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都能感到的明显寒意偶尔飘零的落叶让人觉得秋天真的是到来了。WWw、QuanBeN-XiaoShuo、cOm山川明净碧空如洗。清新的空气飒爽的秋风本来应该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可是经历了战火劫难的辽东大地没有谷子的金黄、没有高粱的嫣红、没有棉花的雪白、没有果实的五彩缤纷;有的只是断壁残垣有的只是遍野凄凉。
虽说金州半岛的秋季雨水向来较少可今天一大早阴沉沉的天空便在一阵凉风中飘起了细密的雨丝。周天宇打开房门看了看天眉头禁不住轻轻地皱了一下这样的天气对今天的安排可是有一定的影响。略微沉吟了一会儿他还是径直穿过院子向着外面行去。周天宇来到金州已经近十天了真的就像冯华所说的那样确实有一件涉及政治的事情在等着他。
冯华和义勇军如火山爆般迅在辽东崛起列强们虽然暗暗感到惊讶戒惧但并没有太将其放在心上。大清国这个腐朽没落的东方帝国就是再多出几个如冯华、刘永福一般的名将也不可能阻挡住它老朽的身躯日益衰败下去《马关条约》不是还一样签订了吗?然而接下来生地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却让他们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冯华。《变法自强疏》引的席卷全国的变法维新热潮、冯华与浙江温处道袁世凯受命编练新军、成立以冯华为办事大臣的旅大经济特别区每一次冯华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主角。列强们终于意识到在东方古老的天空上一颗新星开始诞生一个足可以影响大清国未来命运的强势人物已经出现。如果他们想维护甚至扩大各自国家的在华利益就必须尽快与冯华和新成立的旅大特区建立联系以期最大限度地加强自己的影响。
就在各国都暗自策划该以何种方式与冯华和旅大特区打交道之际又一件让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事情以冯华和义勇军为中心拉开了序幕。曾经在日军势如破竹般的攻击下被人们认为只是昙花一现的台湾民主国突然出现了强势反弹他们在新竹、中坜等地七战七捷不但全歼了日军最精锐的近卫师团第一旅团而且自旅团长川村景明少将以下无一漏网。台湾以及远东的形势的扑朔迷离令列强们也不得不再一次调整自己的对华策略而这件事的真正主角冯华和他的义勇军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此中的关键。尽管大清国已经断然对义勇军参与此事进行了否认但列强们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几乎一致认定新竹-中坜大捷绝对是义勇军精心策划出来的。冯华和义勇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劲实力以及越来越大的对局势的影响力使得每一个企图染指中国的国家再也不敢对其等闲视之纷纷借着旅大经济特别区成立之机派人前来探察。
周天宇刚一到达金州就被冯华任命为兼职的特区外事办席长官马忠骏被任命为常务副主任陈五阳、贺菱、龚芳等人也都暂时抽调到这个新设立的部门。外事办除了负责相关的接待工作还要向各国代表介绍特区的基本情况、解释相关的工商业政策并借机表达特区与各国进行合作的愿望。
虽然周天宇是真的对这种事不感兴趣但作为义勇军的主要领导人他十分清楚能不能处理好与各列强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义勇军和特区今后的展。从当前的情况分析完全从国内解决建立特区所需要的资本和技术难题是不太现时的。靠朝廷投入应该没有多大的希望以它如今极度窘迫的财政状况能把这答应的5o万两银子给全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更别说持续不断的给予支持;利用民间资本不但缺乏把民间资金集中起来的有效手段而且技术力量更不成熟很难满足特区展的要求。
不过这些问题对已经进入垄断经济急于搞资本输出的欧美列强来说却是一件具有相当大吸引力的事情。不可否认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影响极大不仅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便于列强政治上控制经济上掠夺中国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展形成阻碍。可这一切对于义勇军和刚刚成立的旅大特区来说却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国门已经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单凭义勇军的一己之力又怎么能改变这种局面呢?还是华哥说的对迅展旅大特区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既然我们目前没有足够的能力自己解决这些问题不如就充分利用外国的雄厚资本和技术力量进行特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这件事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义勇军手里而且合作的对象、经营的方式以及采取的手段都必须细细加以斟酌旅大特区的展决不能受制于人。
