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烽烟起
晋国现任执政虽然还是赵鞅,但实际上现在掌权的人并不是是赵鞅,而是下军将军智瑶智瑶虽然在两年前是晋国四卿中排名最后的下军军佐。wwW。QUanbEn-xIAoShUo。cOm
(晋国原本六卿,分上、中、下军,别离为三个将军和军佐,但后来其中两卿产生叛乱,被平定了后改为上下两军
但似乎是因为看到晋国霸业失落在自己手中,赵鞅心情沮丧,回国后就病了。没有多久下军将军魏侈也跟着病了,比起赵鞅,魏侈虽然被赵鞅先病,但病得很是重。从黄池之会后,第二个月就病逝,又他的儿子魏驹接替父亲的位置。而他也是魏文侯的父亲,魏文侯也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中第一个倡议变法的国君,让魏国成为战国早期第一强国。
依照惯例魏驹成为下军军佐,而其他人也依次往上升一级。上军军佐韩不信将接替魏侈的职位,而只要则成为上军军佐。但智瑶其实不肯意接受这样一个结果,他在这个时候凭借家族势力的压迫韩氏。韩不信虽然其实不肯意,但无奈智氏势力内晋国第一大势力。
加上韩不信为人比较懦弱,还有自己已经老了,他其实不想因为那也不知道能够待得了几年的下军将军之位,获咎了基本可以肯定是未来晋国执政的智瑶,所以韩不信退让了。在朝堂上他对晋定公自己年纪大了,不得够接替下军将军之位,并推举了智瑶。将当事人都如此,没有几多权力的晋定公也认可了臣子的协议,韩不信依旧连结上军军佐的职位。而原来的下军军佐智瑶,则晋升为下军将军。
赵鞅虽然不肯意,但他的病也越发加重,这让他无力阻止智瑶登上下军将军之位。而赵鞅的病,中途也时好时坏,这让赵鞅无法持久掌握大权,不得不让智瑶逐渐取代他,掌握原本属于执政的大权。而到了六月份,赵鞅最后也撑不过去了。
他的死,让晋国政局动荡,而他的继承人,更是让人感觉不成思议。接替赵鞅之位,成为赵氏宗主的人叫赵无恤。赵无恤这人,年前就不了,既非明日长子,又不是明日子或者庶长子,他的母亲更是一个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其他人的侍妾。而赵无恤这人更是其貌不扬,虽然赵鞅之前过会让赵无恤继承他的话,但没有几多人相信。
只是想不到现在居然成了真,但无论怎么样,有赵鞅的临终的托孤在,无论晋国的大夫,赵鞅的其他儿子如何看待赵无恤,赵无恤最后还是在家中老臣的扶持下,成了赵国的下军军佐,继承了赵氏宗主之位。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赵无恤刚刚继位赵氏宗主和下军军佐,此时却传来了更加让人震撼的消息,上军军佐韩不信病危
在这个消息传出没有多长时间,韩不信还派人求见晋定公,向晋定公请辞,并推举他的儿子韩驹继承韩氏的宗主,希望可以接替下军军佐之位。虽然韩不信还没有死,但从他这个转达出来的意思,也明显可以看得出韩不信的情况,韩不信的日子已经是没有多久长的了。
执政逝世,四卿中三人都是新手,而智瑶这个信任执政从政时间也长不了几多,并且也是第一次成为执政,从某种水平上而言,现在的晋国不是三个新手卿大夫,而是四个。现在唯一可以趁机灭了楚国的晋国,居然遇到这样的事情。似乎老天爷也在帮楚国,现在的晋国无论何等想在这一次傍边占廉价,但他们都不得不以稳定眼前一切局势为主。
而齐国也比晋国动作大不了那里去,一来才被夫差灭了十万人才过去三年时间,元气并没有恢复几多。二来齐国和楚国其实不接壤,最近的处所中间都隔鲁国、宋国、陈国、蔡国四个国家,齐国攻其不备后,这些领土都是飞地,早晚会被楚国收复回。所以齐国看待这事情上也并没有几多动作,仅仅是多派细作前往楚国,观察局势。
且杨子璐,面对眼下天下大乱的情况。他用了短短三天的时间,杨子璐就在会稽城集结了六千骑和四千名士兵,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汉国备战能力。
没有过多的誓师,也没有过多的准备,杨子璐准备做的就是打一场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吴军。
为此杨子璐率先率领六千骑兵解缆,度过浙江,朝姑苏城进发。而汉国的舟师大将夏尤,将率领二百艘战舰,自瓯邑解缆,将沿途的士兵载上,自海上登岸吴国。
……姑苏台……
“哈”夫差打了个哈欠,看了一眼,在下方跪着的王孙雒,懒洋洋的问道:“王孙大夫,怎么这么早来找寡人有什么事情吗?”
早?王孙雒感受着外面射进来的阳光,心中却感觉不到一点的温暖,反而布满着一种莫名的哀思,此刻王孙雒的心是寒冷的。都已经日上三竿了,还早?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