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width="778"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tr><td><DIV id=content style="fontsize:12pt;color:black;lineheight:180%;paddingleft:10;paddingright:10" align="left">第五十章纵论天下(三)
书库
“是的,就是信鸽!”巫山得意的说道:“老臣曾托人从魏国的大梁、赵之邯郸等地放回,从未失手,大王尽可放心。wWW。QuAnBen-XIaoShuo。coM”
“好!”龙锋一高兴,竟没了要走的意思,说道:“大祭师操劳辛苦,若还能坚持,你我彻夜长谈如何。”
“老臣也正有此意。”巫山说着,立即吩咐端来茶水,往火堆里添加薪柴,这才又重新坐定。
龙锋等他弄完这些,坐定之后,问道:“曾闻大祭师数次上书先王,只是这次撤离的匆忙,许多物件都未曾带出,但不知大祭师都上了那些条陈,巴虎愿闻其祥。”
见大王提及往事,巫山难免有点意兴阑珊,但又不得不答,说道:“俱已时过境迁,不提也罢。”
龙锋见说到此事,大祭师便不肯多言,心想自己虽与老国王接触的时日不多,但凭这几次交往觉得他并非迂腐守旧之人,不肯用巫山定是另有原因,不管怎样自己都应该为这个名义上的父亲担待些,于是凝视着巫山,缓缓的说道:“你以为先王不知道祭师大才么?”
“啊!难道?……”
“你以为先王不想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么?”
“那为何?……”
“是时机。”龙锋望着跳动的篝火,徐徐说道:“任何事情都要讲个时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就很难成事,先王屡次与我提及祭师也是叹息不已,你明白么?”
龙锋见他兀自错愕不明就里,轻轻的一笑,说道:“自李悝魏国变法起,天下诸侯纷纷效仿,数百年来除秦以外,又有那一个不是以失败而告终?”
见巫山瞠目望着自己,龙锋接着说道:“商鞅在秦地实施变法之所以成功,也是因其酷法严刑做依据,好在秦人民风淳朴又轻文尚武,所以他那一套才行得通。太子登位后尽管以极刑处死商鞅,但他的变法却得以保留。在民风淳朴、轻文尚武这一点,我们巴国与秦相似,但我们与其不同的是,我们以七姓立国,其中血缘姻亲相连,若强行推及变法并仿照秦国以酷法严刑为手段,势必要触及各方利益,打断骨头连着筋,伤到谁都不行,因此,先王才举棋不定。”
说到这里,龙锋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你也知道巴国的氏族多豢养私兵,牵一发、动全身,强行变法,国家不禁面临瓦解的危险,就是此时我能否和大祭师这么面对面的说话还难说得紧呐!……”
变法维新,是龙锋到这个时空以后就一直思索的一个问题,这些日子以来,他将自己脑子里关于变法的记载,以及巴国的国情现状加以综合分析,一直想找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此时说起来自然是滴水不漏,巫山大祭师听着这些话仿佛大梦初醒,藏在心底多年的疑团就这么被揭开,又觉得难以置信,迷茫的说道:“莫非先王是在保护我?……”
“若非先王认定你的才干,你又怎会短短数年间登上大祭师之位呢?”龙锋见他还在兀自发楞,于是继续说道:“先王还说,你学成归来之时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要是委以重任,于国于你都是危险的很。”
这后两句话到确实是老国王所说,巫山大祭师听到此处,不觉五内沸腾,没料到先王竟会如此维护自己周全,心里的委屈顿时烟消云散、此刻是满心感激,恨不得将自己生平所学立时就掏了出来,哪里还分辨得出此话是否先王所言,不知不觉间,涔涔的泪水已夺眶而出。激动的抽泣起来:“大王!老臣愚钝啊,这么些年一直没能理解先王用意,羞愧呐!……”
巫山大祭师说完,随即吩咐他的去取一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