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快意纵横-正文 第六章 大棚效益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文 第六章 大棚效益(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爸,这冬季青菜是好,要是推广起来也肯定很容易见政绩,但是现在这事有点麻烦,毕竟黄杰的爸爸是造纸厂的干部,不属于我们镇上的,要动起来不容易。”张旭东当然知道自己的福气那为什么一点情况都不了解就敢说这冬季青菜是镇农技推广站搞出来的。不管怎么说,张旭东还是副镇长,只要这个种出青菜的人属于南湾镇管辖范围内,哪怕他是个农民,最多是直接给他个镇农技推广站的临时工,待遇给搞一点,到时候东西种出来了,理所当然是镇农技推广站的成果,到时候报上去的时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可现在的问题是,南湾造纸厂的级别要比南湾镇高很多,黄杰的爸爸又是干部编制,别人不可能就这么辞职到镇农技推广站当临时工。就算给他一个相应的编制,相比之下,镇农技推广站的待遇水平也比不上南湾造纸厂,别人根本就不会来。

“这也不一定,你想想,黄杰的爸爸是造纸厂的干部不假,但是他妈妈可是南湾镇的农民,如果说我们能帮黄杰的妈妈吧户口问题解决了,再把她安排到农技推广站当临时工,你说黄杰的爸爸会不会愿意调出造纸厂到农技推广站?”张家老爷子可不是吃素的,心眼转得飞快,一下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那还用说,我敢肯定,要是能把黄杰一家的户口问题给落实了,这事准能成!”户口的问题在当时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要想办个农转非简直比登天还要难,张旭东相信,只要能解决户口问题,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件事情你先不要张声,明天你就会去,想办法接触一下那个黄杰的爸爸,看看他有什么想法,要是他同意,户口的事情我来处理。”张家老爷子说道。别看张旭东是副镇长,但是要想解决黄杰妈妈户口的问题,能量还是有限。这事只能张家老爷子出面才能办下来。

“行,我明天就回去把情况摸清楚!”张旭东挺兴奋的这件事情要是办成了,自己明年动一下就问题不大了。现在的关键是得尽快把这个事情搞起来,要不万一刘主任回到市里一说,市里派人下来一看没有这回事,事情就麻烦了。

……

第二天一大早,张旭东赶回了南湾镇,毕竟这个事情不好太张扬,于是利用中午接张萍萍的机会,张旭东找到了黄杰,想让黄杰把黄宝顺叫出来一起聊一聊。

黄杰很纳闷,这个张萍萍从来都没有给过他好脸色看,好像自己欠了她什么似的。为了这个,自己已经都尽量跟张萍萍少接触了,可是今天她爸爸找上门来是什么意思?没道理是为了孩子的事情,要不张萍萍那个当副镇长的爹也太没水平了。那么到底是为什么?想起昨天到镇政府卖菜的事,没准跟大棚菜有关?这也太神了吧,刚刚搞出点动静,就把副镇长给引出来了。看样子还挺着急的,没准这就是一个机会,至少能卖个大价钱。黄杰心里想着,脸上却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样子。他不知道,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黄杰小朋友,叔叔有点事项找一下你爸爸,你能不能带我去找他一下?”张旭东半蹲着问黄杰。他今天必须找到黄宝顺,因为上午刚从杨平县回来,他们家老爷子的电话就追来了。刘主任的秘书今天早上跟张家老爷子打听,能不能让南湾镇想点办法,仪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搞一点蔬菜过去?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今天早上听了刘主任的汇报,对南湾镇做出的成绩都表示肯定,另外对大冬天长出的青菜也很有兴趣,都想尝一尝。刘主任的秘书仿佛不经心说,刘主任昨天在南湾镇吃上了新鲜蔬菜以后,今天早上长期便秘的毛病好多了,连果导片都不用吃了,当秘书的当然得为领导的身体着想,所以希望等今天刘主任会仪阳市的时候,南湾镇能先送点青菜什么的上来。

