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田孝朝:实战剑法之创始者。wWW、QUanbEn-xIAoShUo、cOM
常陆小田城之城主,代代仕北条家。
自源平时代以来的战场上,概以弓箭、薙刀、枪矛、棍棒等为主要的武器,然而当它们被打落或打折之後,就必须以腰挂的大刀或小刀来厮杀,况且自进入室町期以来,战法渐成为密集战法,这些枪棒等的长武器,反成为累赘,并更有伤及已方战友的危险,因此孝朝据此实战的理论与经验,创出大刀实战的技法,开创小田流,其子孙相延数代,俱为杰出的剑客。
二、念阿弥慈恩:为求报父仇,得异人传授剑法。
五岁时,父亲被友人所杀,得乳母将其救出逃离,七岁时乳母将其送至相州藤泽的游行寺,得游行上人收为弟子,僧名为念阿弥。
一心想为父报仇的他,遂执着於兵法剑术的修行,十岁时上京至郊外的鞍马寺,一心想效法源义经的故事,期得异人传授剑法妙技,十六岁至镰仓寿福寺,得荣裕僧传授秘传剑法,十八岁再至九州筑迤的安乐寺,於若修中终得剑之奥义,此後,阿弥又更以行脚僧的姿态巡游全国,探访名人,作剑法的修行,后来终於返抵故乡——奥州的相马,元服并易名相马四郎义元,找到了杀父仇人,并使其授首后,续守丧三年,将家督让弟继承,并再度身入禅门,改名慈恩,继续其流浪诸国的剑术修行,是为念流之祖。
三、中长秀:文武两道之达人。
所谓的剑法,并非始自室町期所发明者,自古即有神道流、京八流、鞍马流等等,而中流也为古流的门派之一。
中长秀为第四代的传人,杰出的剑技获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所赏识,遂聘为将军家之剑术师范,使中流广传後世,後长秀历任守护等数重职。
四、饭筱长威斋家直:日本剑道之祖。
年青时曾仕足利第八代将军——义政,因故辞官,返乡後遁世隐居,在从事神佛道之修行之外,更对刀剑、枪矛、薙刀等之武技,日夜不断地加以锻炼,然至年逾六旬乃苦无心得,遂至香取神宫境内,梅山不动所,日以继夜苦研剑理,并以树木为打击的对象,如此达三年,终得剑之奥义,开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一四八八年逝世,享年一○二岁。因有如松本备前守、塚原土佐守、上泉伊势守、师冈一羽斋等,被後世认为剑圣格的人物,皆从其传,故被尊称为日本剑道之祖。
五、爱洲移香斋:参笼廿一日,睹蜘蛛之变幻而得悟剑之极意。
年青的时候,适生长在「广仁之乱」的时代,为了在这乱世中生存,对於刀枪之术,痛下决心来研练乃属天经地义的事。
对於其出身有数种的说法,其生涯也多属谜一般地,不为人们所知,但却由於其所创的阴流,有像上泉伊势守信纲般的天才剑客去继承,所以连带使其声名也大扬。
六、松本备前守尚胜:十文字枪的创始者。
由饭筱长威斋学得剑法之极意,再融和其实战的经验,除发明十文字枪之外,还有阵镰、片镰、万字兼、草刈镰、兵杖等等的技法,就是塚原卜传着名的秘刀「一之太刀」,其实也为其所发明的。追寻足利中期诸剑流之根,皆多出诸中、饭筱、松本等之三流,故後人多把他们称为三流祖。
尚胜一生出战场廿三次,取敌首级达百以上,然而却於「高间原之役」,在有如修罗般的奋战中,为棋枪所刺而壮烈阵亡,时年五十七岁。
七、扖口高重:以无构型胜敌。
马庭念流在剑道史上,也占有很大的地位。扖口家首代为木曾义仲的四天王之一,以武勇绝伦著称的兼光,其子兼重,从念阿弥慈恩习念流,至上州马庭,故被世称为马庭念流。门徒中,有官家子弟,也有老百姓,最盛时期,其数逾万。
所谓念流的「无构型」者,把剑尖斜垂右下方,上体前倾,前足十分地踏出,让头部的门户大开,如此对方必向面部攻来,这时候,待敌剑攻进约六分的刹那间,把头後仰,前脚後引,让对方剑尖落空,而我以换成上段劈下,所以念流之剑,绝不由我方采主动,所以它可以称之为「非杀人之剑」,只有在对方斩来的时候,才迎变而斩之。此外,以剑挥斩矢箭之技,谓「矢留之剑」也非常有名。
念流三世兼定,四世高重俱为名人。现仍留存於马庭的道场「侠士馆」,为群马县的指定史迹。
