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为可怕的是印度虽然号称是世界第六大经济实体但进出口贸易长年处于逆差状态在o5-o6财年就有4oo亿美元的巨额逆差。虽然利用资本项目印度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快的增长阶段印度政府一直是用股市上弄来的钱补常规贸易的巨额逆差。如果没有国际游资的帮助印度政府不仅难以维持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进口石油产品消费。甚至连日常的进出口支付都难以实现。
很多年之后当印度的子民们再次会聚到同一面旗帜之下在满目创痍的废墟之上重建自己的家园之时他们总是会将自己的国家—次大6上最为显赫的文明在21世纪初页的又一次崩溃归咎于印度政客们的短视、强大的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围堵和入侵、甚至是本国的军人在拯救这个国家时所采取的种种激进的策略但是正如世界上那些其他的帝国在崩溃之后普通人的想法一样几乎没有印度人从自己身上找寻原因。
实际上在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这个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的内部普通的民众从没有真正关心过印度的未来。尤其是号称有3亿之众的印度中产阶级。印度独立之前中产阶级的概念在印度并不存在。那个时候只有居住在大城市里占人口1%的上流社会以及生活在农村和城市贫民窟里的劳动阶层。2o世纪6o年代印度的农村人口仍然占全国人口的8o%以上赤贫现象依旧严重。但是到了2o世纪末印度社会却突然崛起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其度之快、人数之多令人瞠目。
人们普遍认为中产阶级的崛起是印度在1991年开始经济改革的结果。在那些辉煌的岁月里印度货币比较稳定通货膨胀率只有3%。加上粮食连年丰收、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展印度的经济状况大为改观。经济的快展为社会的变化提供了基础中产阶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但是在政治理念之上印度的中产阶层却变得短视和虚无起来。
脱离草根社会的印度中产阶级开始混淆理论与现实忽视了印度社会还存在的化石般的阶层差异与隔阂。把持政权的既得利益集团的政治私利往往让他们震惊由震惊变成愤怒继而化为行动来挑战这个体系。作为中产阶级后备力量的城市大学生成为这次活动的主角只要印度政坛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新德里等大城市的街头便到处是抗议不道德政治权利的学生许多大学生**、被逮捕的新闻充斥着电视和报纸。
但是具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鼓吹社会公正的既得利益的受益者并没有从心底彻底认同这个信念那些群情激奋的大学生们一旦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便由反对一切转为了接受和服从。而穷不聊生的印度农民、被压迫的下等阶层照旧过着没有明天的生活。
被西方国家鼓吹为民主的基石的印度中产阶级实际上对政治并不关心在印度的大选之中这些选民宁愿选择一个圆滑的、富有的和有着各种强有力的社会关系的政治家族的候选人执政而不投诚实的候选人一票。中产阶级不断抱怨社会**问题并希望根治这个恶疾但在他们为**被曝光而欢欣时他们自己却不愿意对身处其中的行贿逐利、暗箱操作和结党营私负责。
当印度的新老中产阶级脱下道德外衣时独立运动中和印度经济改革过程中的理想主义信念被无情的击得粉碎失去理想的印度中产阶级不再对形而上的精神寄托孜孜以求他们回归安逸单调的日子。经济的展刺激了他们的物质**展开了对奢华生活的不懈竞争。被写在印度宪法之中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个没有人关心的陈词滥调。无休止的消费**引起了印度社会保障体系的雪崩住房、教育、交通、水电和服务等问题层出不穷。
当1991年下半年印度开始的经济改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世界的聚光灯第一次照在了印度中产阶级身上因为它有着出乎想象的消费**和能力。虽然他的规模、消费潜力被一再的放大。因为印度政府来说它迫切需要向达国家展示自己未被开垦的市场。同时对于达国家来说出售它们的商品、技术的热情也促使它们对印度中产阶级兴致盎然。在印度的外购经济形式帮助了印度中产阶级大规模的产生在美国人抱怨失业严重时部分印度人开始变得富有。在2o世纪8o年代庞大而低效的公共部门的薪水雇员增加了21% 到1991年时印度政府还是最大的雇主给中产阶级提供就业机会。在印度社会穷人依旧很多而城市中产阶级规模却也在成倍展。
印度的中产阶级天真的以为印度在2o世纪末的经济腾飞是因为印度自由化的经济机器已经开动而自己正是比不可少的动机所有迹象表明这个曾经沉睡的世界大国进入经济腾飞时期。“全球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会忽视印度的庞大市场。”、“不是我们需要美国而是美国需要我们。”、“美国的纳税人现他们失去的工作在印度产生以前的印度靠美国援助的美元生活但现在经济急剧展的她吸引着全世界。”这一切的豪言壮语正是印度中产阶级在一夜暴富之后真实心态的写照。
年轻印度中产阶级无疑是有钱的所以他们需要通过购物来表达出来。整个经济的充分展使他们接受对拥有手机和汽车的消费至上文化。拥有父辈们还在梦想的单独的住房、闪亮的汽车和时尚的笔记本电脑。新中产阶级摆脱了信奉甘地主义的前辈们的节俭一路引吭高歌:花钱、花钱、花钱。在孟买和德里的豪华购物中心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贪婪地抢购物品从手机到家庭影院、从法国香水到珠宝。
