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武横行-第三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和氏璧的密闻(二)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第一百七十九章 和氏璧的密闻(二)(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哦,原来是这样。那和氏璧真的块宝贝耶。那个卞和真在可怜啊!把宝贝送人还让砍了双腿。要是兮兮肯定不会送人。”兮兮生气的说道。“那个国王真是坏蛋啊!”

“夜姬,对中国的历史真是了解啊!你说的不错。”姬无伤对她是赞赏有加。同时心中暗秉,一个忍者杀手都能熟读中国历史。而现在的人已经很少中国的传统感兴趣了。夜姬对于他的称赞给他一甜mi的微笑。

“夜姬说的不错。这和氏璧从秦始皇当政时期被当作传国玉玺,在中国的历史上,被传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的少间。”欧阳青雅对于和氏璧也很是欣赏,对于一个能传承这么长久的宝贝定会吸引不少人眼光。傅紫衣似乎抓到一丝灵感,既然这和氏璧与秦始皇有莫大的关系。其中的蹊跷也发生他的身上或者他身后的某个人的身上。“哎呀,姐姐。我知道你是大学时修过历史。你能不能把它传承给大家讲讲,让小妹长长见识。”

“你呀!真会恭维姐姐。好,今天我就献丑了。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2年灭掉赵国,获取“和氏璧”。翌年,他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并用“和氏璧”制成御玺。这枚象征权力的御玺“方四寸”,玺文由丞相李斯书写,著名玉匠孙寿镌刻。据《汉旧仪》记载,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

“恩,‘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难道就是根据那个‘天’字而确定的么。”傅紫衣心中嘀咕道。

接着欧阳青雅将和氏璧传承地历史娓娓道来。到西汉,“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公元前1年,汉哀帝刘欣病死,幼帝登基,“和氏璧”由皇太后代管。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后交“和氏璧”,她气得将它掷于地。说:“你们兄弟逆悖天理,不会有好下场!”当王莽拿着“和氏璧”,发现它被砸掉一角,连忙命玉匠用黄金镶饰。新莽政权垮台时,“和氏璧”一度挂在赤眉义军首领的头颈上。东汉初年,“和氏璧”才重回宫内。

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汉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公元220年。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公元265年,司马炎同样篡权,称晋武帝,传国玺归晋。公元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在右侧加刻“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传冉魏,后冉魏乞求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南京),这样。传国玺重归晋朝司马家。在南朝。传国玺历经了宋,齐。梁,陈的更迭。隋朝一统中国,传国玺入了隋宫。公元618年三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扬州江都,隋亡。萧后携太子元德带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朝初,太宗李世民因没有传国玺,遂刻了几方“受命宝”“定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贞观四年,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突然与元德太子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唐末,天下大乱,公元907年,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公元923年,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也随着到了后唐。最后一个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五代后唐末帝李从珂,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攻陷洛阳前,他和后妃在宫里**,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时投入火中。从此,“和氏璧”神秘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真是可惜啊!就这样的国宝就失踪了么。”傅紫衣真是想不到传国玉玺,还有这么传奇地经历。“对了,姐姐你是说那个和氏璧被摔掉一块啊!那个玉符难道是那个和氏璧上的一部分啊!难道就是根据‘天字’来确定啊!”

“不对,根据历史那个和氏璧是在汉朝被摔碎地。那秦始皇的怎能进入到后世的玉玺之中,这与专家所说的秦始皇的随身玉玺相悖的。”欧阳青雅一针见血指出相悖之处。

“呵呵,这就是他的绝妙之处。你看看这玉符,与传说地描述的和氏璧的有多少的相似之处。你看他这个‘天’字跟手书入个鸟虫篆字镌刻相合,更和和氏璧‘正视色白,侧视色碧’特性一致。以始皇帝震视和氏璧的程度,没有理由不把和氏璧据为私有啊!”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