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古琴古音乐篇 古筝演奏技法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古琴古音乐篇 古筝演奏技法(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弹筝的姿势:

弹筝者本身要平稳,肩膀以下各部位放松;筝与弹筝者距离约二个拳头远;弹筝者的心口正对古筝第1~3雁柱处。WWw!QUAbEn-XIAoShUo!cOM

运指的原则:

放松:身心放松,才能使手指自然运力。

均匀:各指力道要均匀,如摇指、捻指、轮指、琶音等。

稳定:触弦与手部移动必须平稳。所以手与弦的距离要适中。

灵活:手指是否灵活则表现在琶音上,左手的和弦以及正反琶音的熟练都是很重要的。

学习的要领:

指法的学习必须从练习曲的反复操练,才能学得扎实。

学习指法除了练习曲的操练外,必须应用在曲子中才算学习完成。

弹筝时最忌手腕僵硬。必须把重量放在指尖,指头自然弯曲保持弯度,手肘放自然。

如何弹好一首曲子?首先必须熟练曲中的乐句与指法;再由欣赏名师的演奏来提升技法与改进缺点;最后进而去体会曲子的情境,以自己的感觉诠释曲子,才能弹出好的演奏来。

当弹筝时能达到浑然忘我,忘记自己在弹筝,只觉得自己在筝的旋律中游走,这才算是真正体会到弹筝的乐趣。

右手技法

传统演奏方法要求右手拨弦的手形是‘名指扎桩四指悬‘,扎桩即无名指固扎在前岳山内外,跟着四指的拨弦而移动。有人比做倒垂的花朵,也有人比**爪形。在演奏中一般大指与中指保持五个弦距的宽度,手掌的位置应以保持大指与中指拨弦重心的平衡,掌心在从大指弦距数起的第二、第三弦距之间,手不要过于垂直,以略偏向右侧为宜。

扎桩起着支撑的协助其他四指拨弦的作用。某些‘四指悬‘的拨弦指法中仍需用无名指的扎桩,以跟弦支撑用力。尤其大指的连续快速拨弦必用无名指的扎桩来支撑,才能用上劲。扎桩也不限于在前岳外进行,根据拨弦音色的需要而常常在前岳山内的弦上跟弦扎桩。随着筝演奏技巧的发展,已很少使用扎桩了。

右手拨弹筝弦,以大指、食指和中指为主,无名指次之,极少用小指。在重视手指的全面训练中,要特别重视大指的拨弦训练。在筝曲,主旋律的拨奏主要靠大指来负担。

大指拨弦用大关节。大关节指的是大指与手掌的根部边接的关节。大指用大关节拨弦容易保持斜下方的触弦角度。这种角度,发音结实、音色较好。另外,应注意保持大指与筝弦过于垂直并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的位置。

食指拨弦用小关节。指的是食指略有弯曲的第一、第二关节,以第二关节的弯曲为主。

触弦时,应避免向上扣弦的拨弦方法,并尽量使大中二指触弦的音色接过。

中指拨弦用大关节,指的是中指与掌心连接的关节。中指向里拨弦角度与大指大致相同,即斜下方的拨弦。中指与筝弦保持约45度的角度,略向前岳山自然倾斜。

无名指有时在岳山内扎桩,有时拨弹筝弦。拨弦时,一般用小关节,不触弦时,自然放松略有抬起,注意不要碰弦。

小指在演奏中保持自然放松、略微抬起的状态。在某些长琶音中,有时用小指配合拨弦。

从低音至高音的拨弦,要有一个斜线概念。右手拨弦的位置,在高音区距前岳山为3.5公分。在低音区约7.5公分,从最低音弦的拨弦点至最高音的拨弦点划一条直线,这条斜线就是右手拨弦的基本位置。由于乐曲中音色对比的需要也常变换拨弦点的位置,有时拨弦点在弦的三分之一处或接近前岳山的地方。

筝的演奏技巧十分丰富。学习时应努力通过科学方法掌握这些技巧。合理的触弦角度是发出良好音色的必要条件;松弛而富有恰当爆发力的拨弦是学习各种技巧表现的基本环节。

A.右手单指指法

1.托演奏时大指向外拨弦,即向低音的方向拨弦。拨弦角度以向斜下方用力为宜。且忌大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弯曲向斜上方用力‘扣‘弦。托的动作,是通过肩臂手及假指甲自然巧妙而协调一致的运动。弹奏的手指小关节不弯曲,以大指的根部为基点,自然用力。向斜下方拨弦。

连续托指称为‘连托‘。可以用指不离弦连续托指的方法,也可用跳弹的方法,前者声音连贯,后者声音结实且有助于指力的训练。托是筝演奏法中的基本指法,它用于单音或音阶旋律下行的演奏,在‘重勾劈托‘以及下行‘历音‘等指法中也要用到托的拨弦方法。

