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传烽录-空明传烽录前传 昔我往矣 七十三回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空明传烽录前传 昔我往矣 七十三回(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觉华岛上本有居民自从那一战之后大多被杀幸存的也就在袁崇焕安排之下6续迁回6地于是觉华岛就成了一个纯粹的军事基地眼下驻有三个营的水军船不满百只负责的军官是都司佥书陈兆兰、诸葛佐。按照明代的军事体制都司佥书比总兵官低了不止一级因此陈兆兰、诸葛佐两人见桓震的时候都要遵守下见上的礼节。

桓震也不去同他们玩甚么虚规规矩矩地受礼回礼分主次坐下便问道:“二位将军不知觉华岛上哪里可供建设炮厂?”他这句话等于是替坐在一旁的孙元化问的那才是真正的专家。

陈兆兰想了一想摊开地图指给桓震看一面道:“觉华岛有一主岛和三小岛岛呈龙形岛北三面临海地势平坦兼且靠近靺鞨港是粮城的所在。”手指向西南移去指着一处道:“此处名龙宫寺原是宋朝就有了的自从上次遭兵寺里僧人也都内迁现下是一座空寺。”

桓震看看地图问孙元化道:“初阳先生以为如何?”【——孙元化眼下还没实际职务只是在桓震军前赞画因此桓震称他的字初阳。而孙元化年纪大过桓震许多是以加先生二字。】孙元化却说要看过实地方知当下由陈兆兰带着一起到龙宫寺去。看过寺址甚是满意便将火器局的地址定在了这里好在房屋就地皆有只要略微修缮就可使用。

桓震安顿好了便去同陈兆兰商议以水师运输炭铁的事情。据孙元化说以煤炼出的铁脆不能用于造炮不如白炭炼铁质量优良。桓震推想那可能是因为煤中含硫的缘故然而他不懂得炼铁也没法证实只能同时买一些煤来想要试验一番。炭和铁都要从关内购买孙元化不放心旁人定要亲自同去桓震便也由他自己留下与带来的工匠商议造炉。这二百人中大多是铁匠专业的炮匠不过几十名。桓震将他们分班排次一个熟练炮匠要带领几名铁匠工作。

基础设施的建设花去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因为当时已经年底土地结冻施工很是困难须要用铁镐猛力刨开方可。这一个月间桓震一面监督工程进展一面整日泡在炮匠们中间谈天渐渐对明末的火炮技术有了颇为详细的认知。好在以前听孙元化也说过不少一月成课程读下来虽说要他自己去造那是比较难可是做个监工已经没有问题了。觉华岛的靺鞨港并非一个不冻港眼看天气愈来愈冷就在海面将要封冻之际孙元化终于抢先赶了回来。

万事俱备桓震便奏报王之臣请他下令开炉。于是天启七年十二月初十日这天觉华岛火器局由桓震一手创立。

辽东军中对火炮需求量很是庞大宁锦战后损毁的大炮亟需补充因此桓震不等过年下令即刻开工。按照炮匠所言当时红夷炮射度不快炮管无法承受持续射击隔一段时间就需休息以冷却故每个时辰平均只可射十六每天通常不过一百且铁炮在射击约六百铜炮约一千后就已不太堪用。【——此处数据来自:沈演《止止斋集》卷33至于究竟为何每个时辰可射16而每天最大限额却是1oo16×12=1oo可能有什么物理上的解释我实在不明白。】更有时候因为使用过度而出现炸膛事故炮手死伤也是寻常。对于后金军队擅于快运动的步骑兵而言红夷炮实在没有多大用处其价值只能体现在城池攻防战上面。

桓震自了解到这一点就敏锐地觉察到袁崇焕所以确定了以守为主的政策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对红夷炮的过度信赖。虽说他并不清楚后金以后是如何获取制炮技术的但到了那个时候明军赖以守成的优势也要渐渐消失那是无可置疑的。而明军的轻火器对付后金的强弓利箭又并不十分占便宜看来进行火器技术的改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

{公子易要我转告一下:他准备提前几天回来明天开始就是他自己来更新了我也在此说声再见^_^}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