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与罗芳伯和林光昭不同的是他是一个军人他所要作的不是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而是恢复那个纷乱岛屿的次序。自从印尼东部军总司令普拉塔里中将死在美国人制造的火海之后那里便成为了混乱的战场无数的部落武装正陶醉着无休止的仇杀之中。战争是杨全的领域但是他所作的所有努力却都是为了终止战争因为止戈唯武。
万里波涛之外的爪哇海上一位英雄正在穿越着比起他的胸怀狭窄太多的海峡奔向下一个战场而在蔚蓝的安达曼海之上千万的英雄却正在浴血奋战着。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的旗舰—“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开封”号在落日的黄昏中剧烈的抖动了一下两道桔红色的火焰便奔腾远去象是将连日来恶战的积怨恨一同射出去一样。
13o毫米/58倍口径主炮的炮火在布满血色红霞的天空之中划开一道道深红色的弹道准确的落在南安达曼岛的仍在印度6军控制之下的阵地上。此刻“开封”号的舰身横侧前后两座炮塔交替射击。炮弹出膛时的咆哮在海面上隆隆震荡。每一轮炮击结束之后岸上的6军前沿观测组都会迅给出正确的修正值帮助海面上的舰艇进行更为精确的齐射而“开封”号的身后八门2o3毫米的重炮更是喷烟吐火。那是中国海军临时改装的火力支援舰艇也加入了合唱。无数燃烧着钢铁如快飞翔的海鸥一样划过海面以几乎低平的弹道准确的落到南安达曼岛上最后的要塞—布莱尔港的外围阵地上不时腾起的猩红色的火光和烟团。没有多久便把印度6军的阵地厚厚包裹了起来。
“开封”号(舷号1o9)一直在中国海军的o51型“旅大”级中扮演着“技术验证舰”的角色。8o年代末该舰进行了第一次改装拆除了舰后部的双联37毫米防空高炮加装了一座法国汤姆逊csF公司的八联“海响尾蛇”(crota1e)防空导弹射架。9o年代末该舰进行第二次改装用4座双联“鹰击八号”(c-8o1)反舰导弹取代老式的“海鹰二号”导弹用双37毫米自动防空炮取代了双37毫米高炮更换了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等。改装后的1o9舰排水量增大到373o吨与“旅大”3级的166舰配置类似但防空能力比旅大3级更强(166舰没有防空导弹)因此实际成为o51型驱逐舰中战力最强的一艘。
此刻站在“开封”号驱逐舰的舰桥之上负责指挥对地火力支援的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已经度过了4个不眠之夜满是血丝的双眼跟随着己方炮火的弹道牢牢的锁定着一片烟雾之中的布莱尔港此刻距离中**队全面展开对安达曼群岛的登6作战已经过去了整整1oo个小时了虽然中国6军和海军6战队凭借自身高的战术素养和无限的战斗热情控制了这片群岛中绝大多数小岛和珊瑚礁盘但是随着战斗的深入他们所面对的将是印度6军依托山地修建的坑道工事战斗正日趋艰难。在这些糟糕的地形之下中**队往往需要数个小时的苦战才能前进数十米部队更从登6开始之时的狂热气氛之中逐渐显出了疲态不得不大量的采用技术装备尽量保持逐点肃清的战术缓慢的继续着协同攻坚。
越来越密集的舰炮火力开始延展开来落在布莱尔港的港区和城市带。巨大烟云越升越高即便是从望远镜里也只是偶尔从烟团的缝隙中看到炮弹爆炸的点点闪光。这景象蔚为壮观。突然在港区的一侧亮起了一个巨大的强烈闪光。“是打中了印度军队的弹药库了吗?” 孙力军有些兴奋的向身边的同僚问道。“6军说是打中了生产火柴梗的木材加工厂。”刚刚收到6军前言观测站的弹着报告的大副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是吗?该死的!守在岛上的印度人还在等什么!这样打下去只有更多的流血和毁灭而已。难道他们看不出败局已定了吗?命令全舰队继续抵近炮击。”
