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力量—南海扬-龙的力量—南海扬第一卷 爪哇海 第四十三章:曙光?幻象?(三)_废文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一卷 爪哇海 第四十三章:曙光?幻象?(三)(2 / 2)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身为中国人民国防军驻印尼民主联邦武装力量的最高指挥官马亦龄中将对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印尼的秘密行动并非毫不知情相反作为数十年在隐蔽战线上已经多次过招的老对手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早已形成了一方彼此渗透的巨大情报网络。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和中国总参内部双方都有精干的特工潜伏在对手的核心。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美国社会的多元化的民族构成促成了这个世界帝国的崛起但也令白宫在开放的国度无法寻找到一个真正值得信赖的核心民族。即便是美国对外情报工作的核心—中央情报局内部少数族裔的工作人员也已占到11%。随着移民的逐渐增多很多少数族裔移民在美国繁衍了几代人已经融入美国社会各个阶层从而中央情报局对他们的担心逐渐减弱。这些少数族裔雇员的存在令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颠覆他们的故国中显得得心应手成功打入印尼民主联邦高层的韩坚便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这些非西方主流民族的雇员往往也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在获得打击的对手利器的同时。也令自己的内部成为了世界各国情报机关安插“鼹鼠”的温床。著名的“金无忌间谍案”正是中国情报人员对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次成功渗透。虽然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了此次在印尼行动的保密性考虑在人员配备上除了经过保密级别极高的代号“熊猫”的韩坚之外鄙弃了所有华裔雇员的参与。但是弱点却依然存在。

从在印尼的颠覆行动伊始中**方的总参情报部门便对美国政府的部署了如指掌。事后美国政府中央情报局内部进行长达2年的调查突击关押和审讯了数百人却依然无法了解到问题究竟出自哪里?最终美国中央情报局甚至开始怀疑其在印尼最核心的人员—韩坚是中国人渗透过来的双料间谍。

但实际上导致美国人在巴厘岛行动失败的真正原因是过度关注了中国情报部门而恰恰忽视了中国与其盟友情报部门的合作。这个世界上谁都不会没有盟友而在对抗印度的战线上中国拥有一位最忠实的朋友—巴基斯坦。中国与巴基斯坦这两个不同人种、不同信仰的邻国之间合作已经有5o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了堪称是人类外交历史上的一个神话。

由于冷战和印度的威胁而走到一起的中巴两国之间的蜜月不是没有因为冷战的结束而降低反而是因为冷战的结束而进一步得到加强。中巴之间在政治战略、军事、经济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正日益加强。随着中印战争的逐步升级虽然为了避免双方的常规战演化为核冲突虽然在战争初期巴基斯坦就已经开始进行参战准备但中国政府一再要求巴基斯坦在战争期间在克什米尔和印巴边境地区保持克制尽量不要刺激印度。不过中巴之间的情报部门的合作却已经提升到战时的级别。

正是众多来自于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潜伏于印度国内特工所提供的情报令中**方对印度国内每一次的军事调动和经济动员都在掌控之中而印度军队在中印战争投入的各种新型武器的实战**军方也会在第一时间与巴基斯坦方面实行资源共享。

而这种情报合作也衍生出了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对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印尼行动的全程监控。作为美国冷战时代遏止前苏联中亚战略的前沿阵地巴基斯坦和美国的情报联系早在巴建国初期就开始了。早在齐亚哈克将军当政期间美国中情局为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提供了大量的情报装备并帮助巴基斯坦训练了几百名情报人员。在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美巴情报合作进入蜜月期。

而在“9.11”之后由于血缘、文化和宗教上有密切的联系巴情报部门对塔利班及“基地”组织的了解是其他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在打击“基地”及其恐怖活动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为了反恐战争的需要美国中央情报局更是不得不全力倚重巴基斯坦。

“9.11”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已经落网的“基地”重要人物均是由巴方提供情报而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实施抓捕的。不过由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的“扶印抑巴”政策所以巴基斯坦政府在与美国表面的亲密无间之下却是对对方过河拆桥的顾忌。所以在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合作中巴基斯坦情报部门也开始着手对对方的高级特工实行秘密的策反工作。

全程担任后勤支援而参与美国在印尼行动的中央情报局—原阿富汗行动负责人—查尔斯正是巴基斯坦情报部分策反的多名美国中央情报局高官之一。凭心而论查尔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合适的策反对象这个混迹江湖多年的老油条光棍一条、贪得无厌、毫无信仰、好色成性唯一在乎的只是自己。但是在巴基斯坦意外的现他私吞了美国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通过控制毒品贸易而获得的近1亿美元之后一切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中央情报局在阿富汗开展秘密行动两年以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边界地区成了世界上第一海洛因的重要来源那里向美国提供它所需要的海洛因的6o%而这些毒品的交易正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一手控制的。不过所获得巨额利润却并不上缴美国国库而是被中央情报局用于资助冷战以后中亚地区以及巴尔干地区的反*政*府武装。不过这些数十亿美元真正的去向却只有查尔斯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

