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晓得陈先生我保险不露声气。”
杨虎放声大笑他在笑陈群的外行:
“老八上海滩不是营房里他们平常练枪向来都是极机密的。”
于是大家笑了一阵叶焯山粗中有细他晓得**势力很大总工会的工人纠察队也有气吞三山五岳的好汉、飞檐走壁的能人。于是他头一个想起杜公馆的安全问题他提醒杜月笙说:
“月笙哥你这里的枪枝也该拿出来分一下了。”
杜月笙漫不经心地回答:
“不要紧保镖他们都是枪不离身的。”
“那还不够”叶焯山瞟一眼杨虎、陈群“家里还有两位贵客哩。月笙哥你不妨将你那些枪都拿出来上下各人大家分配使用这是预防万一的意思。
“你说得对”杜月笙霍然惊悟地说:“这是最要紧的。”
跟杨虎陈群天天在一起杨虎粗鲁无文英雄本色他还没觉有什么;但是陈群风流儒雅出口成章下笔草缴文采斐然杜月笙心里十分羡慕。他想到自己已经参与国家大事了被国民党寄予重望他感恩之余更加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多求点学问多了解些国内外形势。鉴于这样的心态在这紧张的不眠不休的时候他反倒精神大抖定得下决心来努力学习从这时候开始他每天要“听”报他不能自己阅报因为报上的生字、生词、新事物太多他还不尽认得识得懂得。他必须请人读报给他听他把这位读报的先生敬之如师他请的是尚慕姜法租界受人尊敬的中国绅士;尚先生学养俱深只要杜月笙提得出问题他就能讲解得出道理。万一尚慕姜有事杜月笙报纸不可一日不听他又寻访一位替代尚先生的金立人或尚或金帮着他把一日间的国内外大事了然心胸。
除了听报他还要听书。从前杜月笙听起来不是列国志便是三国水浒。他是喊说书先生到公馆里来连弹带唱作为消遣的。这会儿一下子对于什么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等等他每天请专家来为他讲解他似乎想把治国平天下的大学问一骨脑儿咽下肚皮去。
在百忙之中他每天还要练字将三字经与百家姓一日一张一笔一划地统统勾勒出来。于是革命、北伐、清共、听书、听报、写字、忙得杜月笙气都透不过来。
一日妓院老鸨盛五娘偶然遇到杜月笙的大弟子江肇铭她喊住了他问:(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