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看着赵毅,悠悠说道:“你这娃娃的脾性,老龙喜欢的很,老龙便多嘴说两句。”
赵毅顿时竖起耳朵倾听。
青龙指了指道长和赵耀武两人,说道:“尔等此次劫难,实是天谴未尽之故。他,他,俱在天谴之列;原本这天谴落不到你娃娃身上,或许你这娃娃曾经有过誓言,所谓心有所动,天有所感;他二人的灾劫,便尽数转于你身。”
“损你阳寿,乃上天施为,你是凡俗之人,只能顺天而行,老龙也是无能为力。若要解厄,却是需要机缘方可。时间已到,老龙要走啦。
送你几句话,逆天生此物如针,凡体寿尽圣体生。你自己牢牢记住,牢牢记住……老龙我走啦!”
青龙的身形慢慢的透明,继而虚幻,最后消失无踪。
充斥天地间的青色光华倏忽消失,道长从天上一坠而下,“篷”地一声,却是头先着了地,“嗯”地一声闷哼,顿时便晕了过去。
赵耀武的右脚终于踏在地上,飞奔过来,三叔也是一跃而出,顷刻间便到了赵毅的身旁。
赵耀武紧紧地抱着赵毅,眼泪颗颗落下;三叔在边上捏着拳头举了举,又颓然放下,只是默默地叹气。
柳氏看着赵毅,直哭的梨花带雨,浑身发颤。
过了好一会儿,赵毅觉得被爹抱的都快喘不出气来,挣了挣,说道:“爹,我快闷死啦。”
赵耀武“啊呀”一声叫,赶忙放开双臂。
赵毅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爹,娘,三叔,别担心!那青龙仙长不是说还有希望解厄的么?放心,毅儿福大命大,总会有办法的。”
赵毅口中虽然如此说,心下着实一片冰凉,可不如此又能怎样呢?机缘?哪里去找机缘啊!
听赵毅这么一说,倒是让几个人略略清醒了点。
忽然,赵毅惊叫道:“爹,三叔,快看看道长,这么高摔下来,可别摔死了。”
众人走到道长身边,只见道长面如金纸,仰面躺在官道边的草地上。
赵耀武伸手在道长的鼻下试了试,喜道:“道长还活着哩。”
说着把道长抱着坐了起来,只见道长头顶靠后的地方老大一个包,显然摔的挺重的;幸好是摔在草地上,要是这几乎是倒栽葱的摔在官道上,只怕脑浆都摔出来了,真是万幸啊。
过了一会儿,道长悠悠醒转。
四处看了看,道长疑惑的说道:“我怎么晕倒了?”
赵耀武刚想说话,道长看着赵耀武说道:“赵家大哥,你怎么年轻了许多?”
赵耀武愕然,道长又说道:“我要回去一趟,回来再报答你啊。”
众人:……
三叔凑到道长面前,问道:“道长,您认得我是谁不?”
道长点点头,众人大喜;忽见道长又摇摇头,说道:“好像见过,可我真不认识你,你是谁啊?”
难道失忆了?
赵毅不甘心,也凑了过去,问道:“道长,我是毅儿,是您最疼爱的毅儿,您总该认得吧?”
“毅儿?毅儿?”道长点点头,说道:“这个名字很熟悉,你这个娃娃也很熟悉,只是我还是记不得。”
果然失忆了。
说完,奇怪的看着围着他的几个人,说道:“咦,真是奇怪啊,我觉得你们都很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来,真是奇怪了。诶,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众人面面相觑之际,道长忽然挣扎着爬起来,往前两步,“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口中呼道:“弟子拜见师尊,师娘。”
众人一看之下,只见道长面前不知何时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个人,男的约摸四十来岁,黑须及胸,气质雍容,仪表威武;女的却是仪态万方,明媚不可方物。
正是道长的师尊张真人和他的妻子萧芷云。
真人叹一口气,说道:“你累了,且歇着吧。”袍袖一拂,道长便倒地昏昏睡去,真人又伸手略招了招,掉落远处的落霞剑倏忽飞了过来,只一闪,便没入的道长的额头。
见是道长的师尊驾临,赵耀武四人连忙上前见礼。
真人道袍轻动,阻止了四人跪拜见礼,说道:“小徒蒙诸位相救,解了大难,我身为他的师傅,还未曾谢过你们,怎能当你们如此大礼?”
看到赵毅站在后面,真人招招手,示意赵毅到他身边来,然后说道:“这娃子应该便是毅儿吧?果然是个至孝至义的痴儿;是个好娃子啊!”
芷云真人也微笑着说道:“思雨回山后,也是一天到晚念叨着你呢。”
赵毅挠挠头,有些赫然。
说着话,真人也不摆什么架子,就在边上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来,说道:“我在山中清修,感应到定乾大劫发动,因此匆匆赶来,却还是来得迟了。你们跟我说说刚才的事情吧。”
算起来,道长和赵老太爷平辈论交,这道长的师尊,且不说是神仙中人,光着辈分都够吓人的了,而且赵耀武和三叔还想着以真人的见识和能耐,说不定便能帮助赵毅解了十五岁殒命之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