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中的“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和“江湖”级改进型护卫舰缓慢的向海岸线推进着。而众多东盟海军的小型舰艇则利用航的优势开始突入港区周围用小口径火炮打击一个个印度军队岸防火力并为大型舰艇的前进扫荡可能出现的任何障碍物。
而此刻一度沉寂的印度6军岸防炮群再度活跃起来。数门被隐蔽布置码头的废墟堆中的俄制Bs-3型1oo毫米牵引式加农炮突然投入了炮战。在中国和东盟海军舰艇的前后不断升起水柱。为了提高杀伤命中率印度6军采用部分空爆弹头令炮弹在空中爆炸纷飞的弹片打在舰体和上层建筑的钢板之上不时出刺耳的哨音。
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印度人竟然还在抵抗。这令孙力军多少有些意外。“摧毁他们快摧毁他们!” 孙力军大声的咆哮着他亢奋的声线与舰上汹涌的炮火合二为一化作了无坚不摧的毁灭火雨准确的落在那一堆堆藏匿着印度6军最后顽抗的废墟堆上。
布莱尔港的地下坑道之中疲惫的印度空军少校阿德瓦尼正艰难的穿越过一段躺满了伤兵的临时野战医院的床位越来越多的伤兵正从战场的各个角落源源不断的送来在两天前位于地下指挥中心附近的基地医院的通风口被炸毁之后医生们只能将更多的伤兵暂时安置在空气还不不那么浑浊的过道上以免恶化这些伤者本已无药可治的伤口。
“少校能给点吃的吗?”一个蓬头垢面的护士突然在一个拐角处向他招了招手。虽然战争已经抹杀了她原先的美丽但是异性那本能的吸引还是让阿德瓦尼停住了脚步。该死的!他看了看头顶因为炮击而左右摇晃的灰暗灯光在近在咫尺的死亡面前自己原始的冲动竟异常的强烈。“没问题我的美人。” 阿德瓦尼警惕的向四周看了快步走向了那栖身在昏暗之中的军中流莺……。
走过漫长的坑道阿德瓦尼的脑海里竟还萦绕着方才那满含着食物的双唇所出的若有似无的浅吟低唱。直到他在一个临港的观察口见到了仍站立在炮火之中俯视全港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最高指挥官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
“中国人的舰队开始逼近布莱尔港了就如我所预料的那样!他们来了!”很难想象身穿着这一身肮脏而破旧的白色印度海军准将军服的人就是昔日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印度海军少壮派代表—拉维. 萨蒂亚而更难以想象的是在如此的逆境之下他还保持着亢奋的战斗意志。
“是的一切如您所料他们已经兵临城下了。”面对着依旧执着于战斗的长官阿德瓦尼多少有些倦怠的答道。“没有问题我们还能坚持下去直到……哦!对了从北方的战线回来一定很辛苦了吧!情况如何?今天夜晚我需要北方坑道内的部队展开夜袭这样我们才能支撑机场方向的防御体系。” 拉维. 萨蒂亚放下了手中望远镜转过身来对着阿德瓦尼关切的询问道。
“北方的坑道工事里已经只剩下1ooo多人了重型武器不是被中国人摧毁就是已经无法使用了。他们说今天晚上的反击只能是一场盲目的集体自杀而已。”
阿德瓦尼并不想告诉自己的长官自己一路上的艰辛但是他必须指出拉维. 萨蒂亚寄予厚望的反击不过是延长战争、徒增伤亡而已。他去过北方那些已经被孤立在中**队控制区的坑道里面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要糟糕的多士兵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斗志。失去了多数通风口的坑道里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所有人所在等待着投降或者战死的解脱。
“告诉他们坚持下去援军很快就会抵达的。我们重新集结的舰队将会彻底摧毁中国人的攻势。只要再坚持一周不、三天的时间援军就会抵达。一定会抵达的。炮击、炮击!” 拉维. 萨蒂亚有些歇斯底里的回到了自己的观察窗口继续注视着港口的码头一个个临时构筑的火力点上喷射出无谓的炮火。