2.劈演奏时大指向里拨弦,指的是向高音的方向拨弦。劈的动作仍以大指连接手掌根部的关节为基点,略偏斜上方角度拨弦。劈是托的反向指法。它常与托交替使用或连续交替使用。在旋律中,音值较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度音依次出现时,经常采用劈托的交替指法。一般是先托后劈。它还运用在顺弦序连续上行音的拨奏中也常配合中指食指的演奏。‘重勾劈托‘或‘母指摇‘中均包含着劈的指法。

3.抹演奏时食指向里拨弦。抹常用于配合大指或大中二指的演奏,也用单音或上行音阶的拨弦。‘食指摇‘和‘三勾轮抹‘指法中都包含有抹的指法。

抹单独使用时,常用大关节向斜下方拨弦。它与其它手指配合拨弦时,由于速度和手形的限制,则采用小关节弯曲略斜上方拨弦。采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音色的统一和触弦的灵活。

4.挑演奏时食指向外拨弦。食指向外拨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大指依附在食指第一关节上,借助大指的辅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助力量,以腕带指进行拨弦;另一种是食指依靠自已第一、第二关节的拨动,以臂带指进行拨弦。这两种方法都要求中、名、小三指呈自然放松而略有收缩的状态。

挑常用于单个音的演奏或下行音阶旋律的演奏;也常用于与大指配合或与大中二指相互配合的演奏。在些综合指法中如‘历音‘、‘反小撮‘及‘反重撮‘中都包含有挑的拨弦指法。

5.勾演奏时中指向里拨弦。中指向里拨弦的动作,以中指指根第三关节为动点,带动全指向里略成斜下方的运动。应注意第一第二关节不弯曲,呈自然放松状态,同时在放松中蕴藏着一定的力量。就是以放松为基础,并保持一定的力进行弹奏。勾的触弦角度,应始终立足于弹弦,而不是象勾子一样勾弦。只有用斜下方的弹弦,才能取得良好的音芭和音质。

勾常用于与大指的相互配合拨弦,也常用于与大指和食指的相互配合拨弦;有时也用于音音或上行音阶旋律进行的。在一些综合指法如‘撮‘、‘重撮‘、‘重勾劈托‘以及‘三勾轮抹‘中都包含有勾的拨弦指法。勾在筝曲中象托一样,广泛地加以使用,它是筝曲中仅次于托的一种常用指法。

6.剔演奏时中指向外拨弦。剔不单独使用,剔常用在与大指相配合的综合指法‘反撮‘、‘剔撮‘、‘反重撮‘中,也用于右手‘扫弦‘、‘剔挑‘等综合指法中。

7.打演奏时无名指向里拨弦。打常用于琶音或分解和弦的演奏。由于无名指一般不戴假甲,将个别音用无名指的打来拨奏,以取得柔和的色对比和绵缓的音响效果。另外,在一些和弦的演奏中也包含着无名指向里拨弦的‘打‘的指法。

还有一种改进的指法,即用带指甲的无名指代替中指拨弦的方法,中指从演奏八度底半的位置上挪出来,用在大指与无名指所演奏的八度内其他音的拨奏上。这种改进的指法,使得八度内不仅有食指的抹、还增加了中指的勾剔。

打用于琶音的指法顺序是:由低到高用‘打勾抹托‘,由高到低用‘托抹勾打‘。

8.摘演奏时无名指向外拨。

B、右手组合指法

1.撮类指法

a.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勾,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相对拨弦。演奏时要求大中二指弹弦整齐,同出一声以及斜下方的触弦角度。且忌大中二指弯曲而向上‘扣弦‘。

撮在筝曲中广泛使用,有时演奏单个的八度和音,不时演奏连续出现的八度和音。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偶尔也用于五度、六度、七度和音的演奏。

b.反撮:大指用劈,中指用剔,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反向拨弦。反撮是与撮相反的种指法。

反撮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它不单独使用,常紧跟在托、撮、勾、托或托勾的后面使用。

c.剔撮:大指用托,中指用剔,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向外拨弦.也称为‘撮指‘。

剔撮是河南流派中特有的一种指法。在河南筝演奏家曹东扶先创作或订谱的筝曲中经常可以遇到。

剔撮主要用于八度和音的演奏。在‘八度摇‘指法中也包含有剔撮的成份。

d.劈撮:大指用劈,中指用勾,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向里拨弦。

劈撮极少使用。它有时用于上行八度和音的快速连续拨奏。在‘八度摇‘指法和‘重勾劈托‘指法中都包含着劈指的拨奏。

e.小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相对拨弦。

小撮主要用于演奏三度、四度和音,有时也用于演奏二度、五度和音。

f.反小撮:大指用劈,食指用挑,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反向拨弦。

反小撮用于小三度、四度和音的演奏。它不单独使用,常跟在抹托、托抹或小撮的后面使用。

g.重撮:大指用托,食指用抹,中指用勾三种指法在三根弦上同时使用。

重撮常用于在八度内增加一个音符的音型中,也常用于密集位置的三和弦的演奏。

2.摇类指法

a.食指摇:食指用抹和挑连续交替向里向外快速拨弦。触弦时要求大指轻轻捏在食指近指尖第一关节上,这可以使食指稳固并增加辅助的力量;中、名、小三指自然放松而略有抬起,名指或小指不可有扎桩的动作;手掌根部轻轻搭于前岳外。不时手掌不搭前岳山外而略有悬空,力量通过肩传至大臂再传到小臂,带动手腕的摇动,形成食指尖的密集拨弦。这时食指本身主动用力甚少,主要起着控制触弦深浅和角度的作用。假指甲的质量,以及触弦的角度深浅对摇指的音色、音量都有直接的关系。食指摇在筝曲的旋律演奏中广泛使用,尤其在长音的演奏上。

