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导师:掌握任何一系魔法的宗师级法术,并掌握所有五种元素系的中级法术。
大魔导师:掌握任何一系魔法的宗师级法术,并掌握所有五种元素系的高级法术。
贤者:掌握至少一种禁咒,并掌握所有五种元素系的大师级法术。
大贤者:掌握至少一种禁咒,并掌握所有五种元素系的宗师级法术。
由于元素系魔法的相克特性,要同时掌握不同元素系的魔法具有相当难度。因此,缺乏天赋的人穷极一生只能达到魔导士的境界。同样的,各元素系的复合魔法也只有达到魔导士级别以上的法师才有能力使用。
召唤法术都属于宗师级的,是魔导师以上法师的专利。
至于控制气候这类的巨型魔法,恐怕也只有贤者们才有能力使用,却是能在战争时期改变战局的。
高级以下的魔法师通常只能使用攻击、防御、辅助和恢复这些简单法术。因此这三个级别的法师可以说遍地都是,并不会受到人们的特别尊重。
至于在法师系里的神职人员,那只是他们在所属的宗教中的职务,并不能代表其魔法能力。真正代表一位法师能力的,还是以经过魔法师工会核定的魔晶做出的测试结果为准。不过神职人员通常是不被教会准许参加魔法鉴定的,他们有自己的内部鉴定程序。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通过一个人的神职还是可以判断其大体上的能力。由于神职的授予有诸多参照因素,比如其对宗教的贡献、对神的信仰和热爱的程度、阿谀奉承的能力(好像有点刻薄,但事实就是如此)等等。因此,以下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参照关系。
僧侣:通常级别为光明系初级至高级魔法师。
牧师:相当于光明系中至高级魔法师。
神父:相当于光明系魔导士或魔导师。
主教或司祭(不同宗教的相类似级别的称呼):相当于光明系魔导师或大魔导师。
大主教或大司祭:相当于光明系大魔导师,个别达到贤者。
或许大家会问,为什么神职人员的没有大贤者?事实上,不要说大贤者,连贤者也是难得一见的。要知道,掌握魔法的能力只是成为贤者的一个表象。究其根本,成为贤者的最重要条件是博识、睿智、精深而不古板。而这些恰恰是神职人员所缺乏的,想想一下,终生为一种狭隘的宗教所困,又如何能够达到贤者的境界。虽然他们也能拥有光明系的禁咒,也能掌握一定程度的元素系法术,但从大魔导师到贤者是需要一个质的飞跃的。而且,除了在僧侣阶段会出外修行试炼外,其他相对高级的神职人员普遍都是长期困守于神殿或教堂,从此闭门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