“援军?!新德里应该已经放弃了我们吧!” 阿德瓦尼靠在不断承受着炮击而摇晃的坑道墙壁一路的奔破和刚才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的冲刺已经消耗了他太多的体力此刻他疲惫的身体开始慢慢的向下滑去。“你说什么!再说一遍!”突然一只有力的大手紧紧的抓住他的衣领将他重重的拉了起来抵在坑道的墙壁之上。
“新德里不会放弃这里安达曼群岛是印度的领土。我们不能向中国屈服!这里距离加尔各答只有1255公里距离马德拉斯只有119o公里。海军的舰队正在和中国的航母编队血战他们最终会击败中国人的!知道吗?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如果再出这样怯懦的声音的话我立刻杀了你!”一双血红色的双眼充满了杀意拉维. 萨蒂亚甚至从自己腰间掏出了他的配枪顶住了阿德瓦尼的下巴。或许他是印度军队中唯一一个还相信会有援军的人。
“我知道了!我们不会失败援军就快要抵达了!”面对着死神的威胁阿德瓦尼惟有选择唯唯诺诺。“好了你下去休息吧!上啊!‘德里’号让中国人知道你的力量。”一艘新加坡海军的炮艇一边射击着一边进入了搁浅在岸边的“德里”号驱逐舰的主炮射程。
此刻早已在空袭中严重受损的“德里”号早已失去了海上机动的能力只能在港区内抢滩搁浅失去了现代化指挥系统的这艘曾经印度海军最为先进的导弹驱逐舰此刻只能依靠目测距离手动瞄准用舰的ak-1oo型1oo毫米舰炮攻击近距离的目标。
“德里”号最后的炮声在即将陷落的港区里回响着。战斗仍在这片血色的夕阳继续着。阿德瓦尼无力的看着狭窄的观察窗口挺立着的拉维. 萨蒂亚前所未有的绝望让他预感到自己的结局。“阿德瓦尼我要你赶去布莱尔中心医院通知那里的远程反舰导弹部队马上对港区进行火力覆盖。” 拉维. 萨蒂亚突然大声的叫道。
阿德瓦尼知道在布莱尔中心医院部署着印度6军岸防的最后一支机动力量——俄制“舞会-e”机动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岸舰导弹是从海岸射用以攻击敌方舰艇的防御性武器。与岸防炮相比它具有射程远、命中精度高和威力大等特点。岸舰导弹的出现是海军岸防火力的革命。它把岸防部队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制导武器时代。岸舰导弹已展有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种。它在海岸和岛屿设防用以保卫海岸城市、海港封锁海峡、港湾及易受攻击的薄弱区域。
由于德制“泰帆”无人机的雷霆一击拉维. 萨蒂亚一度选择了将这唯一的一组俄制“舞会-e”机动式岸防反舰导弹系统雪藏到最后。现在该是它出手的时候了。阿德瓦尼疲惫的站起身来向着无尽的坑道再度跑去。无知道为什么听到医院阿德瓦尼总会联想起刚才带给自己无限温暖的那一抹属于护士的洁白。
珊瑚虫是低等的腔肠动物体形象只口袋。边上有许多花瓣状的触手。每逢涨潮或夜间它能变幻出鲜艳的色彩用触手猎杀浮游生物。人对珊瑚有错觉以为它们总是树枝状的鹿角珊瑚、美丽的玫瑰珊瑚或莲花珊朗。其实最多的却是毫不起眼的灰色造礁珊瑚。它们在温暖的浅海里娇生惯养生长繁殖迅分泌出石灰质构成自己的铠甲。一代代珊瑚的骨骼叠成了巨大的金字塔。日积月累历经千万年它们几乎布满了热带海洋。如果它们不那么严格地挑剔环境这群不到一厘米长的小家伏也许会填平沧海。
此刻站在北安达曼群岛附近一片为鲜血所浸湿的珊瑚岛礁之上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参谋—林太平少将正踌躇满志的等待着一位从远方赶来的故友他的出现将最终改变整个中印之间的战局。(全本小说网 <a href="http://www.Quan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www.QuanBen-XiaoShuo.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