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资料集-国宝系列 勾践剑的千古不锈之谜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国宝系列 勾践剑的千古不锈之谜(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

3回复:一把古剑五个谜团勾践剑的千古不锈之谜

难题四:如何让仿制剑耐腐及外观上更神似?

虽然已经在用科学的方法检测出了剑的合金比例,如何让仿剑在外表色彩上与真剑相同?许光国用了最近5年的时间,制造出了一种“包浆”为高仿越王剑穿上了一层2000多年的“衣服”,很好地解决防腐问题。“包浆”具体为何物?许光国只是透露主要成分是化学元素“铬”,具体研制过程,他以保密为由拒绝了。

难题五:八个金丝鸟篆铭文是如何制作?

越王剑上刻有“越王勾践/制造用剑”八个金丝字,这八个字是在多年前被郭沫若先生破译的。许光国结合“失蜡法”,“失蜡法”是古代一种铸造工艺,可以使铸造达到精密化。许光国把纯金拉成金丝,用尖针精细刻画,做好范模,用手工嵌进去。终于完成这一任务。

对于记者的追问,许光国显得很为难。他承认“不愿意透露机密”,这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是命”。

两个疑问

疑问一:是否采用了现代技术?

“这把剑采用的是现代高科技,还是古代的铸造工艺呢?”

“我采用的主要技术是战国的‘失蜡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精细,也是为了神似,用车床加工出来的太粗糙,而且也不逼真。”

疑问二:此剑是否与真正的越王勾践剑完全一致呢?

“不完全一样。”许光国的回答出乎记者意料。

“真剑长55.7厘米,宽4.6厘米,而仿剑长和宽分别是56.2厘米和5.1厘米。”“把难解的谜题都解决了,为什么对于这个细节不追求一致呢?”记者有点疑惑。

“首先是对于古代铸剑工匠的尊敬,在2000多年前,他们制作出如此精美的东西,我只是仿制,一定不能完全雷同,要尊重他们的心血;其次呢,是为了更好地鉴别真伪,以防被不法分子瞄上,拿它去坑蒙拐骗。”许光国这样回答。

新闻缘起

三月十七日上午,由国家博物馆监制的高级仿真越王勾践剑在国家博物馆举行式,限量编号发行一千把。仿真越王勾践剑每把价格人民币一万九千八百元。宝剑长五十六点二厘米,宽五点一厘米,剑身下方有两行金丝鸟篆铭文“越王鸠浅

■新闻背景

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谜

越王勾践剑虽已深埋地下2400多年,但出土时依旧光洁如新,寒气逼人,锋利无比。为解开勾践剑千古不锈之谜,1977年12月,上海复旦大学静电加速器实验室的专家们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组及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冶金史》编写组的学者们一道,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析法对越王勾践剑进行了无损科学检测,得出了剑身青铜合金分配比的准确数据表。越王勾践剑的主要成分是铜、锡以及少量的铝、铁、镍、硫组成的青铜合金。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的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代在精密磨**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因剑的各个部位作用不同,因此铜和锡的比例不一。

剑脊含铜较多,能使剑韧性好,不易折断;而越王勾践剑青铜合金配比刃部含锡高,硬度大,使剑非常锋利;花纹处含硫高,硫化铜可以防止锈蚀,以保持花纹的艳丽。

此外,越王勾践剑出土时紧插于黑漆木制剑鞘内,在剑鞘的保护下,又处于含氧量甚少的中性土层中;并且它所处的环境与外界基本隔绝,这也是它没有生锈的重要原因。(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