八、塚原卜传高干:把薙刀的名手原长门一刀两断。
一生出战场卅七次,真剑比武十九次,斩敌有名武将首级廿馀名,实斩敌人达二百廿二名,仅受箭伤六处之外,从未受任何刀剑之伤。其最为有名的决斗为接受当时被一般认定为有如剑圣的原的长薙刀,在裁判的一声「开始」令下,两人同时跃进,但占得先机卜传,仅一刀即把长门当头劈毙。虽然如此,卜传绝非是个嗜杀生性之人,关於这一点,倒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轶话,即,有一次在渡船中,有一武者向其挑战,渠应谓:「那麽到前边小岛上去比划看看」,船至岸边,武者率先一跃上岸,而卜传却以棹杆将船撑开离去,而将暴跳如雷的武者留在岛上,这概因卜传不愿妄用杀戒之故。
足利将军义晴、义辉、义昭等,慕其名,召出以宾客礼待,并从其习剑。一代霸主,甲州的武田信玄也曾召聘其为武田家之诸将领教授剑法,其中最为杰出者为山本勘助晴幸。
後来,卜传再巡历诸国作武者之修行,其行列含弟子、随从等多达百馀人之众,浩浩荡荡,有如大名、结城正胜、佐野天德寺、佐野裕愿寺等,而其中独获其传授「一之太刀」秘传者为北昌具教。
九、山本勘助晴幸:就算是剑客也是一流的名手。
独眼跛脚,一代名将武田信玄,依为左右手的军师,有「夺城掠地的名人」之称号。
三河国人氏,先从铃木日向守学铃木流军学与京流剑法,後来入仕武田家,又从被信玄聘来的塚原卜传学新当流。勘助在未被信玄录用之前,身为落魄浪人,却是满怀大志,当流浪至骏府,今川义元不识其才而不予录用,遂又流浪至甲斐时,方为信玄所录用,时年已五十一,为了报答知遇之恩,穷其馀生为主公信玄鞠躬尽瘁,一五六一年九月十日於川中岛之役时阵亡,时年六十二。
十、塚原彦四郎:不拨刀而得剑之极意。
塚原卜传有子三人,剑技皆在伯仲之间,卜传为了决定该由谁来继承其真传,而做了一次试验。有一天,卜传在蚊帐上搁一小木箱,而人在帐内分别喊三子入。首喊长子彦四郎,彦四郎因心境非常平静地进来,所以周遭的光景也皆可一览无遗,自然也就能够发现帐上的木箱,遂很平静地取下它後,才掀帐入内。次喊次男的彦五郎,慌慌张张进来的他,刚一掀帐,木箱遂直掉了下来,好个彦五郎,将身一移,乾净俐落地把它给接住。最後轮喊三男的彦六,随随便便进来的他,同样在掀帐的同时,木箱直往他头上掉,刹那「嘿」地一声,随着裂帛似的气合,他的腰刀闪电般地一挥,当堂把木箱劈成两半於空中,考验的结果,卜传把他的真传授予长男的彦四郎。他说:三男的快剑,虽让人看来是够精妙华丽,然而对方只是个箱子,如果它是人的话,而且又是个高强的剑客的话,你早就被对方一刀斩杀了,次男同样也为自己身手的不凡而充满了自信,因此也失去了冷静的心境,而彦四郎虽同样拥有高强的身手,却能够冷静地观察周遭的景况,而事先去避开危险,越是能够不拨剑的武道,才是真正高次元的武道。然而彦四郎虽得乃父之真传,但秘刀的「一之太刀」,由於只能单传,且早已传予伊势的国司——北昌具教,所以彦四郎终於没能得「一之太刀」的秘技。
十一、扖口又七郎:以木刀劈裂岩石的气魄。
被後世称为马庭念流中兴之祖的,即是这位八世的定次。
当时在高崎城下,另有一位当剑术指南的天道流名人——村上天流,因为在「一山难容两虎」的情况下,两派的门人时有争执摩擦,以致最後演变到村上与口非一决雌雄不可的局面。
地点在乌川河畔,於青竹作成的围垣内,由高崎城主派军警监视与警固之下举行,两人以木刀对峙良久,旗鼓相当的两人,彼此皆找不出任何可乘之隙,两人遂像根生於大地般一动也不动地相对峙着,变成了一场精神力的持久战,弄得两人汗下如雨,面无血色,最後随着又七郎出自丹田的一声烈喊,闪电般的上段向村上的头上劈落,而村上虽能及时地举剑把它架住,但却抵受不了其雷霆万钧之势而被劈倒。
又七郎在这一场决斗之前,到平生最为信仰的山名八幡宫,斋戒沐浴三昼夜,祈念「但愿能以此木刀,将念流之武名传扬天下」。满愿之日,立於神前的大石前,以手中之枇杷木刀向其劈落,大石果然应声裂为两半。现在此块大石,跟那把三尺五寸半长的枇杷木刀,俱在山名八幡宫,供後人凭吊。
十二、爱洲小七郎:威名远播至明国。
小七郎为移香斋晚年所得之子。
