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淬中华-血淬中华第二部 怒海潮生 第五十九章 风急霜雪涌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血淬中华第二部 怒海潮生 第五十九章 风急霜雪涌(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望着梁启面上那温和的笑容杨度心中禁不住一热。早已被风雪冻得僵的身子此刻亦似感受到了那股温温的暖流一下子变的柔软起来。

屋中充满了冬日里的温馨与舒适。火热的炭炉散出微微的淡红色光芒炉上刚刚烧开的茶水蒸腾出令人暖到骨子里的轻薄雾气……喝了两口热茶杨度的身子才略略暖和了一些。将杯子放到旁边的茶几上他不由得慨叹道:“今年的冬天可真是冷啊一场风雪竟让人的心都冻得寒了。”

几个人皆是一阵默然杨度这一语双关的话语何尝不一言道尽了他们此时的心境。几个月里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以无限的热忱忘我地工作眼看着强学会一天天展壮大、《中外纪闻》一日日影响深远。可是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在一日之间变得面目全非。以前受到各方支持的强学会被朝廷以“私立会党”之名予以封禁《中外纪闻》亦因“妖言惑众”而停刊;许多的强学会会员听到消息后惊惶失措纷纷遁匿。更有甚者竟至泪流泣下求当朝开恩。曾经红火一时的强学会竟就此烟消云散、曲尽人终……

看到众人的情绪有些低落梁启忽的展颜笑道:“天还能总这么冷风雪过后它总归会放晴。皙子你可是一向心存高远今日为何突此感慨难不成你也对当前的艰险有了退避之心。”

“杨度岂是畏难避险之人不过是慨叹京城再也无你我的用武之地罢了!此处既已留之无益不如再重新确定一下今后的行止。” 杨度眉毛一挑傲然地说道。

“噢皙子你可决定了自己的去向?”

摇了摇头杨度怅然道:“还没定下来。我今天前来便是想听听卓如兄你的意见。如果没有更好的去处我想先回一趟湘潭石塘铺老家。毕竟已经有三四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母亲的身体怎样了!”

杨度的话音刚落林旭插嘴道:“我和广仁兄的想法也与皙子一样不欲再滞留于京师了。天下之大我们又有何处去不得?如今大清北有‘旅大’南有‘湖广’皆是政治开明大有希望之所在。这两日已经有人奔这两处地方去了我们不如也去闯荡一番也不负这男儿的大好之躯。”

“是呀卓如!你在京师久已对各方面的情况都很熟悉又与冯华多有接触就帮我们拿个注意。看看是北上‘旅大’好还是南下‘湖广’有利。”康广仁亦在一旁催促道。

看着杨度、林旭和康广仁热切而信任的目光梁启不由得心潮起伏:当初因志同道合走到一起的这帮朋友就要这么各奔东西了。然而这一切难道不是可以避免的吗?师傅啊你为何一定要这么固执如果当初能够听从冯华的提醒倾注咱们心血的强学会和《中外纪闻》又何至于被查封!将李鸿章摒弃在强学会外直接引来了他的儿女亲家-御史杨崇伊此次上书弹劾强学会;《中外纪闻》论事过激且采用孔子纪年不但招致了许多人的不满和反对而且也成为了它被停刊的主要缘由。再返观《国闻报》其行量和影响在京津两地日益扩大这么大的一场风暴竟也丝毫未触及到它。师傅我们走的这条路真的是正确的吗?

梁启想到此处不禁暗暗叹了一口气。强自按下心中乍起的波澜又扫了一眼端坐一旁始终未说话的麦孟华后他才缓慢而又坚定的说道:“还是去‘旅大’吧!虽然直到现在我仍看不清楚冯华的那些设想究竟会把中国带到怎样的一个境地、虽然旅大特区目前才刚刚起步面临的困难也非常大但我知道冯华所选择的是当前中国最切实可行的一条道路而且‘旅大’也是最能挥你们热情和才干的地方……”

尽管码头上劲吹的海风异常清凛凌厉可刚刚走下船的杨度、林旭、康广仁以及与他们同行前往旅大的吴德潇(字季清清季有名大儒)、吴樵(字铁樵吴德潇之子为谭嗣同、梁启密友)父子却仿佛并没有感受到海风的冷彻刺骨。他们几个人饶有兴致地站在码头上对旅顺港那热闹、繁忙、充满勃勃生机的景象细细观察着。

码头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港湾内近百艘各色船只紧张地忙着装船卸货……过了好半晌众人才从无比的震撼中清醒过来。林旭不由得感叹道:“原本以为辽东地冻天寒且刚经战火摧残**不定是何等的荒凉颓败可谁知眼前竟是如此一副让人热血沸腾的景象。”

颇有些兴奋地点点头吴樵接口说道:“是呀义勇军真的是每每都能带给人意外与惊喜他们进驻辽东不过短短半年功夫就已经令其有脱胎换骨的感觉我们此行当不虚矣!只可惜杨叔峤(杨锐)执意要回湖广他的老师张之洞处卓如与孺博又太过拘泥于情面礼法而不能前来否则……”他刚说至此处见父亲频频目视自己禁不住止住了话头。

其实吴樵话里的意思众人心中都非常明白。梁启与麦孟华之所以拒绝与他们一同前往旅大归根到底还是放不下与康有为的师生之情。自康有为、梁启动“公车上书”以来他们二人无形中成为了京师维新人士的领袖很多具有维新思想的人都不自觉地团结在了他们俩人身边。然而随着众人之间交往的不断加深大家对康有为渐渐有了一些看法而他的学生梁启却甚得京师维新人士的好感其影响与威望已隐隐有了与康有为并驾齐驱的态势。

此次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其内因固然是慈禧太后与顽固派欲借此杀杀帝党及维新派日渐张狂的威风但外因却是起于康有为的激进、执着和独断专行这让很多参与强学会和《中外纪闻》创建工作的人都对康有为更加感到不满。返观梁启他在康有为迫于形势离京赴沪之后一力承担起了北京强学会的各项事务。为了挽回些许不利的局面他不畏艰难四处奔走虽未能最终保住强学会和《中外纪闻》却赢得了众人自内心的尊重。

强学会解散之后梁启尽管已经对康有为的许多观点、做法产生了怀疑并对未来的局势以及今后的去留有了自己的想法但出于对老师的敬重和支持他还是选择了继续追随康有为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吴樵等人会为梁启的无奈选择暗暗鸣不平的原因之所在。

一阵短暂的冷场后康广仁率先打破了沉默。哈哈一笑他朗声说道:“卓如他们就是顾虑太多其实我大哥也对冯将军和他的义勇军佩服之至。如果真的能够将中国危如累卵的颓势就此挽回他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斤斤计较于弟子走的是哪条路?”

“是啊!老师向来以‘变法图强救国救民’为己任只要我们的行事能于当前之中国有所裨益他是不会将其放在心上的。不过卓如与孺博兄作为老师最得意的十大弟子自是不便如我们这般任性而为!”林旭也在一旁补充道。

见康广仁和林旭并未因自己的失言而流露出不满吴樵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冲两人赫然地笑了笑他说道:“刚才是铁樵太一厢情愿了。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难处就如杨叔峤去湖广也自有他的考虑……”

听到这里吴德潇轻轻拍了拍手:“人各有志不能强求。其实就像暾谷所说的只要能于国事有益只要能唤醒国人的酣梦各人走什么路又有何关系!”抬头看了看天色他又接着说道:“……好了时间已经不早我们还是赶快出去吧!如果能够雇上脚力我们今天还来得及赶到金州!”(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XiaoShuo.com)

<!--PAGE 5-->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