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港的机场上一队队中国和东盟空军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正列队向即将从这里起飞返回雅加达的印尼联邦国防部长—杨全中将送行。<a href="http://www.QUA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免费小说在线阅读</a>当那辆老旧的北京军用212吉普车上高扬着印尼6军中将旗出现在机场的跑道之上所有人员都面对着这辆“印尼6军1号”致上标准的军礼。
这样的敬意并非来自于行政上的命令或者仅仅是为了显示军衔上的差异更多的是一种自内心的尊敬和敬佩。虽然杨全中将的苏门答腊之行并不漫长按照雅加达的要求他仅需要作为印尼民主联邦三军的最高代表一路由雅加达抵达巨港完成与东盟军队的纯外交形式的一个交接仪式就可以打道回府了。但杨全中将却利用这短暂的旅程以巨港为中心几乎走遍了整个苏门答腊。在这段期间内他夜以继日的工作令印尼民主联邦军队在苏门答腊岛的顺利组建和部署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6续抵达苏门答腊岛的印尼民主联邦军队不仅代替了中国—东盟联军稳定了后方的治安状况还迅形成了一套与中国—东盟联军相配套的后勤支援系统。中国—东盟联军的许多军需物资可以直接在苏门答腊岛本地获取而不在需要从遥远的本国再行运来而这一切无一不是杨全悉心努力的成功。
不过当“印尼6军1号”在跑道的尽头缓缓停下四名身着印尼6军军礼服的士兵打开车门合力抬出的却是一具覆盖着红白相间的印尼民主联邦国旗的军人棺椁。
“这具棺椁内正安详的躺着一位来自中国大6的优秀军人虽然他不曾在自己的国土上作战但他在为了保护善良的民众而印尼内战所建立的功勋令他同样无愧于‘龙的传人’的称号。”在棺椁的侧面用印尼文字和中文书写着以下字眼由四名印尼6军士兵郑重的抬向跑道尽头的那家来自中国的一架崭新的运-12e型军用运输机。
在中国政府对印尼民主联邦的第一阶段军事援助的空军项目中中国政府将向印尼民主联邦空军提供24架崭新的运-12e型军用运输机用于训练伞兵和空中运输任务。当然其中也有2架被改为印尼联邦政府的高层专机分别命名为“印尼空军1号”和“印尼空军2号”配备给总统林光昭和国防部长—杨全中将乘坐。但在今天之前杨全还没有机会坐上这架属于自己的专机。
透过老旧的北京军用212吉普车的车窗杨全满含泪水无奈的看着自己最亲密的战友被缓缓抬上飞机。在那厚重的棺木之下是一个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把酒言欢的亲密战友、好兄弟。但此刻这个昔日充满了活力的生命正躺在那冰冷的世界里逐渐离自己远去。在印尼联邦的历史上可能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记得他的名字—印尼联邦6军张世杰中校。
来自湖南的张世杰与杨全有着相近的生活阅历在南京军区近八年的军旅生涯令他同样拥有过硬的军事素养和战斗热忱离开军队时张世杰已经是拥有少校军衔的中国6军第31集团军的副团长了。在与杨全并肩作战的日子这个爽朗的湖南汉子曾不止一次的感叹过:如果不是自己当时那火暴的脾气他本可以留在自己所热爱的军营里。
不过印尼的战火却给这个刚刚转业的年轻军官一个重返战场的机会。和许多来自世界的各地的华人相比从中国大6奔赴战场恐怕是最为困难的。家里并不富裕的张世杰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储蓄背着妻子和家人加入了一个新、马、泰旅行团艰难的抵达了曼谷的华人武装“南洋解放军”秘密招募中心。
虽然当时同样来自中国大6的杨全已经被林光昭委以重任但对于张世杰这个毛遂自荐的中国转业军官“南洋解放军”的招募部门一度缺乏兴趣。如果不是即将出去印尼的杨全碰巧在曼谷的街头遇到这个走投无路的同胞或许张世杰只能拿着“南洋解放军”微薄的遣散津贴返回自己的故乡了。
张世杰的运气并不好在与杨全一起抵达位于加里曼丹岛西部坤旬的“南洋解放军”前进基地后。林光昭对这个新近加入的军官同样缺乏信任。张世杰没有被象杨全一样被安排到在爪哇浴血奋战的一线战场而被留在坤旬担任对新兵的日常训练工作。
在枯燥乏味的训练工作中张世杰意外的迎来了自己军旅生涯的第一次真正的考验。为了彻底击溃“南洋解放军”在爪哇的行动。已经全面介入印尼内战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曾一度计划动一场针对与爪哇搁海相望的加里曼丹岛坤旬的两栖突袭作战一举捣毁坤旬的“南洋解放军”训练和后勤基地。
当第一架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1型战斗机飞抵坤旬的上空进行轰炸时虽然囤积了众多从世界各地采购来的轻重武器并不缺乏射高炮和单兵防空导弹的“南洋解放军”竟没有组织任何的防空作战在训练场上生龙活虎的新兵面对呼啸而来的战机竟象一群妇孺般尖叫着一哄而散。
这场空袭虽然没有对“南洋解放军”在坤旬的基地造成实际性的重创。但是却令日本自卫队对即将展开的两栖突袭作战充满了信心。他们认定坤旬的华人武装是一群真正的乌合之众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绝对无力抵抗。日本海上自卫队还是低近海岸对坤旬的港口进行炮击。
大批还堆积在港口的补给物资和武器装备被无情的炮火焚毁众多往来于整个东南亚和爪哇岛之间为“南洋解放军”送来外来援助和提供战场机动的船只在炮火中被一一击沉。但这一切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在坤旬的基地内弃城而逃的畏战情绪正在“南洋解放军”的新兵和教官中蔓延。许多来自于国际雇佣兵组织的外国教官向林光昭鼓吹在目前缺乏制海、制空权的情况下单纯依靠这些新兵来守备坤旬只能遭到最为惨烈的屠杀。
