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假呢?”李隆基追问一句。
“甘当大唐刑戮。”这个大臣想也没有想脱口而答。
奏章写的都是真的绝对没有丝毫差错他倒是底气十足。
“你们还有谁有奏章?”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隆基大声问道。
“这个……”李隆基的用意何在?谁也不明白就是李昌国也有糊涂了瞄了一眼李林甫李林甫双眉紧拧很显然他也想不明白。
“今儿是庆功宴本该说这些事。既然你们已经说起就好好说说吧。要是不说好了这庆功宴也就喜庆不起来了。”李隆基的解释在情理中不少大臣跃跃yù试。
然而他们终归是没有人敢当出头鸟。
“说吧言者无罪朕不会治罪。”李隆基很大气的一挥手。
“陛下臣有本奏。”他的话刚落音一片轰然声响起。
李隆基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不治罪他们最后的顾虑也就打消了。非常踊跃。
“一个个来。”李隆基指点一个大臣道:“你说。”
“谢陛下。”告倒杨氏的头功已经被人夺了这次功终于到手了他很是振奋:“说起杨氏之罪是罄竹难书杨氏不灭大唐不宁……”
接下来就是一通慷慨激昂的陈词。把杨氏这些年所做的罪恶一条条的道来极为详尽。既有时间又有地点还有人证物证只差把这些罪证舀到大殿来了。
李隆基神情专注听得很仔细不住点头。直到这个大臣说完他也没有出声。更没有任何表示要下一个大臣说话。
大臣们在李隆基的点名下一一道来极结果是大同小异基本的罪状差不多只是说话的语气和用词方面的差别而已。
一连十几个大臣都是这般说李隆基听完没再点名要大臣说话而是扭头问道:“丞相他们所言可是属实?”
这些大臣要么是李林甫的人。要么是太子李亨的人亦或是安禄山的人不管属于哪一方他们今天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扳倒杨氏。
李林甫当然不会否决道:“陛下句句属实决无虚言。这都是臣失察未察知杨氏作恶如此之多臣陛下治罪。”
老狐狸一只。以退为进。
“太子呢?”李隆基没有任何表示问太子李亨。
“父皇儿臣今rì方知杨氏作恶之多让人心。儿臣……”太子李亨的话还没有说完就给李隆基挥手打断了。
“禄山。你有何话说?”李隆基最后冲安禄山问道。
“陛下大臣们所言臣久在外地不知真假实不敢妄言。”安禄山是个jīng明人他绝对不会说这些大臣说的是真的因为他久在外地若是直接承认的话就落人把柄了。李隆基就会想你久在外地却是连京里的事情都知道你的手伸得太长了。
“然臣昨rì亲见杨氏之嚣张、霸道、狂妄不把大唐律法放在眼里。”安禄山话锋一转道:“杨晰不过是因父辈而封爵本不能能与庆功宴却因为他是杨氏子弟不仅参与庆功宴还口出狂言侮辱大唐的勇士。”
“嗯!”一番话才刚刚开始就引来一片附和声。
因为这事所有人包括李隆基在内都是亲眼所见。
“杨钊不仅不责罚杨晰反而口出狂言要处死大唐的勇士们。”安禄山的话很有说服力:“如此狂悖之人当着陛下的面有如此狂妄之行若是陛下不在他们做出如此出格之事想也在情理中。”
“臣等附议!”安禄山的话刚落音却是引来一片附和声。
昨晚的庆功宴所有人真正的见识了杨氏的嚣张、霸道、狂妄不仅侮辱了征战归来的勇士们更是连李靖、苏定方、程知节这样的大唐功臣都不放过其狂悖之行可见一斑了。
这还是当着李隆基的面他们都敢有如此狂妄之举背着李隆基的面他们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事呢?只要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想得到。
对于杨氏的嚣张整个唐朝再没有比李隆基更清楚的了因为杨氏四姐妹可以打他可以不让他榻。他是九五至尊大唐的皇帝她们敢如此做她们的家人欺压良善又何足为奇呢?
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李隆基身静等他处置。
“杨氏就如此可恶?”李隆基眉头一挑大声问道。
所有人的心直往下沉看来李隆基还是舍不得杨贵妃今天这功夫白做了。
“陛下臣有本奏。”李昌国适时出声。
“李昌国你可是也要参奏杨氏?”李隆基瞪着李昌国声sè俱厉神sè极为不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