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血淬中华第一部 关河梦断 第三十章 久“旱”逢甘霖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血淬中华第一部 关河梦断 第三十章 久“旱”逢甘霖(1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1895年3月2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二营作为全军的前锋就从鞍山驿出了。wwW、QuAnBen-XIaoShuo、coM虽然一宿的休息并不能完全驱除身体的疲劳,但每个战士还是显得十分的精神抖擞。

天还没有到日出的时候蒙蒙胧胧的原野上飘浮着一团团灰白色的淡淡雾气整个大地都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薄明之中。

看着士气极为高昂的战士骑马走在队伍中间的李九杲在欣慰之余心中又浮起了一丝隐忧:自己接到的命令是3月4日前到达牛庄从时间上看并不算紧迫可他深深的知道自己还面临着几个困难如果处理不好不但自己的任务完不成而且很可能会使义勇军先前的努力也前功尽弃。部队经过连续几天的行军作战战士们的体力已经到了严重透支的人体极限。况且还极有可能是到了牛庄就要投入战斗这不仅是对战士身体素质的一次检测也是对每个人意志品质的严峻考验。

想到这儿李九杲忽的叹了一口气这些还不让他太担心眼下的一个问题才最让他感到头疼:走小路从距离上看比大路还要近一些但是这条路崎岖不平甚至有很多地方连路都算不上。现在这条本就不甚明显的小路更是让大雪遮盖的严严实实不但给行军增添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现如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很难让人分辨得出路在哪里。好在“辽河平原战役”开始前大哥已经对这条路线做过细致的调查并且找好了向导否则自己这次还真的要崴泥。

太阳早已经升了起来白皑皑的雪原在明亮的阳光照射下异常的刺眼义勇军的战士们也已在松软的雪地上行军了三、四个小时。看到战士们行军的步伐逐渐慢了下来情绪也有些沉闷李九杲一边把自己的坐骑让给病号嘴里不断的鼓励着周围的战士一边吩咐各连的宣传队立刻行动起来给战士们加油鼓劲儿。

很快各连的宣传员们就各显身手动了起来。四连的宣传员小陈打起了快板:“铁四连铁打的汉敢打敢冲向前站。打土匪保家园英雄扬威浪子山。灭佐藤援鞍山刀山火海咱敢钻。救牛庄尖刀连别人要换干不干?”

战士们齐声高呼:“不干!不干!”

小陈接着表演:“说不干就不换甩开大步往前窜牛庄城下战倭寇让它尝尝手榴弹!”

与此同时五连的宣传员也表演起了学自冯华的天津快板:“竹板那么一打呀说说咱五连五连的战士个个英雄汉。勇擒云里雕呀智取落虎岩小飞龙、大云天全都命玩完……”一时间几个连队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没多久战士们的士气又高涨起来。

就在二营的战士们疾步流星般的赶往牛庄战场之际在京师紫禁城军机处议事刚刚散去。年轻的光绪皇帝带着郁闷的心情回到了养心殿坐在御书房的书案前他一边有心无心地翻阅着各地的奏章一边在脑子里又考虑起当前中日战争的战局来。

清军自平壤溃败和大东沟海战之后而鸭绿江之役而九连城之役而凤凰城之役而大连湾之役而旅顺之役而威海卫之役清军无役不溃。正如李鸿璋所说“遇敌则败败即逃”七字尽了之。可以说这场战争已经成了一边倒的形势。

不过自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特命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刘坤一挥师出关后光绪皇帝可以说对改变战争态势还是抱了很大的期望。本以为当年曾为朝廷剿灭“长毛”的湘军能力挽狂澜、再立新功谁知六万多人围困了海城两个多月却寸功未立。

现如今日军又缓过手来动了“辽河平原战役”企图在谈判桌上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前几天总理衙门总领大臣恭亲王奕訢在接受英国《中央新闻》社记者采访时曾强硬地表示:“如果日本议和的条件太苛刻大清国只有继续战斗。”可是光绪深深的知道如果战略要地辽阳及辽河口商业重镇营口失陷那么盛京、锦州将直面倭寇京师也危在旦夕大清在这场战争中就真的一败涂地了。继续战斗谈何容易啊!大清还有什么资本去打这场仗难道真的要把所有的本钱都输光吗?

