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东方经常使用到“气”这个字,例如在“浩然之气的气”“天地正气的气”“气概”“气馁”等的日常用语中经常使用到。
这个字所具有的意义相当深远,例如对社会大众而言,一个人如果丧失活下去的气力,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这已经是社会共同的认知了。因此,“气”可说是生命力的泉源,也是大自然发生的根源。
<!--PAGE 5-->
古代东方的学者曾经说过:“人类呼吸的气息,转变成为生命力。”以及“气内在于生命体,也内在于自然界的万物,活泼泼地存在着,贯通主纲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生命原理。”这些都是在强调“气”的重要性。
开祖盛平说过,“气为万物的根本”,“并非以力导引,而是以气导引”,这些话都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气”不能仅以头脑来理解,以东方的“行”来体悟才是第一要务。
开祖主张:“合气道的修炼以气的掌握为起点。”因而强调透过合气道的动作来修炼,每天的技法锻炼就是行法的第一步骤。是故,持续技法的正确修炼,以人类重心所在脐下丹田作为身心的中心点,在身体内体现小宇宙,亦即体现自然的极致。到此程度,就能达到“气充盈满溢”的状态,并能自在地操纵一切。
作为一个人,应该努力获得心的活力,合气道必须依靠勤练,以脐下丹田为中心透过两手刀,努力无止尽地发出充盈满溢的气之力,来体会合气道技法的真谛。
【呼吸力】
简单的解释,呼吸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到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的活动,这是对生理相当重要的条件。
合气道的呼吸除了包括生理性的呼吸之外,同时还与前项所述的气合为一体。
**的呼吸与气的呼吸形成一体才能发挥出“无限的呼吸力”。无限地将呼吸力施展出来,与宇宙的生命体体合而为一就是合气道的特征,此际,既未输入力量,也未使出力量。
合气道的呼吸力,是由身体的各个部位一面呼吸能量形成巨大的气流,一面从指尖、脚尖到眼睛产生了和合气道圆形身法一致的螺旋状圆周运动,并在此同时发散出力量融入于对手。如果硬输入力量或使出力量,该力量就会停滞在身体某部位,对外界因而失去该有的力道。如果能够自在地发挥出呼吸力,全身必然会柔软,而且相当地稳定。
一个原本能够抬起400kg重量的人,由于不知道如何使力,以至于力量均停滞在身体的内部,因此只能抬起4kg程度如小孩一般的力量而已。
所谓的呼吸力,意指从自己的重心,亦即从脐下丹田的部位,发挥出气、心、体一致的力道,经由合气道的训练而流洩出综合性的力量。让身体各部集中的呼吸力发出最大功能的是手臂和手掌,尤其当以手刀状使用时。
【身心合一】
不管做任何事,一旦心与身未能一致时,就能无法发挥出量大的力量。古人曾说:“心不在此处,如何看也是看不见。”这的确是肺腑之言。
合气道技法之锻炼是为了能随时随地发挥最大伟大的力量出来,并能自得体现身心的统一为目的。如果在平日的锻炼当中可以达到此一境界,就可谓已经体得合气道的极意了。
<!--PAGE 6-->
由于突然失火,老婆婆独自一人扛出惊人的重物,这样的例子相信各位时有耳闻,该行为的好坏暂置一旁不论,但由此可以证明心与**一致时所发挥出来的力量何其伟大。可是处于非常状况下一时的力道,对于日常生活并无助益。为了能让此种统一力充分发挥出来,除了透过合气道来锻炼身心之外别无他法。
不要仅以头脑来思考身心一体、合一的境界,必须正确地锻炼人类的整体机能才能实现。
【综合的锻炼步骤】
采纳日本武术的传统活用于锻炼法中的合气道,其练习法与其他的武道相较,可以归纳出若干明显的特征。
以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合气道的锻炼法:
将合气道的技法分成“坐技”“侧身半立技”“立技”“与琥器相关的技法”并从这些层面来探讨,变化相当丰富,而且相当的兴趣盎然。
在解说个别的合气道技法之前,先以如下四个步骤详细说明。
【坐技】
坐技的第一要义是,必须练习到即使维持坐姿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合气道的技法。坐技是合气道技法最重要的基本锻炼程序。