他们一致要求林光昭下达命令销毁所有难以搬运的物资和装备。将部队化整为零向加里曼丹岛内6的丛林中撤退。甚至有人提出全军解除武装撤入东马来西亚、文莱寻求外交保护。当林光昭面对着汹涌的避战声浪开始动摇之际张世杰却意外的挺身而出。
“我从不认为制海权、制空权不重要但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曾多次面对强大的敌人血战到底最终迎来了胜利的记录。就在我工作过的中**队里曾有一位在朝鲜半岛勇敢对抗美**队的老兵对我说过:‘面对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只有无畏才能成为活下去的唯一途径。” 张世杰在最后关头拦住了林光昭将他留在了充满危险的坤旬。并在林光昭的默许下开始重整低落之极的军心、士气布置防御。
就在日本海上自卫队对坤旬的港口进行炮击的当天夜里张世杰便组织和率领敢死队驾驶数艘满载炸药的橡皮艇夜袭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泊地。成功的炸伤了日本海上自卫队两艘“隼”级导弹艇这些装备有奥托.布莱达型76毫米炮的导弹艇在近海炮击中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利器。虽然在行动中小型的橡皮艇难以在风浪中接近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大型舰艇。但是这一行动却有效的震慑了日本海上自卫队。
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第二天开始便不得不远离海岸线小心的进行远程炮击。而日本空中自卫队的空袭也在坤旬日益强大的防空火力下再被击落了多架之后不得不有所收敛。随着中国海军舰队对爪哇海的逼近。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得不终止了对坤旬动两栖突袭作战的计划。被迫全军转向阻击中国海军舰队的行动之中。
不过在坤旬力挽狂澜的行为却并没有为张世杰带来任何事业上突飞猛进。林光昭对这个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的军人缺乏好感他宁可相信是中国的军舰救了自己而不是所谓的无畏的勇气。就在杨全在印尼联邦军队中名声雀起的同时张世杰却依然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教官而已。
虽然在印尼民主联邦军队正规化的建设中张世杰的努力令他在印尼6军中逐渐崭露头角但即便杨全对这个来自中国6军的军人充满了好感但林光昭给他的位置却只有6军中校而已。
在印尼内战爆之前很少有人会预料到林光昭所领导华人武装可以战胜虽然四分五裂但依然强大的印尼军政府。但最终胜利还是属于了这群追求自由和荣誉的中华民族的儿女。
但是刚刚从血腥而残酷的内战中走出的印尼民主联邦究竟需要怎样的一支军事力量以保卫新生的华人政权?这个看似并不复杂的问题却一直以来困扰着与联邦军队同样稚嫩的杨全和张世杰等来自中国大6的青年军官们。虽然在强大的中国驻军的保护之下在内战中彼此已经积累了太多仇恨的印尼社会表面上一片风平浪静。但在这一片祥和的气氛之下各种内忧外患却如火山下汹涌的岩浆正积蓄着吞没一切的力量。
如果没有一支真正可以经受得起考验的军事力量一旦这股力量有朝一日迸那么即便是强大的中国可能也是鞭长莫及。而对于印尼民主联邦军队建设的问题上恢复昔日的《印尼国防法》或全面接受中国的军事援助、建设一支全面效仿中国的国防力量这两种呼声曾一度在印尼国会甚嚣尘上。
按照内战之前印尼政府所颁布的《国防法》。印尼总统对全国武装力量拥有最高领导权在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及国防部长协助下就国防与安全事务作出重大决策通过国民军司令和警察总长对全国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国防部负责制定和执行国防政策国民军司令部负责全军的管理、教育和训练及战时指挥。国家武装力量由正规军和准军事部队组成。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义务兵服役期2年。
而如果凭借杨全和张世杰等人的自身经验和祖国大6的支援那么在经济和外交基础均远胜于新中国草创初期的印尼民主联邦的境内“拷贝”出一支仿效中国大6的国防力量显然却非难事。
但当杨全和张世杰真正面对印尼民主联邦社会的实际情况之时他们却现无论是恢复昔日的《国防法》或是照搬中**队的建设道路均是一条死路。而个中的原因并不难解释。因为无论是昔日的《国防法》或是中**队的建设经验其核心都只是以义务兵役制为基础的“人民战争”路线。
这一国防策略对于中国和印尼这样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国家是一剂一扫阴霾的“良药”。在外敌入侵面前只要充分动员起本国充沛的适役人口就可以用兵力上的优势迅消耗掉敌人的进攻力量。但对于刚刚诞生不久的印尼民主联邦却是断魂的鸩酒。
拥有辽阔疆土的印度尼西亚同样也是世界排名第四的人口大国。在近3亿的人口之中包括1oo多个民族其中爪哇族占45%巽他族占14%马都拉族占7.5%马来族占7.5%其他26%。而刚刚开始习惯掌控整个群岛政权的华人却仅仅在这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占有5%左右的可怜分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