想到这里光绪烦恼的站起身在御书房中跺起步来。身子骨一向虚弱的他经过这些日子的日夜煎熬明显又消瘦了不少。平稳了一下烦恼的心情光绪又回到了书案前手握朱笔对着御砚呆呆的出起了神。

这时园中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对值日太监说:“天大的喜讯!盛京和山海关来电我军在辽河打了大胜仗!”

奏事太监进入御书房将奏盒顶在头上跪奏道:“启奏皇上是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特命钦差大臣刘坤一和吉林将军长顺分别从山海关和从盛京来的电报我军在青苔峪歼灭倭兵两千有余击毙倭寇大佐佐藤正一。”

皇上几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双手颤抖着取过电报一连看了好几遍。心中不断地问自己: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自从叶志在牙山谎报成欢大捷蒙蔽了朝廷左右了对日决策皇上对“大捷”二字有些又喜又怕他日夜盼望着一场真正胜利捷报的到来可又让弄虚作假的成欢大捷骗得心有余悸。继而又想:岘庄(刘坤一的字)老成持重当不会骗朕。

两份战报分别是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钦差大臣刘坤一、帮办大臣吴大澂及宋庆和吉林将军长顺来的的其内容出奇的相似都是青苔峪大捷和冯华义勇军的骁勇善战。光绪看罢就犹如“久旱逢甘霖”不由得喜极而泣多日的阴霾一扫而光。他仰天长叹一声:“啊!八个月了朕今天才得以吐出一口闷气啊!”此时皇上才想起仍然跪伏在地的奏事太监。”

打走奏事太监皇上又把电报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才大喊一声:“来人快去军机处命值班苏拉分头召集军机大臣来养心殿议事!”

在军机直庐总理大臣恭亲王奕訢、户部尚书帝师翁同龢礼部尚书李鸿藻、太子少保徐用仪、兵部尚书孙毓汶和礼部侍郎刚毅等几位军机大臣也正在传阅着刚刚收到的几道奏章和战报。

这刚毅才由翁同龢保荐由广东巡抚内召以礼部侍郎而在军机大臣上行走诸事还不敢招摇凡事自然都看恭亲王和翁、李二人之脸色。翁同龢字叔平江苏人。1876年受命入毓庆宫行走一直担任光绪皇帝的老师。甲午战争爆后身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的翁同龢力主对日作战受命协助恭亲王奕訢督办军务。

此时有了青苔峪之役的辉煌胜利让翁同龢不禁拍案而起连连呼好。虽然清国战败几成定局议和代表即将启程但这个迟到的胜利还是让在座的几人大受鼓舞。奕訢、翁同龢和李鸿藻等人决定联衔上折光绪皇帝重申和战并行力主抚恤阵亡将士表彰有功官员以此振奋士气激励人心以利再战。

面对着己方的胜利徐用仪、孙毓汶不以为然。认为局部的胜利如同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扭转整个战场上的劣势议和还应该是主基调。只是对这场罕见的胜仗他们也不好意思在大家的兴头上去泼冷水只是默默地听着翁同龢等人的议论并不时的低声说些什么。

众人正说得热闹军机堂苏拉引导执事太监前来宣旨:“皇上有旨召各位军机大臣即时来养心殿觐见!”

翁同龢道:“皇上必定也收到了青苔峪大捷的战报联名奏章已誊清就一块带去面递吧。”恭亲王点了点头。

交泰殿已敲过午时钟皇上还没有用膳的意思几位军机大臣也只好陪着一块儿饿肚皮。

辽东的胜利让愁眉不展的万岁爷龙心大悦但对是和还是战的问题军机大臣们依然争论得非常激烈。辽河大捷增添了翁同龢、李鸿藻的信心他们以冯华奏章中的论点为依据强烈反对割地求和;徐用仪和孙毓汶仍然坚持以和为上的立场。

徐用仪说:“青苔峪大捷乃是辽东一地之胜。日军已据有旅顺、威海我北洋水师已不复存在天津已成不设防之势一旦日军在天津登6京师必然不保。”

翁同龢反驳道:“目前聂士成、徐邦道已进驻塘沽、芦台两支部队皆久经征战的精锐之师加上天津镇总兵罗荣光镇守的大沽口炮台倭寇登6谈何容易?辽东战场形势稳定刘坤一大军沿辽阳、营口一线布防扼住倭寇进军山海关的通路;驻山海关我军北可策应辽锦南可支援芦塘再说还可以把冯华的义勇军调到天津以确保京师安全。”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