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猷称是,又向赵矜礼拜。赵矜慌忙拦了。这才知道,原来是仙女姐姐假扮菩萨,帮了自己一把。三上仙也还赖在仙女姐姐那儿,顽皮搞怪。赵矜自忖:“没想到,仙女姐姐还能玩COSPLAY,又能诌那些鬼话!算了,不拆穿她,反正本草因祸得福,是件好事。这样一来,三家酋长都会听我的了!”
龙猷醒觉之后,眼前仿佛还能见到万道金光,好一阵子才散去。他记得菩萨的话语,兴奋莫名,忍不住找仇美蕈、葛姒娥诉说。两位寡妇大姐深知龙猷忠诚老实,从不说假话。她们都笃信佛教,忙都望天礼拜,感谢菩萨指点。就这样,三位酋长今天一见赵矜,那个尊重和钦慕,更与先前不同。
于是赵矜与三家酋长也都亲热起来。这一天的谈话,就十分和谐默契了。酋长们全听勇士大哥说话,没有一个有一点点异议。赵矜称赞苎玉贞的想法不错,三家酋长也就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PAGE 6-->
赵矜指出:“你们四大部族,男丁都稀少了,急需休养生息,因此必须和谈。但是现在和谈,一定给元朝看轻,今后免不得还要挨欺负。”
“勇士大哥说的极是!”苎玉贞、仇美蕈、葛姒娥、龙猷一齐赞同。
赵矜接着道:“真正的和平,还得靠战争来争取。所以,我们必须痛打元军,让朝廷明白咱们苗人始终是有力量的,不可欺人太甚!我们要挽回失败局面,重树义军威风,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干掉那飞扬跋扈的答里不花!”
听到这里,寡妇们都情绪激昂,少年人更是血脉贲张。龙猷无法宣泄自己的激情,迈开大步奔出帐外,一拳打在一株大树上,那树顿时摇晃起来,树叶纷落。
“阿弟神力!”苎玉贞赞叹。
龙猷自小磨练,现在正是少年长成之时,每日精进。今天精神振奋,那力量似乎又大增了。
赵矜颇有大哥风范,把龙猷拉回来,拍拍他的肩膀,让他坐下,赞许道:“好兄弟,你这力量,今后就用来帮助你姐姐,保境安民,不再受强敌欺负。”
<!--PAGE 7-->
“是!”龙猷点头,拳头握得咯咯响。
“那么,怎么打元军呢?”赵矜继续讲述自己的思考成果:“唯有依靠地利。我听孔雀说了灵龟坂的地理情况,觉得那地方正适合阻击。为什么要阻击呢?因为我们最终目标是要用埋伏计干掉答里不花;但如果用一般的引诱,答里不花只怕不会上当。所以,要先阻击,让答里不花觉得我们不是不花力气打,而是实在打不过他们,才要撤退。这样,我们诱敌深入,他们才不会怀疑。”
酋长们都很尚武,但都不怎么明白谋略,一时神情茫然。仇美蕈便问:“那么,诱敌深入,又要作甚?”
“痛击呀!”赵矜比划道:“要找一个最宜埋伏之地。敌人一到,就拦住前面、堵住后面,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对了,就是像战国时候,兵法家孙膑的经典战役——‘伏兵马陵道’那样!”
“伏兵马陵道?”三家酋长又面面相觑起来。都是“阿弟你知不知”、“阿姐你知不知”的那种神情。
苎玉贞也不懂什么“伏兵马陵道”,不过她大致明白这个意思,就说起来:“若说最宜埋伏之地,妹子倒想到一处,不知哥哥……勇士大哥意下如何?”
<!--PAGE 8-->
只因奚孔雀跟赵矜打得火热,一直亲热地叫哥哥,苎玉贞差点儿也想这样叫,但是大酋长可不宜像一般蛮女那样随便,想定之后就还是把赵矜叫做勇士大哥。
赵矜也就保持一份客气:“敢问大酋长,是何地点?”
“斩蟒谷一线天。”苎玉贞说出地名来。
“大酋长所言极是!”三家酋长顿时都叫起来。
旁边侍立的奚孔雀也雀跃起来,跑过来拉住赵矜,就要讲说一番那个地方的情况。忽然一想,这是酋长们开会哪,可没有自己说话的份儿!赶紧撒手,退下去了。
会议开了小半天,赵矜很顺利地跟酋长们议定了整套作战方案。众人听了赵矜出谋划策,都觉得这位勇士大哥智勇双全,不愧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的福星,不服不行。自此,赵矜俨然以“咱们苗家”的大军师自任,统率四家人马大战元军。
昔有诸葛孔明,茅庐对策,指出天下三分远景;今有赵大校草,萝帐决疑,拟定克敌安民大计。究竟哪个更加高明?
(待续本回下节)
注:
<!--PAGE 9-->
端的:“的”字在这里念作去声的“第”。“端的”这个词在古代很常用,含义主要有三种。一、详情,原因。如柳永《征部乐》:“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二、果然,确实。如施耐庵《水浒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三、到底,究竟。如吴承恩《西游记》:“端的是甚妖精,他敢这般短路!”本书本回标题中的“端的”为第一种含义。【本书颇用了些古汉话。这是因为本书的作者很坏,存心要坑害读者。别的好作者都让古人说上一口标准现代普通话,十分方便读者们理解,合情合理。写本书的这个泼皮作者,却偏偏要让古人说古话!这真是太不合理了吧,搞得读者们头大!估计这作者不是爱卖弄,就是性格扭曲,平生专爱跟读者为难。一言以蔽之——端的是个坏得很的作者!总之,本书的古代用语很难全部加以解释,读者们自便吧,穆哈哈哈……如果你看了并不头大,那么作者害你之心不能得逞,只得灰溜溜赞一声:“尊驾的是妙人!”】
<!--PAGE 10-->
蕈音“训”,蘑菇。
姒音“似”,美女。
猷音“游”,谋略、功绩之意。《诗经•小雅》:“秩秩大猷,圣人莫之。”《尚书•商书•盘庚》:“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这个字很庄重正大,适合做名字,如明朝抗倭英雄俞大猷。本回中龙猷以此为名,显然其家族是有地位、有文化的。
<!--PAGE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