首先是心态问题。封建时代,处于核心地位的武士之日常生活中,正坐的场合占很重的比例,无论晨主君的面前,或是在家人的面前,正坐是严格的生活规范,必须加以遵守的戒律习惯。武士的生活可说是以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正坐为起点。因此对武士而言,其最重视的武术与正坐有密切的关联反而是理所当然的事。无懈可击的正坐可说是武士应有的精神。
因此,将正坐纳入锻炼过程的合气道坐技,就成为相当重要的基本技法。
第二是重心位置、呼吸力的施展方式以及移转身体时的平衡等,均藉由此一锻炼法来建立基础。严格地反覆练习坐技的动作,脚尖、脚踝、膝盖以及腰部四点必须一致地有效运作。同时,要培养在任何场合都能够泰然处之的稳定感,才能无限地发挥出正确的呼吸力。这些都是合气道技法的基本步骤。
总之,步技充分含有“立技”的变化姿势,可是其目的在于培养能够克服纵横变化的姿势,对于没有“卧技”锻炼法的合气道而言,是锻炼腿腰部非常重要的方法。
【侧身半立技】
对应坐姿姿势的人,以站立的姿势灵活的攻击,未充分锻炼过的人很容易被站立者的敏捷动作压倒。
为了让前述的坐技之训练更加完美,产生一种对方采取侧身半立的姿势可自由攻击的技法来加以练习。
关于侧身半立技的名称,有人提出“半立技”的看法,但是我们坚持采用“侧身半立技”的理由如下:
合气道技法是对应采半身姿势的对方加以崩解的原理,与自己为半身姿势而对手以站立姿势攻击的情势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能遵守原则,就无法突破这个情势差异而将对手击倒。为了能将这层涵义包含在内,因此仍旧采用“侧身半立技”。
<!--PAGE 7-->
此处包含立技的技法变化,这个动作的要点在于,从正确的膝行变化而移动。
【立技】
立技是合气道技法的中心。如前所述,透过坐技、侧身半立技彻底锻炼腿部、腰部之后的进阶技法。稳定、繁复的律动,可说是合气道技法的精华所在。
据称创始者植芝盛平所修习的大东流柔术,其技法共有2664种之多,另外,创始者又将神阴流柔主、相生流柔术等众多流派的密技加以改良,因而流传下来。所以说技法的数量相当繁移,期望日后在技法的开发上依然有无限的可能性。
与其他技法相同,立技是为了对应对手的打击、突击、绞技等所有的攻击,结合攻防的密术而成。经由日复一日的反覆练习,训练出随时能够对应问题而不会被动摇的姿势。
加上这种动作不仅一对一的场合可以使用,在多人对一人的场合也能够凭着复杂多变的变化技法对应自如。请依靠立技去感受合气道的神奇吧!
【与武器相关的技法】
与武器相关的锻炼法,主要分为对方以剑、杖、长矛、短剑等武器攻击时,以徒的予以崩解;或者使用武器加以崩解;或者以武器崩解徒的物对方等三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与自己所使用的武器合为一体,动作始终统一。
可是,合气道是以体术为出发点,所以应先锻炼坐技、立技等基础体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行,不可出于好奇好玩的心态而轻易以武器对阵,这点被视为禁忌。
开祖对于技法的锻炼,严格训诫练习者在基本体技未臻成熟之前就加以练习,因为合气道的动作与十八般武艺等一切的基本技法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只需好好学会基本体技,相信对于剑、杖、长矛等一切武器也将能轻易地掌握。
【级别】
合气道的级别分为段与段前级两部分。段位最高为十段。但是,一般九段与十段只授予对合气道有特殊重大贡献的人。一般来说,八段已被认为是最高的了。段前级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美式六级,一种是日式五级。日式只有黑白两种腰带。段前级五级最低,一级最高,但统一系白色腰带,在腰带颜色上没有分别。初段以上系黑色腰带。美式初段以上系黑带,但段前级则以不同的色带分别,六级最低,一级最高。一般来说,六级为白带,五级为黄带,四级为橙带,三级为绿带,二级为蓝带,一级为褐带。
对于级别的认证,各个流派均自己进行考试,自己发证书。流派之间的段位和段前级彼此都不兼容。也就是说,流派之间对他流段位级别是彼此不承认的。一般练习某个流派,级别以自己流派考试为准,以自己流派的证书为准。
但各流派对学员的考试认证的原则是差不太多的。一般来说,视学员对合气道技术掌握程度的不同、对合气道知识理念的了解程度不同、对合气道的贡献不同而定高低。还有,合气道升级升段考试还要依据一项重要的条件,即是练习者的练习时间。一般来说,合气道考试,对练习时间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
<!--PAG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