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了大米小米来到窗前,望向楼下的四人。他们最近似乎议事多了些。
胤禟的目光正巧扫向我处身的窗口,我缩了缩,攥紧手里那块满翠的玉佩。这是刚才用手肘撞向胤禟时从他腰上顺手牵来的。他不是要我露一露第三只手么?
胤禟从身上解下我顺手挂上去的小米的金铃手镯,咬牙笑道:“刚才逗那两个小东西玩时,挂上的,忘了摘了。”
十四揶揄道:“九哥真是个好阿玛,这挂铃逗子,倒跟古人的彩衣娱亲相仿。”
八阿哥和老十笑了起来,胤禟也嘿嘿地笑了两声,可我听着他的笑声有些干涩。
还是第一次在夏末秋初进入紫禁城,前两次来参加宫宴都是在除夕,寒冷的冬季。
车子进了西华门,没多久便下车。胤禟带我步行而入,两个奶娘分别抱着大米和小米,紧随在我们身后。
一路上,大米和小米惊奇地大睁着眼睛,东瞅西瞧,一双眼睛似乎都不够用的。小米不断地念念有词,好像在对这些宫殿评头论足。胤禟好笑地回过头看她,她却对胤禟伸出了两只小手。胤禟轻笑出声,伸臂把她抱了过来。
小米趴在胤禟肩头更是欢实,“吚吚呀呀”地没个完。胤禟宠爱边拍着她边跟她说着话,跟她介绍着沿路的景致和趣事。两人的对答十分有趣。
“阿玛告诉你,左边这条路能通皇太玛么的慈宁宫,那里的慈宁宫花园,是阿玛小时候最爱玩的地方。”
“矣?”
“你问阿玛为什么爱到那里去玩?因为那里的蟋蟀特别多。阿玛喜欢在那里捉到蟋蟀跟你十叔斗蟋蟀。你十叔啊,总是耍赖,不用自己捉的蟋蟀跟阿玛的斗,而是悄悄让哈哈珠子到外面集市中去买个儿大,凶猛的蟋蟀跟阿玛的斗……”
“呀!”
“小米也生气吧?这种行径着实可气,后来呀,阿玛就想个了法子,让人悄悄给他那些厉害的蟋蟀喂了酒,拿出来一斗呀,没两下,他的那些蟋蟀就都醉倒了!”
“啊,啊……”小丫头高兴地笑。
“扑哧!”我也笑出声来。这个阴险的家伙,连斗个蟋蟀都使阴招,从小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给蟋蟀喂酒?这损招是怎么想出来的?真难为古人的脑子能想出这么奇异的法子。我看着胤禟的额头摇头叹息。
乾清宫巍峨的身影耸立在眼前时,我身后的大米忽然“哼唧”出声。奶娘叫道:“侧福晋,大米阿哥怕是要尿尿,这,这可如何是好?”
这里不比家里,为孩子准备的便桶就在手边。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门在外,就是不方便。若是在其他地方还罢,随便找个树坑让孩子尿就成,可这里是乾清宫,皇帝的寝宫,搞不好就是个不敬之罪。
我眼睛到处撒摸,一时也没了主意。
胤禟把小米交给我,抱过大米,往侧面的宫墙处走去。他拐个弯,便不见了身影,等回来时,大米一脸的轻松,显然是已经尿完了。我问胤禟怎么解决的,胤禟却笑而不答。
康熙正在乾清宫的东暖阁中见张廷玉,张廷玉是刚刚去逝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儿子,是康、雍、乾三朝重臣,也是汉大臣中,唯一身后得享太庙之人。
这是雍正临终前旨意。有人说是因为他在纂修《清圣祖实录》时销毁大量对雍正不利的材料,杜撰了一个八人授命的场面,即康熙皇帝在临死前向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口传遗诏:“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当时,胤禛并不在场,等胤禛赶到时,康熙皇帝已经驾崩,于是就由隆科多代宣遗诏。胤禛并无当皇帝的思想准备,闻听遗诏后惊恸仆地。胤祉等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向胤禛叩首,胤禛遂登基即皇帝位。
若是按此说法,这段历史是张廷玉为明雍正是合法继位而杜撰出来的,而张廷玉也因此被雍正赐予死后得享太庙,年年接受后世皇帝祭祀的殊荣。
这个殊荣为大清二百年历史上,汉大臣中唯一的一个。一向被人评为刻薄寡恩的雍正能给他绝高的殊荣,一定是其做了让雍正感激不尽的事。
在这么复杂的历史背景中,能保持三朝屹立不倒,张廷玉行事的圆滑手段定然不同一般。
康熙对张英的去逝表示了慰问,并封张廷玉内阁学士衔,便让其跪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