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迅速点燃了蜡烛,用蜡泪固定在床前,然后趴在**看了起来。
翻开第一页,除了那令人恶心的两个微小的红体字外,还有一段四十来字的警言——
与世无争,倾心般若。忌贪、嗔、痴、慢、疑;尊我佛根本,渡我、渡他、渡世人、渡世间一切业障。
法心看得很明白,但心里却并不是很在意,这种佛『性』警言,就连戒律院长老四大圣僧之一的慧持都没有遵守,我一个卑微的小和尚还是不要太过执意了。接着,他翻开了下一页,灰白『色』纸张上出现两个黑体大字:禅定。
继续翻过,接着便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黑体字,法心『骚』了下头,读了起来。
何为禅定?
“禅者藏也,未见此物,不知何物,只有依悟,明心见『性』。”(注一)
法心看不明白,这时他发现在这句话的旁边又出现了一排更加密小的红『色』字体,昏暗的烛光下看得不是很清楚,他便将这一处凑到了烛火旁,仔细的看了看:寄给我的小师弟——由‘凡人’到‘成佛’整个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便是禅定,没有它发挥积极作用,‘凡人’是无法达到‘成佛’之境的。换句话说,禅定是修佛者的一种调心方法,它的目的是净化心理、锻炼智慧,以进入诸法真相的境界,也就是修行高级功法的境界。所以说,禅定很重要哦。
看完这段略带滑稽的解释,法心有点哭笑不得,显然这也是服法悟的手笔,也是他出于好心却又不愿直面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法。
他继续看下去——禅定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潜意识的障碍……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下面是一幅简易『插』图,画的是一个正在坐禅的和尚,身体挺直、双腿盘曲、双手微和,拇指相接,眼睛紧闭,好像睡着了一般。
禅——定!
法心对照着『插』图摆正姿态,深吸一口气,深呼一口气,想要按照上面说的进入‘入境’之境,但是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却完全相反。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炎夏将过,初秋的凉意已经在这个高山上的庭院中显『露』出来,瑟瑟的还算温暖的风儿吹拂着房梁和地面,发出“沙沙”的低响声……
说实话,对于法心这种人来说要做到静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他的心很『乱』,虽然只有半个多月的记忆,但是他的思想很复杂,加上他的本来心『性』,近二十年的悲惨经历,那早已根深蒂固的入世之态想要立马转变为佛门出世之态,着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他不断的深呼吸,身体一动不动,想要以此排开脑中杂『乱』的思绪和想法,殊不知他一开始定的目标就已经和佛『性』偏远了,不知大家还记得他拜入大佛寺的初衷么?
长生!
……
注一:采用于潘国静禅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