当巴基斯坦的情报人员找上门去的时候查尔斯却意外的没有任何的抗拒。他同意与巴基斯坦合作唯一的条件是巴基斯坦政府要替他继续操控他在阿巴边境的毒品贸易这个老家伙就快要调走了。作为巴基斯坦情报部门的眼线查尔斯拿着每年过亿的额外津贴向中巴两国提供了有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印尼行动的所有资料。

不过纸面的情报永远只能作为参考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印尼的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目的和部署可以说是昭然若揭—美国人要将中国的势力通过隐蔽战争遏止在爪哇岛西部最终赶出印尼全境。这样的秘密战争在中美之间早已不是第一次了远在建国之处美国中央情报局便在中国的西藏藏族自治区实验过半个世纪之后才在南联盟成功的“科索沃模式”。面对美国的颠覆中国可以多种选择但是这些选择都必须面对一个最糟的结局—中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冲突。

在远离中国本土的南太平洋如何与依托着澳大利亚的美国优势海空军作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民国防军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课题之一预定战线的区划从海南岛一直划到帝汶海为了明天的经济引擎—环南中国海经济圈中国人民海空军必须面对美国的挑战。

不过此刻显然不是最好的时机为了攻克印度在马六甲海峡最后的要塞—安达曼—尼科特群岛中**队已经投入了全军近1/3以上的海空力量加上东北亚新近崛起的日、韩两国的牵制一旦美**队直接参战中**队实际上是没有多少力量可以投入的。而一旦战端开启不仅中**队刚刚开始经营的环南中国海的基地圈将毁于战火而已经陷入印度洋的远征军也将进退维谷所以在中南海息事宁人的声音一直围绕在决策层周边。

“再送几个武警师上去稳定住雅加达等几个大城市就好了。没有必要和美国直接顶牛。”这样的论调何尝不是老成谋国美国人要遏止我们那我们就先保持稳定好了等待解决了印度洋战场之后韬光养晦、积累实力。几年之后再和美国较量难道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但是在此刻一个意外的呼声从共和国的东部重镇传来:“我们准备不足敌人何尝不是!”一场关乎国运的对赌势在必行当马亦龄中将接到中央军委要求第22空降师在雅加达紧急集合的消息他知道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定局在这轮叫牌的过程中中国押上了所有的筹码他所能作的只有等待开牌。中国几乎没有底牌—为了支援印度洋战区东南亚战区的海空军力量几乎已经成为空壳而美国海军只有3个昼夜时间就可以将“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开到印尼的近海。

当杨全出现在马亦龄中将的面前时他以外的感觉到了力量。这个脸上写满了疲惫的印尼民主联邦三军统帅代表的不仅是他自己而是整个印尼华人的力量。当马亦龄中将向杨全透露了中央军委的全盘计划之后杨全并没有任何的慌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来自云贵高原的男子爽朗的大笑着。他将全力支持中国的行动。

在面见完林光昭之后杨全马不停蹄的出现在已经在中**方严密封锁之下的雅加达国际机场。面对着空荡荡的候机大厅内席地而坐的中国空降兵们杨全再次感受到来自那遥远的故国的力量。“我将尽我的责任!”这句昔日筑就日不落帝国的豪言成为了此刻最好的注解。

乘坐直升飞机赶到泗水的印尼民主联邦军队的前进指挥部杨全所面对的是一张张沮丧的面孔。曾经无比自信的军中新贵们宛如一个个考试不及格的小学生一般垂头丧气的坐在不断传外坏消息的指挥中心内。当看到那熟悉的身影他们第一反应是怀疑自己的眼睛。

“预备队在哪里?”杨全无暇向他们解释自己安然归来的原因他所要作的第一件事情的拯救自己正处于危机之中的部下。但是回答他的是许久的沉默为了在辽阔的东爪哇展开印尼民主联邦已经动员了所有的机动力量。此刻除了几个营的警卫部队之外杨全手中已经没有任何的部队可以调动了。

“印尼民主联邦内卫部队随时待命。”就在杨全转身的刹那他看见一个熟悉的笑容这个笑容曾经出现在北加海岸的瓦砾之中出现在淡目丛林的硝烟之中他就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帅气小伙—陈剑。这个转战了大半个爪哇的“南洋解放军”的28岁的“老兵”在印尼内战结束之后没有离开印尼。不过出色的战功和西化的教育背景也令他没有加入印尼民主联邦军队而是被指名成为了韩坚新组建的内卫机动部队中屈一指的特战指挥官。

“对!还有你们!”杨全紧紧的拥抱着这位久违的战友也许是巧合在那个时代华人男子的名字中总是少不了“剑”字空降在巴厘岛的是中国空降兵的唐剑而今天要出鞘的是来自海外的另一柄利剑。

“总统已经了解了巴厘岛的情况?!2架B-2型隐型轰炸机已经在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待命起飞。”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彼岸设在内布拉斯加的奥弗特空军基地的战略空军司令部内满头银的詹姆斯.卡特赖特将军与此刻正在白宫紧急磋商的总统、国防部长和参谋长联席会议汇报了美国最强大的空间打击力量已经就位。(全本小说网 <a href="http://www.Quan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www.QuanBeN-XiaoShuo.com</a>)

最新网址:www.feiwen5.com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