒子若能够达到光速,它的视界便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另一方面,光子是有正电性的核质于负电性的流体所组成的旋转的电偶极子,旋转是光子的特性,霍金认为所有量子都有自旋,在大尺度宇宙中,星体的自旋也是星体拥有生命的特征,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和卫星都是自旋的。我猜测,自旋是粒子凝聚的本源属性之一,正因为粒子自旋,才会凝聚出真实的形体,显示出粒子性。因此,自旋也是我看重的粒子特性。
类同于玄理论,我定义组成世界的最基本粒子是一种能量球,这种能量球的汇聚成物,散逸成波。能量球有两个可以被我们所处的维度视界观察到的属性,一个是自旋,一个是运动速度。类似于振动的能量弦线本身具有波动性,运动的自旋能量球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模型可以很自然的体现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PAGE 8-->
为了解决量子的掷骰子问题,我引入一个在我们所处维度视界观察不到的属性,我定义这个属性为维度旋转。首先,我要将整个真实宇宙定义为一个在高维世界中自旋的超大能量球聚合体,这个超大能量球聚合体绕着我们不能感觉到的另一个维度自旋。这种高纬度的自旋,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任何能量球粒子都带上一个隐藏的属性。维度旋转为能量球带来的最直观的特性是让能量球有一个向心的凝聚力,我称为超维力,作用的特性类似于在能量球周围形成一团微小的空间湍流,扭曲作用下对能量球由外而内形成微小的挤压力。正是因为有超维力存在,能量态的能量小球才会稳定成球体,而不是散逸成一团均匀能量。没有超维力作用的宇宙是一锅清水,有超维力作用的宇宙才会是一锅美味的丸子疙瘩汤。
若你无法理解超维力是如何作用于宇宙中的每一个能量球,我可以给你打个比方,水池的水往水管里流动的时候会形成漩涡,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有这二种现象,原因就在于地球的自旋。现在超维力作用在能量球上的向心挤压力就是超维能量球自旋作用于空间的效果,超维的真实宇宙相当于地球,而空间则是相当于水。
现在,既然引入了超维的真实宇宙和超维力的概念,那么在这个宇宙中任何能量球的运动速度,实际上都可算是能量球的公转速度,不是么?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想象下我们在球的表面上向任何一个方向前进,实际上都是在绕球心公转。现实世界中任何方向的运动,实际上都是在绕超越现实维度的某个点公转。
如此一来,能量球的三重特性便很明显,即自旋,公旋,超维旋。引入超维旋之后,便可以解释量子为何在相同的条件下试验会有不同的路径,原因就在于能量球自旋,公旋和超维旋三种旋转之间的角度关系类似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赤道和黄道交角,三种旋转交角会让粒子拥有类似四季轮转似的有概率变动,不同位置处的粒子“近日点”不同,以至于季节也会不同。
在这个模型下,我们所处的观察视界无法观察到超维旋,本能的又从自我出发定义物理现象,就好像认为大地是世界的中心,天上的星辰都是围绕大地转动,地上的人就会疑惑太阳明明都是按照一个方向东升西落,但为何会时近时远,形成冬夏秋冬这四季的区别?跳出狭隘的观察视界,你就会发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并无多大变化,只是自转和公转一点小小的夹角造成的变化。
同时,引入超维旋,并且定义超维旋的作用是对能量球形成空间涡旋,进而形成类似漩涡的空间涡旋场,相同类型的能量球会拥有相同的空间涡旋场,涡旋场共鸣震荡,彼此增强,就会凝聚在一起组成实粒子,形成一个稳定的向中心挤压的空间涡旋场,即是空间扭曲的引力场,因此实粒子都具有万有引力。
<!--PAGE 9-->
所以,引入超维旋之后,不仅能够解决量子国度的关于概率的问题,还能够容纳下经典国度中的引力场体系。
这是我建立的一个新理论,每种理论若要自圆其说,必然要能够解释物理中的种种现象,比如说旋转能量球理论该怎么解释粒子与波,能量和物质,电和磁,时和空这些东东?接下来,我将为你展现这些有趣的风景,让你对这些基本的物理现象有新的印象。
哎,夜又深了,跟你说这些是幻想的科学还是科学的幻想,我也都分不清了,暂且把这当做是优雅的开溜吧......今天就到这,好么?
<!--PAGE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