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吴耀庭也不是个吃软的人死活不答应自己少要一分父亲的遗产一家子正闹得不可开交时其他姨太太们一下子把他告到了上海县衙打官司。
杜月笙听到这事一拍大腿对一个门徒说:“永铭你去对姓王的说这件事我来摆平1ooo万遗产他稳拿到手只是他要向银行投资5o万我给他个董事名头。”
“好杜先生能帮忙我想姓吴的正是求之不得的。”
果然双方一拍即合杜月笙连哄带吓唬得几个姨太太乖乖地缩了头5o万大洋捞进了杜月笙手里。
后来又有一个姓朱的也是靠杜月笙摆平的得了一宗遗产把其三分之一入了股成为银行的大股东。不出一年杜月笙如此巧妙地集资竟达2oo万之巨。这种资源来得很奇特在金融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经过这么一番筹划银行当年就开张了这就是有名的“中汇银行”———中国由大亨开办的第一家银行。杜月笙自任董事长黄金荣、张啸林为常务董事金廷荪做了监事。
但是杜月笙烟赌有道实业无方手下的弟兄不是昔日的流氓白相人就是一些跑街结账的小脚色对经济可以说一窍不通结果开张干了两年只获利十几万元勉强维持银行职员的工资和业务交际费用。
尽管如此杜月笙利用其明敲暗诈、月黑风高的惯技在金融界还是迅地打开了局面。
中汇银行的北面是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杜月笙办公室的窗子斜对着它。每日里杜月笙都能看见交易所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让我也来凑凑热闹吧。”
一天杜月笙望着那车水马龙般的人自语道。
不久交易所内一群流氓起哄、怪叫、吹口哨交易所被迫停业。交易所明知是杜月笙在捣鬼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叩开中汇的大铜门请杜董事长出面镇压小流氓。
杜月笙彬彬有礼地答应了。
当然中汇是从来不做赔本买卖的。不久华商交易所的理事名单中忽然冒出了杜月笙的大名。而中汇的金库中一下又增加了5o万的储金。
在“豪夺”的同时杜月笙也常常“巧取”。
外国人明汽车以后人们现汽车比马车方便既快又省力而且乘坐舒适。因此到了3o年代初汽车不断更新换代轮胎需求量大增一时使制造轮胎用的橡胶供不应求市场上的橡胶价格也不断猛涨。橡胶生意空前看好外国几家橡胶园和从事橡胶生意的商人获得了巨额利润。
做橡胶股票生意很赚钱!上海的外国人嗅觉十分灵敏有个叫麦边的英国流氓立刻找到杜月笙说:
“杜先生现在橡胶在国际上十分走俏我想与你合作做这方面的生意。”(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