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通往东局子的小铁道是专门为沟通海河码头与机器东局而修建的。轨距采用英国标准(约1.435米)但不是用机车牵引而是用驴马拖拉。这条铁道以运送原材料和成品军械为主但也载运乘客乘客多是机器东局的员工和邻近几所学堂的教习、学员。
大约是时间不对车上很冷清除了冯华四人就只有一个衣服上满是油污、有着一双亮闪闪大眼睛的年轻人。从他的年龄和衣着打扮上看像是个学徒工由于没什么事冯华主动与这个年龄和自己相仿的年轻人攀谈起来。小伙子很机灵也很健谈他自我介绍说叫孙恩吉是机器东局的工人。
提起机器制造年轻人立刻来了精神不待冯华问便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从言谈中得知只有二十四岁的他已经是个有着五年工龄的师傅了。这个孙恩吉没有吹牛无论是车工、钳工还是绘图、看图他都说得头头是道。冯华虽然是个外行但对现代工业及机器设备也还有一点儿感性认识他谈起现代机械展的一些新思路虽属似是而非的外行言论但还是让孙恩吉佩服万分。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谈越投机孙恩吉更是像现新大6似的兴奋异常鼻子尖上不停地渗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孙恩吉思路敏捷善于融会贯通往往冯华刚说出一个新鲜的设想他很快就能融入许多自己的独到见解。
“天底下真的是卧虎藏龙没想到一个天津机器东局的普通工人在机械制造方面竟然有如此悟性。假以时日这个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啊!”凭着一种特有的敏感冯华禁不住对这个年轻人起了爱才之心。不过由于自己的行踪目前还必须保密冯华只能暂时压下了招揽孙恩吉的念头只是对他的家庭以及工作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了解。
水师学堂的门卫与堂役虽然不知道来访者就是近两天轰动津门的新任“旅大经济特别区办事大臣”——抗倭英雄冯华但还是清楚记得他们上次来访时严总办亲自送他们出校门的情形。由于知道他们是严复最尊敬的客人因此没有费什么口舌就由那个年老的堂役领路直奔大院后楼。
严复的外表还是那样清高冷漠但面色却比上次见面时憔悴了许多。此刻猛然看到冯华站在自己面前他心底里那如火如炽的热情终于不受控制地喷薄而出。一向自制力极强的他做出了少有的举动紧握着冯华的手摇来摇去久久都没有松开。
再次来到严复那简单而又极有条理的办公室三个人虽还是像上次那样分宾主落了座但是气氛却要炽烈得多。严复再也没有了以前的矜持一上来就迫不及待地讲了昨日到码头迎候渴望早日与冯华相见的急切之情;接着又说起久侯不至自己怏怏而回的懊恼;继之是昨夜的彻夜难眠与思念。这一席普通的相逢之语却听得冯华感动万分他知道这样的话严复只会说给自己听。
话题转入正轨之后严复先详细询问了冯华此次京师之行的情况然后脸色一整说道:“子夏你的那篇《变法自强疏》和张之洞的《强学篇》我通过报纸都看过了。虽说‘中体西用’的提法在目前具有很积极的意义但它在逻辑和内容上都存在着错谬也不能根本解决中国已经存在的那些问题。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力合之则两亡。不知子夏你考虑过这个问题吗?”
严复一针见血的精辟分析可以说准确点出了“中体西用”学说的根本不足也再一次让冯华从内心深处感到由衷的佩服。轻轻地鼓了鼓掌冯华赞道:“还是先生看得清楚透彻这一问题冯华也早就有所考虑。之所以还大张旗鼓地提出无外乎还是像我上次说的那样要通过其内里蕴含的民族意识尽量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与认同以减少变法维新的阻力。”
点了点头严复说道:“我想子夏你也肯定会有一个很全面的想法你的那个什么‘经济特区’应该就是‘中体西用’这一思想的直接成果吧!只是它现在虽然会给你施行变革带来便利但将来却极可能会成为莫大的阻力。”
“先生的远见卓识实在令冯华佩服不已!我此番拜见先生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中体西用’之说将来会产生的不利影响。”见严复提到这一点冯华没有再多说费话直奔主题而来。
“噢!”了一声严复显然被冯华此说勾起了兴趣他有些开玩笑似的说道:“子夏!已经打出去的牌难道还能再收回吗?”
冯华哈哈一笑:“收当然是收不回来了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起就尽量削弱它的影响力为将来做一些准备。”
“削弱它的影响力靠什么?子夏你就别卖关子了赶快说来听听。”严复的兴趣更浓了。
微微一笑冯华一字一句地坚定说道:“就靠先生你翻译的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还记得上次我对您说的话吗?进化论的科学观点才是变法维新的精神实质之所在也只有它才能真正震动国人僵化守旧的思想。”
听了冯华的话严复不由得愕然了:自己的那部定名为《天演论》的译著虽然确实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但是它真的能有那么大作用吗?稍微愣了愣神他摇摇头道:“子夏你不是拿我开玩笑吧!它怎么能当得起你如此高的评价?”
脸色一整冯华正容答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难道不是当今中国最令人警醒的警钟吗?冯华以为只要能让普天下之人都能够时时听到此长鸣的警钟沉睡多时的中国人就会有重新苏醒的那一天!”
心中一震严复的心禁不住颤抖起来:如果真的能让沉睡的中国醒过来自己死而无憾!平稳了一下激荡的心情严复以少有的亢奋语调说道:“子夏自从上次听了你的建议后我一时一刻都没有闲下来。现在《进化与伦理》的翻译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将其定名为《天演论》并将初稿送给了我的挚友吴汝纶校阅一旦校阅修订完毕即可通过另一个老友卢弼的‘始慎斋’刊刻行。”
冯华知道虽然严复对《进化与伦理》的翻译早在1895年就开始了但由于种种原因《天演论》的正式刊行却一直等到了1898初。为了早日用“自强不息、合群进化、与强者争生存”的进化论观点警示国人冯华在上次见面时有意识地对严复进行了暗示以期能催生《天演论》。不过令冯华没有想到的是严复对他的话竟然如此重视现在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天演论》真是幸甚至哉!
看着严复那一脸的疲惫之色冯华再次被感动了为了自己的一句话他不知吃了多少苦。互相对视了一眼冯华和严复的手情不自禁握到了一起虽然他们来自两个不同的时代但却同样拥有一颗挽救民族危亡的赤子之心。(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