别看这点青菜要是放在夏秋季节根本算不上什么,别说几斤,就是几吨都是小事,但现在是什么季节?别说仪阳市,就是整个西北省你就可劲的找,找着了算是你的本事。现在的问题是,领导上已经知道你南湾镇有了,而且还开口要了(尽管是秘书开的口),你就是从琼海空运也得搞来。当然了,只要时间上来得及。对张旭东来说,目前能指望得上的只有黄宝顺了。再说根据老爷子的口气,黄宝顺的问题还真得马上解决,否则到时候市里面领导要东西的时候拿不出来,问题就大了。

“张叔叔,你是想找我们家卖菜的吧?要真是这样就不好办了。昨天我跟我妈妈到镇政府去卖菜,回来的时候就被我爸爸说了,我爸爸说,自己种点菜够吃就行,拿去卖就不合适了,即便是我们家里困难一点,但是凭我爸爸的工资养活一家人也够了,所以我爸爸不让我妈妈再卖菜了。”黄杰开始吊张旭东的胃口了。按黄杰的想法,等张旭东开出了一个足够的价钱,那个时候,自己再带张旭东去说服爸爸,事情就应该有转机了。

张旭东很诧异黄杰的能说会道,但是他今天必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说道:“不是的,叔叔今天来不光是为了卖菜,还有帮你妈妈转户口和给你爸爸调动工作的事情,这些事必须跟你们家大人谈,你能带我去你们家么?”张旭东来的时候就打听过,黄宝顺昨天值班,今天轮休,这会应该在家里。

张旭东的话让黄杰感觉到一阵震撼,别看后来人们对户口的重视程度已经非常低了,但是黄杰没少吃户口的亏,别的不说,就连上学都要比杨平县城市户口的孩子贵许多。对于黄杰来说,城市户口一直是他的心病。

……

要是没有黄杰的帮忙,张旭东也许想要做通黄宝顺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在回家了路上,黄杰才知道,原来张萍萍的爸爸就是未来杨平县的县委副书记,当初他卖老宅的三万块钱就是张旭东帮着要回来的。当然也包括这栋老宅。且不说张旭东当时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有一点黄杰相信,最起码,张旭东应该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好官。

黄宝顺调动的手续办得很顺利,不知道张家父子是怎么跟刘主任谈的,仪阳市政府亲自出面,找到南湾造纸厂的领导,办理了黄宝顺的调动手续。原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站长调到了是杨平县农机局,黄宝顺被任命为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站长。李冬梅自然而然的成了南湾镇农技推广站的临时工。按照张旭东的说法,镇里面只要有指标,第一个就考虑李冬梅。

当然了,有得就有失,黄杰家的后院菜园成了农技推广站的试验地,规规矩矩的立上了一块牌子。镇农技推广站甚至紧贴着黄杰家后院的菜园建了几间实验室,还圈下了附近的耕地当成试验用地,整齐的大棚一溜排出去了很远,为了这一片试验基地,南湾镇政府甚至专门修了一条水泥路,虽然路面不算宽,但是跑个小车拖拉机什么的是没有问题的,整整一个寒假,天还没有亮,黄杰就能听见施工的声音。

<!--PAGE 5-->

有一点是让黄杰最高兴的,他们菜园里的菜再也不用李冬梅挑出去买了,不但有专人护理,收下来的菜也不愁销路。不光南湾镇、杨平县,就连仪阳市和省里的领导隔三差五的就能吃到一点南湾送来的新鲜蔬菜。附近的村民都知道黄宝顺调到了镇上当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事,也看到地里拿一排一排的大棚,不过传统观念限制了他们的思维方式。谁听说过大冬天的能种出青菜来?就凭罩上了一张塑料布?于是,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认为,说不定这大棚有什么高科技含量呢。话是这么说,但是不少人都知道黄宝顺就是凭着这个大棚蔬菜的技术把老婆孩子都给转成了城市户口的,别提多羡慕了。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

<!--PAGE 6-->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