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答里不花遣走使者,即传令以最快速度进军,务必赶在赛典赤再度干涉之前,剿灭义军,屠个过瘾!到时即使赛典赤大人恼恨,也已经无可奈何;而我答里不花大人自有阿术大人撑腰,皇帝是不会怪罪的。
从官们忙又交口附和:
“大人实在果断!”
“赛典赤大人不过是个文官,哪里有大人您懂得的明白?”
“从前我们汉人有个叫做韩信的名将,他就不顾朝廷所派的文官已经跟敌人讲和了,反而趁机出兵,出其不意消灭了敌人,立下大功!”
答里不花大笑:“韩信是什么人?算得了什么!我的功绩难道不如他?”
于是答里不花精选一支人马,亲自率领,全骑云南马,连夜疾进。一帮从官紧紧跟着,不仅为了讨好不花大人,也都巴望走在前面可以抢先掳掠,多搞些战利品。
<!--PAGE 6-->
这一路好追!答里不花挥军冲入苎家主寨,只见蛮子军民已然逃光,家具散乱、零星财物遗留,可见都是仓惶逃走的。因为见了赛典赤的信,答里不花怀疑赛典赤要来抢功,只怕苗人向赛典赤投降,那么自己的大功就吹了。必须赶在赛典赤之前!答里不花更加没命追赶。
赶着赶着,前头探马来报,发现义军护着寨民,正在山谷中蜿蜒撤退!内中还有红红绿绿的大批妇女。
花姑娘大大的有!答里不花大喜!当下自引千余轻骑,当先冲入山谷,疾追苗人。
将入谷时,有一名偏将禀道:“大人!这里好像就是斩蟒谷,听说很险要!小心蛮子有埋伏。”
答里不花一口啐去,骂道:“蛮子还会埋伏?!”一挺那五大三粗的身躯,傲然再道:“就算蛮子有埋伏,我怕什么?”说罢扬鞭自去了。
偏将迟疑片刻,毕竟也垂涎那红红绿绿的战利品,忙打马跟上。
前面千余轻骑急追,后面诸将赶着大队人马,忙不迭向前奔,一者接应不花大人,二者抢战利品……不料到了一个狭窄去处,只听前面喊声大作,山林里闪现出许多旌旗!
<!--PAGE 7-->
这里便是有名的“斩蟒谷一线天”,两边悬崖高峻,夹在中间是一条狭小的通道,向上望天,只见一条蓝线,故名“一线天”。仇美蕈、葛姒娥在两边崖上指挥所部,将一株株砍好的大树掀落下来,顿时堵住了入口!
后面元军大惊,诸将群龙无首,聚在一处商议,说不得,只有调遣人马,上前搬树。但那些都是原始森林的百年老树,枝繁叶茂,被推下去之后互相交缠,一时之间哪里搬运得开?
不容元军慢慢把树木搬开,山崖上梆子急响,然后就是一阵弓箭射来的刷刷声!元军人马暴露在无法展开的地形上,只能眼睁睁被射杀,惨叫不断。诸将一时无法可想,只得催军稍退。
又一番商议之后,诸将议定分兵包抄上崖。等到几股元军好不容易分头上崖时,崖上义军早已不见踪影。元军主力才又重新向前,花了许多功夫,直到次日才将道路打通。诸将派人进入一线天内查看,看到的只是一片死人死马,包括答里不花、从官们在内一千多人,被上面石头砸、弓弩射,没剩下一个活口。
<!--PAGE 8-->
见此景象,元军怎不胆寒!诸将只得令人抬了答里不花被射成刺猥一般又砸出了脑浆的尸首,安排断后,仓惶撤回大理。
中了赵矜的一系列计策,恶贯满盈的答里不花就此呜呼哀哉,赛典赤的手谕也没办法挽救,反而成了答里不花的催命符。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赛典赤是侍奉过太祖铁木真、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的五朝老臣,谨慎稳重,答里不花偏偏不爱听他的话,真是咎由自取。
这一场大战,义军大获全胜,赵矜声望如日中天,不逊于当年苎氏远祖——可不是么,答里不花之害,更甚于妖蟒!
《三国演义》写诸葛孔明初出茅庐,有诗赞道:“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如今赵兔羔儿乍出了茅草冈,就干下一番保境安民的丰功伟绩,不免也有诗赞道:“校草迷荒落天涯,惊鸿闪现苗人家。灵龟坂上阻顽敌,一线天下射不花。”
(待续第二十六回:公爵自利买人心,富商高价卖翻译)
<!--PAGE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