相传於一五六一年,是为爱洲小七郎所创「猿飞阴流」的目录,此目录後来原原本本地登载於茅元仪所撰的「武备志」中,遂使小七郎之名远播於明国。
十三、上泉伊势守信纲:以徒手夺下柳生宗严之手中刀。
其家系源自藤原氏,後辗转至上泉为一城之主,臣事关东管领上杉家,至其父之时代,上杉为小田原的北条氏所灭,上杉之手下名将长野业政据守箕轮城,继续与北条氏康、武田信玄等世敌周旋抗衡达八年,而上泉信纲即为业政之手下,屡建奇功,崭露头角,被业政封为「上野国一支枪」。一五六三年业政病故,信玄之二万大军立即包围箕轮城,信玄因惜信纲之才,遂派说客劝降,信纲也为救全城的生灵免於涂炭,遂允其条件,但藉口欲作武者之修行,而婉拒入仕武田家,武田允其求,但却不允许信纲再仕他家,信纲遂携同其子秀胤、弟子疋田文五郎、神後伊豆守等,周游诸国作武者之修行。至京城,将军义辉亲睹其兵法深为所动,欲以高禄召其出仕,信纲仍持礼婉辞,并代推举,以其弟子神後伊豆守为将军家的指南役,後来却为正亲町天皇封赐「从四位下」的官位,召入殿献示剑技,此为剑法史上最初之天览,对手为号称九州第一的丸目藏人佐。信纲持袋竹刀,接连三次,信纲皆仅以一刀即把丸目击败,丸目随求入其门为徒。
後来信纲又巡游至和州,号称近畿,恳求与其比武,信纲令弟子疋田文五郎与其对立,结果宗严仍非文五郎之敌,大骇失色的宗严,更恳望信纲给予指教,信纲遂与其对立,并以徒手夺下其刀,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宗严,更恳留信纲一行长驻於此授剑,如此修行三年,宗严终获得其真传。
在这战国的乱世,剑法至为兴隆的时代,天下到处充斥着武艺高强的剑客,而信纲却以更上乘的武技技压群雄,故推崇为当世的剑圣。
十四、宝藏院胤荣:观水中之映月而悟得枪术之精仪。
兴福寺之塔中宝藏院院主,在武道史上,以僧人身份获得最高武名的,就是慈恩和胤荣二人。
在此前各流各派的武术,概包含剑术与枪术在内,并没有独立以枪术为名的流派。
胤荣自幼即好武,四处觅求名师,据传,其曾事师者逾四十位之数,其中包括慈恩的念流、神道流、上泉伊势守、成田大膳大夫、穴泽盛秀等等的名人,後来更深研枪术,有一夜於池旁,睹池中之月,得灵感而发明了镰枪,并创立了宝藏院流的枪术。
至晚年,彼认为身为僧侣,却授习此杀人之技的不当,遂决心舍弃武技,令高徒将所有武器搬出寺外,并严禁门人习武,而以读经送其馀生。然而宝藏院流之枪术,却已名扬天下,并且绵延至今近四百年,仍不见稍衰。
十五、奥平休贺斋:得德川家康授御朱印。
三河国人氏,在上泉信纲的门弟中,有「东国第一」之称的高手,弟游诸国武者修行後,归居故乡,其剑名已广扬,国王御守役。
十六、富田势源:善使小刀的名手。
富田家代代仕於越前朝仓家,其祖父从大挢勘解由左卫门学中流。势源为出游诸国作武者之修行,将家督让予其弟景政,把姓氏改为户田,流名也遂成为户田流。
他善使仅尺馀长之短刀,曾与名剑審比武,对方虽以三尺真剑相向,但他仍以尺馀木刀与敌,并仅以一刀即获胜利,然而非常奇怪,也非常讽刺似地,其徒弟的长刀而提名。
十七、师冈一羽常成:塚原卜传高徒之一。
其先代为源氏支流,土岐氏四天王之一。一羽幼从其父学饭筱的神道流,後再入卜传之门得奥义。一五○九年主家战败,遂逃亡至信夫郡而得罹癞病,三年後皆因生性恬淡故,虽身为有名的剑客,却没有留下足堪留传的事迹。
十八、柳生石斋宗严:柳生新阴流之祖,对家康以徒手夺刀获胜。
柳生一族据传为菅原道真之後,代代管领大和国柳生庄而以柳生为姓。
宗严自幼即喜弄刀舞枪,最初从神取新十郎学新当流,再从户田一刀斋学一刀流达极意,後来更从上泉信纲习得新阴流之奥义,曾分别获足利义昭将军和织田信长之徵召,廿多年後的一五九四年,宗严六十岁时,被德川家康召至京都,与其比武,宗严以徒手夺下家康的手中刀而获胜,家康令任指南役,然而宗严以年老为由辞退,而推荐当时廿四岁的五男宗矩以代替。一六○○年关原大战时,宗矩受家康命急返柳生庄,合同其父石舟斋袭击西军石田三成之後方而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