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室志》
《玄怪录》
《异梦录》
《游仙窟》
《酉阳杂俎》
《酉阳杂俎续集》
《枕中记》
《周泰行记》
……
宋代的鬼怪故事主要有:
《太平广记》
《稽神录》
《江淮异人录》
《乘异记》
《括异志》
《洛中纪异》
《幕府燕闲录》
《睽车志》
《夷坚志》
《唐太宗入冥记》
金元时期的鬼怪作品有:
《潮海新闻夷坚续志》
《诚斋杂记》
《续夷坚志》
《子不语》
……
明代神魔小说等作品盛行,主要有:
《汴京勼异记》
《封神传》
《后西游记》
《剪灯新语》
《剪灯余话》
《三宝太监西洋记》
《涉异志》
《四游记》
《松窗梦话》
《西游补》
《西游记》
《续西游记》
《庚巳编》
《语林》
……
清代鬼怪小说则主要有:
《池上草堂笔记》
《遁窟谰言》
《耳食录》
《耳邮》
《后聊斋志》
《蕉轩摭录》
《客窗偶笔》
《聊斋志异》
《里乘》
《**内外琐言》
《觅灯因话》
《平妖记》
《三异笔谈》
《淞滨琐话》
《淞隐漫录》
《挑灯新录》
《闻见异辞》
《昔柳摭谈》
《洗愁集》
《谐铎》
《新齐谐》
《夜谭随录》
《夜雨秋灯录》
《翼驹稗编》
《蟫史》
《印雪轩随笔》
《萤窗异草》
《影谈》
《右合仙馆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五种》
……
综而观之,鬼书汗牛充栋、不可胜数。这除了有一定的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及上层建筑诸因素的相互影响之外,相当重要的原因恐怕是鬼怪有其独特的诱惑力和鉴赏价值。
其一,鬼怪满足了人的求新好奇的心理。人的心理本能是好奇心强,这是人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鬼书则恰好能起到满足人的好奇心的作用。鬼书一般采用纪异、志怪、梦幻、想象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故事比较生动、曲折,富有感染力。以鬼为题材的文艺作品符合了文艺创作求新求异的发展规律,也就相互得以促进。
其二,鬼怪便于寄托归属作者的情思。在封建统治者的**统治下,大兴文字狱。人们很难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于是人们采用非人间的形式隐晦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抗争手段。因此上在繁多的鬼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谴责贪官污吏的、讥讽人情冷暖的、嘲笑世风淡薄的等等。
其三,鬼怪作品是人和社会的一面镜子。作者把人和社会的本质对象化在鬼怪之中,使人们在这些作品中能够观照自身,也观照到人间社会。瓮山逸士在给《斩鬼传》作的序中,就直白地写道:“若夫人而鬼矣,未鬼而为鬼,则不尽心人道,日趋鬼途,已非人类,焉得与安分化人之真鬼比?是必斩绝此等。”
可见,归属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而得到作者的青睐,一些有见识的作者也充分运用这些价值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
对于中华的鬼文化来讲,其内容包罗万象,鬼的起源、社会属性、鬼书的大行其道只不过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此外还涉及到大量其他的内容,诸如:鬼的分门别类、鬼的奇形怪貌、鬼的品行才情、鬼的居处所在、鬼的体制官阶等等;在此我们就不做更多的阐述了,毕竟我们应该反对迷信、崇尚科学,介绍前述的这些内容也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鬼怪的本质,并合理地有所取舍地阅读鬼书。
这篇对中华鬼文化的简单阐述完全是从学术角度对一些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其中特别是有关鬼书的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具体地说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地推动了中国小说的发展,值得我们的关注。(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