周天宇不急不缓地走在通往南金书院的路上任由那纤小得几乎看不出来的雨丝飘落在自己身上。而他的后面除了自己的弟子陈五阳外还有一个身材矮小、文质彬彬的中年人与之并肩而行。这个中年人叫方伯梁广东开平人曾经是第二批留美幼童的成员。他1873年6月由黄胜率领赴美1881年8月被迫与其他93名留美幼童一起辍学回国。回国后他先是被送往天津电报局然后又被派往了张家口电报局来特区前是张家口电报局的副主任。
对于义勇军各种人才极度稀缺的现状冯华其实一直都非常重视从没有放松过对人才的吸收与招揽。他除了不断从各地高薪聘请一些学有专长的洋人还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机会搜寻国内的人才。这次京师之行冯华除了正事之外还特意拜托翁同龢帮自己留意一下当初留美幼童的现实情况。他非常清楚作为第一批系统接受西方近代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的先行者留美幼童回国后受到的待遇极不公正如果能趁现在他们尚未受到重用之机将其招揽过来绝对会给特区今后的展建设带来极大的好处。冯华返回辽东之际翁同龢虽未能将留美幼童的现时资料完全收集齐但也掌握了个**不离十。这个方伯梁就是冯华回到辽东后第一批招揽回来的三个人之一另两人分别是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詹天佑与开平煤矿采矿工程师邝荣光。
南金书院位于金州城南修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它与复州的横山书院历来是辽东半岛最富盛名的学府。不过如今它因战乱荒废多时暂时被义勇军当作了接待来访客人的驿馆。周天宇他们此行就是要继续与住在南金书院东跨院中的美国驻华海军武官柔克义与美国独立传教士李佳白进行合作洽谈的事宜。
柔克义不但是美国驻华使馆的海军武官亦是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他今次就是受美国驻华公使田贝派遣与在中国传教多年并深受中国文化熏染的独立传教士李佳白一起前往辽东对新成立的旅大经济特别区进行考察、了解。
进入19世纪9o年代以后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取代英国跃居世界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经济大国。经济的高度达也使得美国迫切希望摆脱传统的孤立主义开始谋求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转变。而能否在亚洲尤其是中国争取到大国地位则是美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关键一环。不过由于列强早已在中国将势力范围划分完毕军事实力相对不够强大的美国已经很难再插足其中因此旅大经济特别区的出现就给了美国一个极好的切入中国的机会。
本来柔克义与李佳白此行只是想先了解一下旅大特区的情况并探探义勇军对美国的态度。然而令他们感到意外却又十分满意的是冯华对他们的到来表现出了更多的热情和好感在各国代表纷纷离去之后又特意挽留他们多住了两天。
冯华极具倾向性的友善态度让柔克义和李佳白既疑惑又兴奋。大清国历来对欧美列强抱有极强的戒备心绝大部分的中国人也对洋人怀有强烈的敌意就算冯华他们是从西洋回来的按说也没必要独独对美国表现出如此的热情。不过无论怎样美国都不介意与这样一个强势人物保持良好的关系它不但符合美国的远东战略思想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美国在华的国家利益。况且单从昨日周天宇展现给他们的那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武器装备看与义勇军的合作也大有可为只是不知道今天义勇军还会带给他们什么惊奇。
金州城并不算大周天宇他们很快就到达了南金书院。轻车熟路来到东跨院周天宇热情地对着正在游廊下轻声交谈的柔克义与李佳白招呼道:“让两位先生久等了真是对不住。今天下雨有些东西需要多做一些准备。”
对于周天宇柔克义与李佳白都对他深具好感。这个年轻的义勇军领导人不但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且在机械制造方面亦有着极精深的造诣而且他为人热情和善与他在一起有一种如沐春风的轻松感觉。
“周大人实在是太过客气了下雨天还跑过来。对了不知今天咱们要看些什么?”早已被义勇军昨天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勾起浓厚兴趣的柔克义有些迫不及待地催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