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上操六早就知道这一关是怎么也脱不掉的当下只好硬着头皮站起身来:“陛下此次台湾战事失利情报部确实责任重大对支那人和义勇军的动向并没有掌握清楚还请陛下重重予以处置。” 说罢他军靴后跟“咔”的一碰敬了个军礼然后头部低垂了下来。
睦仁的脸色依旧是那么阴沉冷冷的让人丝毫也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静静地沉默了一会儿他才不置可否地沉声说道:“情报部门的问题以后再议还是先说说关于义勇军的具体情况吧!”
暗暗松了一口气川上操六连忙介绍道:“陛下自‘冯华特别行动本部’折在奉天和龙口街之后帝国在关东的谍报组织几乎被义勇军破坏殆尽。此后情报局尽管先后组织了两个先遣小组试图进入营口以图恢复‘冯华特别行动本部’的工作却不料每次先遣小组都是刚刚进入营口不久就被义勇军的反谍报部门察觉只有宗方小太郎一人得以侥幸逃回天津。如今6军参谋本部情报局长荒尾精和海军军令部第二局长岛崎大佐正在筹备组建联合行动本部并任命了曾在金、复一带活动过的资深谍报人员向野坚一为本部长准备再次进入关东地区。不过近两个多月谍报部门虽也对义勇军进行了遥控监视但重要的a级情报却一直空白……”
川上操六的陈述让与会众人的心都禁不住颤了一颤。义勇军可真是大日本帝国的噩梦自从它横空出世以来不论是正面战场还是隐蔽战场无往不胜的大日本皇军都遭到了最惨痛的失败难道义勇军真的不可以被战胜?尽管每个人心中浮现出这个问题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立刻予以否认但义勇军不可战胜的阴影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映上了所有人的心头。
最后御前会议在明治天皇的主持下还是以伊藤博文的五点意见为基础一致通过了以下几项决议:一、为了防止重蹈覆辙给大本营制定下一步的作战计划提供依据情报部门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取得义勇军入台的第一手情报;二、无论歼灭第一旅团的支那军队是不是义勇军都必须立即组织后续部队尽增援台湾。不过具体增兵多少还要在大本营高级会议上最后确定;三、立即组建澎湖舰队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将台湾海峡的航运通道全部封锁断绝支那人的一切援助行动;四、再次向清国出照会要求他们立即停止有违《马关条约》规定的一切行动并请求泰西列强对清国的背约行为进行谴责;五、提请议会增加军费拨款并再次行支援台湾军事行动的爱国公债以弥补国库之空虚。另外还要通过政治、外交和军事等多种手段对清国施加压力迫使其尽快交割第一期赔款以缓解我们的财政压力;六、由天皇亲自颁布诏书激全体国民的士气对支那人的无耻行为进行声讨号召臣民为了大日本帝国的尊严而战。
御前会议结束后的次日明治天皇昭告国民的诏书赫然出现在了《每日新闻》、《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等日本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位置上:“……在兹圣战出现反复之际朕立誓继续‘开拓万里波涛国威布于四方’之既定国策。惟战事一时坎坷之局面使我臣民流于焦躁、不安有沉沦于不自信、不愿战之倾向。开启国运之念日衰消极避战之风渐长致有思想混乱之兆朕深堪忧虑……朕知道国民为了帝国在受苦军人为了大和民族在流血然朕与尔等同在共度此艰难时日全体国民惟有同心戮力树立为帝国而战之信念共创帝国千秋之伟业……”
同时日本报刊还分别以“清国背约是可忍孰不可忍”、“清国无视国际法悍然出兵台湾”等标题刊登了辽东义勇军渡台作战的消息并报道了外相6奥宗光给清国政府的抗议照会。一时间东京的大小街道充斥着报贩“看战争的最新新闻”“看清国悍然出兵台湾”的叫卖声。从国立博物馆到上野公园从浅草寺到仲见世从千代田到新宿御苑“支那人卑鄙无耻”和“誓将帝国圣战进行到底”的声音迅成为了日本国民议论的主流。而前两日因第一旅团覆灭在日本民众心中产生的悲观与惶恐则随着狂热军国主义思想的急遽爆而被迅淹没在一片“打打打”的疯狂之中。
由于欧美报纸的转载日军在台湾遭受的重大损失很快就传遍了日本国内当初辽东惨败带给日本国民的悲凉感觉再次充斥于每一个人心头。不过已经吃进嘴里的肉支那人竟然还想拿回去这让已经对圣战成果期待了很久的人们产生了一股愤懑之气。因此明治天皇极具蛊惑力的诏书一经布日本国民迅在台湾战争的问题上取得了高度一致大有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味道。
在东京街上的人挥舞着太阳旗高呼愿为天皇陛下尽忠的口号。人们在议论中纷纷主张增兵台湾把可恶的支那人斩尽杀绝。一些狂热的青年男子甚至排队站在靖国神社门前拉扯着“好男儿入伍上前线杀尽支那人为天皇陛下增光!”的白布红字条幅向来往行人展示。一些商店还纷纷打出“支援台湾圣战大义卖”活动引得人们手举着钱币拥挤着、呼喊着争先恐后地购买;一些学校的学生抬着“为圣战募捐”的箱子向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募集捐助人们纷纷驻足停留慷慨解囊认募整个日本三岛到处都是一片战争的喧嚣。
可是在谈到有“支那煞神”之称的义勇军时人们的分歧却显而易见。有人认为清国政府根本没有胆量向台湾派兵所谓的“辽东义勇军出现在台湾”是前线那些无能的指挥官为了掩盖战败的过失而编造出来的神话;也有人认为支那人不讲信义会做出这样的事情主张出兵支那一鼓作气打到北京;更有人对辽河平原的惨败记忆犹新仍然心有余悸表示要小心应对。不过尽管认识不同却都是一派杀气腾腾的主战论调。
当然日本国内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以部分内阁成员为代表的官僚由于他们对国内的经济状况十分了解对这场战争的旷日持久化表示担忧对于辽东义勇军参战也不无忧虑。但是他们对于已经吃到嘴里的台湾却是绝不愿意再吐出来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并利用泰西各国对清国施加政治压力以期达到目的;另一种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平民百姓他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战争带给他们的痛苦对继续打仗深痛恶绝。然而在如今千口一辞的情况下这种微弱的声音又能有多少人可以听得进去?
<!--PAGE 5-->
满大街都是一片叫嚣战争的狂潮但血一样的事实却是什么也淹没不了的。在日本许多城市的大街上一队队举着战殁者灵位由妇女、小孩和老人组成的祭奠死者亡灵的队伍默默地走着他们的悲痛、沉重与满街的战争狂热、喧嚣极为的不协调。队伍最前面的人举着一面白色的长幡上面书写着“祈战死”三个黑色的大字跟在招魂幡后面的人或神情庄严、或两眼呆滞、或充满悲伤几个老年妇女更是眼眶红肿早已流干了眼泪……只是当一个民族被战争狂人所左右时他们对于这样的情景经常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本小说网 www.QUAbEn-XIAoShUo.com)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