b.拇指摇:大指用托和劈连续交替向外向里快速拨弦。拇指摇靠大指的指根关节拨弦,即以拇指与手掌的连接处为动点,带动全指运动。其它小关节不要向里弯曲。大指与弦的角度,以30-40度为宜。拇指摇有时用扎桩有时不用扎桩,在快速演奏长音或时值较长的符用扎桩 么蠊亟诘牟ο曳椒ㄍ猓 灿械娜耸怯么笾傅男」亟诓ο业摹?br/>

在演奏时值较长的音符时,拇指摇常与三种指法相配合。即:

1>用勾指法与低八度音相配合,称为‘勾拇指摇‘。

2>用撮指法演奏出八度音,在高音上紧接着用拇指摇,称为‘撮拇指摇‘。

3>先用历音,紧接用拇指摇,称为‘历音拇指摇‘。

拇指摇在旋律的演奏中广泛使用,即用于长音也用于短促音的演奏。由于手形的便利,它在使用中更便于与其它指法的变换和配合,在这一点上,拇指摇比食指摇要方便灵活。

c.八度摇大指和中指在八度和音的两根弦上用劈撮和剔撮连续交替快速拨弦。八度摇靠手腕演奏手指关节不动,大中二指要保持八度的弦距,且手指略有弯曲以适应这种指法的需要。八度摇仅用于连续八度和音的演奏,它在筝曲中使用比较少。

d.双指摇:食指和中指同时向里向外连续交替快速拨弦。

双指摇的动作与食指不同:

1>食指摇用大指轻按在食指上,由食指拨弦;而双指摇的食指、中指都是独立进行拨弦。

2>食指摇一般要用手掌根部轻按在前岳山外侧随拨弦音位的变化而前后移动;而双指摇是手腕略有悬空的拨弦。

双指摇极少使用,它一般用在三度或与三度接近的和音演奏上。

3.其他组合指法

a.扫弦:手指向外快速拨奏相邻的几根弦,称为‘扫弦‘。

扫弦,左右手都有,一般左手用的多。扫弦时,用中、名、小指或食、中、名小四指快速向外拨奏相邻的几根弦,出音如同一声。

扫弦多用在急促、热烈或激动的气氛中。

b.剔挑:中指用剔,食指用挑,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向外拨弦。

它仅用于三度或与三度接近的和音演奏上。在双指摇中也包含着它的拨弦方法

c.勾抹:中指用勾,食指用抹,两种指法在两根弦上同时向里拨弦。

勾抹很少使用,有时用于三度或三度接近的和音的演奏上。在双指摇中也包含着它的拨弦方法。

d.重勾:中指用勾的指法,向里快速拨奏相邻的两根弦。

重勾不单独使用,它常用在拇指的前面,犹如拇指摇的‘装饰音‘,但并非一般轻巧的加花,而是强有力的低八度音及其邻近音的烘托拨奏。在组合指法‘重勾劈托‘中也包含着重勾的用指方法。

e.重勾劈托:这是由四次拨弦组成的一组综合指法。该指法的四次拨弦是:

第一次,劈和重勾同时拨弦,由劈拨奏旋律音的弦,由重勾拨奏旋律的低八度音及其邻近的弦;

第二次:用托拨奏旋律音的弦;

第三次:用劈拨奏旋律音的弦;

第四次:用托拨奏旋律音的弦。

在这四次拨弦中,旋律音是用‘劈托劈托‘拨奏的,低八度及其邻近音是用‘重勾‘拨奏的,故称‘重勾劈托‘。

重勾劈托常用于十六分音符连续进行。还有一种‘重勾劈托‘的指法,它的四次拨弦动作是‘第一次用重勾拨弦;第二、三、四次用‘托劈托‘相继拨弦。‘托劈托‘拨奏弦律音。重勾劈托应用于四个十六分音符中第一个是低八度音,第二、三、四个音是旋律音的演奏。

f.历音:顺着弦序,用右手或左手自下而上连续拨弦。也称‘刮奏‘。

历音是筝演奏中最富用特色的技巧之一。在各种风格的传统筝曲和创作筝曲中,历音的运用广泛而又丰富多彩。它可以用于抒情的段落,也可用于强烈激昂或热烈欢快的旋律中。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