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十万大军他们的行军路线不是丝绸之路而是大漠要从大漠中进入西域。
从大漠中进军西域并非李昌国首创这是唐高宗时为了灭西突厥就曾经使用过的进军路线。那时节由于西突厥还是唐朝的敌国大漠还在西突厥的控制之中唐军要边战边进一边与西突厥作战一边朝西域进军。
眼下大漠西部早已是唐朝的领土了唐军从这里进军不会有战事只需要进军便是。
从大漠进军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轻丝绸之路的压力可以让唐军快速进入西域对大食军队进成泰山压顶之势。
更重要的是从大漠中进军还可以直插碎叶城切断大食军队的后路使其无法逃脱对在西域的大食军队形成包围之势便于全歼。即使不能全歼也能对大食军队进行重创最大限度的削弱大食军队。
若是在西域的大食军队遭到唐军的重创那么接下来进军中亚就轻松多了中亚之地就可以手到擒来。
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率领下这二十万大军一天之后就进入了大漠。大漠广阔无垠唐军排着整齐的阵势齐头并进声势惊天凡唐军所过之处就是一朵巨大的乌去这是唐军马蹄溅起的泥土组成的乌云滚滚西去。
从大漠进军最大的困难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方向一个是粮草。
大漠大阔无垠缺少参照物在大漠行军很容易迷路。这难不住唐军李昌国早就下令要在大漠中的突厥各部准备好向导为大唐引路若有不执行者郭子仪和李光弼可以就地剿灭。
大漠很广阔二十万大军所需的粮草多不胜数想靠后方运输这明显不可能只能就地征发或者购买。
为此李昌国一面要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多带茶叶、丝绸这些突厥人喜爱之物与突厥购买牛羊。另外就是李昌国下令要大漠中的突厥各部多准肉干、马**供应大军。为了让突厥人不耍花招李昌国给他们开出的条件是这按军功计算贡献得越多得到的功军就越大。
突厥人对唐朝的军功很是眼红因为唐朝对军功的赏赐很丰厚。
是以突厥人接到命令后很是乐意大量准备肉干。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进军很顺利没什么意外。
三天之后河湟之地又一队唐军集结完成这支军队为数十万正是李昌国率领下的唐军他们要从丝绸之路进军直取西域。
之所以选在三天之后出发而不是在郭子仪和李光弼他们出发之后就进军是在为李昌国他们计算过从大漠进军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为了让唐军突然出现在西域对大食军队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就需要在时间大体致只有这样才能对大食军队造成最为沉重的打击。
要不然的话唐军今天到达一点明天到达一点不过是添油战术不仅达不到歼灭大食军队的目的反而会让唐军蒙受巨大的损失。
经过严密的计算李昌国他们认为有三天的时间差估计差不多了。
李昌国身着明光铠腰挎横刀背负硬弓劲矢骑着骏马而来。来到军阵前扫视唐军只见唐军jīng神抖擞士气如虹战意高炽李昌国大为满意。
“弟兄们:我们将沿着我们先辈的足迹从丝绸之路进军西域。”李昌国开始训话道:“我们的先辈从丝绸之路为大食带去丝绸、茶叶、香料之些财货今rì我们就从丝绸之路给大食带去痛苦、悲伤、杀戮。我们一定要杀光大食狗!”
“杀光大食狗!”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吼声。
“不破大食誓不还!”在李昌国的率领下将士们爆发出惊天的誓言。
“出发!”李昌国右手朝西方重重划下宛若惊雷闪电气势不凡。
李昌国一接马缰率先朝西行去第一个踏了丝绸之路。
“隆隆!”龙武军紧随其后随着李昌国出发。
在龙武军的身后唐军一队接一队紧跟着而来。
“这就是丝绸之路!”李昌国再度踏丝绸之路大是感慨。
李昌国来到唐朝时就是在丝绸之路的戍堡从军从此踏了他辉煌的人生。随着高仙芝南征征服小勃律活捉小勃律王建立军功。
回到西域后李昌国奉高仙芝之命东去长安报捷。那时他就是从丝绸之路来到河湟之地再到长安。
这次李昌国再度踏丝绸之路无论身份地位权势都是大为不同。次从丝绸之路去长安时他不过是安西都护府的一个小小的校尉身份、地位、权势很低还入了将领之列。到了陇西时王忠嗣连见他的兴趣都没有。
而如今他是名重天下的名将统率数十万大军再度踏丝绸之路为解安西都护府之急而来位高权重身份地位权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