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丹经道决 符箓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丹经道决 符箓(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称。wwW。QUanbEn-xIAoShUo。cOm符指书写于黄色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道教声称,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IR4QJ3T27_5geGNn

符箓术导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j,mT88的BIeB^RLZVk

“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又记:OB的49PKhR2Fn,Y\rF

费长房向卖药翁学道,卖药翁“为作一符,曰:n的W5mIpHI0[YTnG

‘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⑴近代考古发掘中,又曾多次在东汉墓葬中发现符箓。如西北大学历史系藏一陶瓶,上有:“初平元年,地下小墓岁月……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等语,文末即附有符箓。又如《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收一铅券,上有文曰:“元嘉元年十月十一日OO袁孝刘冢,如律令。”文后也附符。⑵其他未记年代的东汉符箓,在洛阳、定州、高邮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均有发现。证明符箓的出现不会晚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时在道教创立之前。Vs,S0anFPn`eds]q

早期道教承袭此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就是以造作符书和以符水为人治病来吸引信徒创建组织的。此后符箓术一直是天师道、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东晋中期出现的上清派虽主存思,亦兼符箓;灵宝派更以符箓术为主。唐末宋初,天师道和上清、灵宝派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箓”。南宋金元之际,更在“三山符箓”基础上,分衍出神霄、清微等众多符箓派。可以说,宋元以前,符箓道法是道教的主流。金元之际,全真道内丹兴起,但擅长符箓之正一道仍在南方与之鼎足而立。直至明清,重符箓的正一道和主内丹的全真道一直分统着道教。符箓术之发展史实与道教的历史相始终。JW5m7Kq14[FgarB

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造作了众多的符书,历代《道藏》皆在“三洞”部中分出“神符”一类加以收载,其他道法书亦兼载很多符箓。《三天玉堂**》《上清灵宝**》《道法会元》等,是符箓咒术的大丛书。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RP,r,,的WTH。kmo

,如:2khW`opPBDWj的D12\

作者在造作这些字时,或许曾赋予它们以某种意义,但现已难于知晓。观其组合诡秘,难于认识,无非是让人产生神秘感而崇信其术而已。Qa_a]KsJVKSLnWrkI

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主要见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其卷五称“真文”,卷九称“天文”,卷十称“灵文”,每个云篆之下或旁皆注楷字。如卷五“东方真文”有:\_h_,U07QN1mYZNga

卷九“禹余天玉律天文一百六十一字”有:TX3OQTiTdQ,l的5^ht

《道法会元》卷七十三至七十四所载之“天书雷篆”亦属此类。《三洞神符记-太上敷落五篇》亦为云篆,但形体更为复杂。ipKmerd5iXQQSFe

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bL17BdQi1iRXYsI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