他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为例印度中产阶级中的许多人改变了以往的习惯从“储蓄购物”变为“先借后还”。因此印度的消费借贷总额在过去3年里翻了一番。个人租借、家庭贷款、信用卡等是金融服务领域里增长最快的领域。印印度的信用卡用户竟高达4ooo万户。
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到位、技术雇员短缺以及劳动法规刚性等原因所造成的展瓶颈被华丽的无视了。当中国人脚踏实地的一步步成为“世界工厂”之时印度在1995~2oo4年的1o年里制造业平均增长仅处在7%的缓慢展之中。但是这个残酷的现状却没有得到印度人的重视凭借遍布全国的技术开中心和软件公司印度一度认为自己在引领着全球后台办公室业务。印度要作的是“世界办公室”古老的制造业一直被视为注定要失败的夕阳产业。当信心十足的中产阶级在为末日而狂舞之际印度货物贸易出口仅占全球总量的o.8%而中国所占的份额已经达到了6.4%。仅以玩具业为例中国企业已占据印度玩具市场大约6o%至8o%的份额这使得印度本土玩具产业受到沉重打击。1996年的时候印度有7oo家玩具公司目前只有2oo家幸存了下来。
经济自由化已经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印度经济的真空印度的中产阶级失去了它的其他特征而只是作为消费阶级存在。是没有祖先和历史的中产阶级不可能空中楼阁般地拉动印度经济的腾飞。它的头顶上不会永远飘着经济繁荣的祥云。而且如果它只顾自己狭隘利益而无社会责任感历史会只能再次证明它的“近视”特质。
当印度军队公开的在马六甲海峡集结之时印度国内的中产阶级选择了弹冠相庆而并非和平请援。当印度日益陷入能源和粮食的危机之中印度的中产阶级却仍在大肆消费着从西方和中国运来的昂贵的消费品。当印度的政客们为了争夺权利而煽动着无家可归者上街游行之时印度的中产阶级选择了坐壁上观而在国际金融游资大肆进攻印度金融市场之时印度中产阶级第一次行动了起来不过他们并非是与之抗争而在在古老的利益驱动之下盲目的跟风而动在“与狼而舞”的危险游戏之中引颈就戮。
印度证券市场投资者分为个人、金融机构、联合股份公司和政府机构。同时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为国内投资者和国外投资者。在印度证券市场上个人持有数量最多过证券市场的3o%。如果在孟买证券交易所内金融游资起的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之中中产阶级可以象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对印度经济充满信心的话那么一系列的灾难本可以避免。但是他们没有当股指第一次突破贾姆.塔塔和印度政府的阻击线开始下挫之际仍有余力可以自救的印度中产阶级选择了跟风抛售一时之间整个市场出现了真正的崩溃。
而当孟买股市出现第一次暴跌之际印度金融市场之内如“孟买大牛”—柯坦.帕雷克之类的大庄在抛售洪流之中也显露出了他们巨大资产背后的罪恶。这些在股市之上呼风唤雨的人物所依赖的并非是自己敏锐的判断和不断积累的财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与印度银行和保险业用染通过非法的手段大量获得银行的秘密贷款或挪用保险基金才是他们建立的一个个所谓皇朝背后的真正秘密。
随着一个个金融天才被以银行诈骗罪逮捕入狱孟买证交所主席也因涉嫌滥用职权、参与内幕交易宣告辞职其名下的券商也被停止交易。这一影响的冲击波远比国际上利空消息来的震撼的多进一步加剧了股票跌势。由于股市交易亏空严重印度加尔各答的1o家券商公开宣布无力偿还透支债务当地证交所被迫开始动用保证基金。印度国内的多家民办银行在当天也出现了挤兑的风潮许多在股市之中失血过多的金融机构纷纷宣布破产这意味着印度公民投入其中的财产将一去不复返。
在一系列的打击之中贾姆.塔塔并没有绝望他相信一切都还有机会。虽然塔塔集团已经无力再战但是印度政府仍然可以出面拯救已经糜烂的市场。但是他等来不是印度政府的援手而是无情的抛弃。在股市中挫之后印度政府突然宣布中止卢比的自由兑换并强行实施固定汇率。通过牺牲印度企业的利益来应对印度卢比在汇市上遭遇更大的挫折这一举动无疑是壮士断腕从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外资的出逃但是对于以塔塔集团为的印度大型企业来说却无疑是晴天霹雳。新制定的卢比固定汇率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蒸了印度大型企业4o%以上的资产。不过此刻印度政府显然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印度企业的崩溃总好过印度政府的崩溃。要知道在股市的连日暴跌之中印度已经有过3ooo亿的资产灰飞烟灭。政府的外汇储备几乎已经消耗殆尽了。印度政府在下一个季度将面临199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支付危机。
在新德里一切关于是否应该通过与中国签定的《中印马六甲及印度洋地区和平协议》的争论此刻已经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印度已经无力再支付任何的战争赔款了。当然议会内的争吵还在继续不过主题已经转变到了曼莫汉.甘地内阁所宣布的“国际紧急状态”法令之上。连日来的恐怖袭击和金融动荡似乎给了曼莫汉.甘地以最好的借口。曼莫汉.甘地依据印度宪法要求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印度应迅关闭国内所有金融市场军队将进入城市实行戒严。
但是这一要求显然并不是单纯为了印度着想因为一旦宣布印度进入紧急状态本届政府的生命也将无限的延长下去。无疑这项议案自然会在议会两院遭到不甘心失败的印度人民党的强烈反弹和抵制。一时之间印度的两院之中到处充斥争执不休的唇枪舌剑。当就在一系列的喧闹还没有结果之时一队队印度6军的坦克却出现在了新德里混乱的街头……(全本小说网 <a href="http://www.QuAnBen-XIaoShuo.com" target="_blank">www.QuAnBen-XIaoShuo.com</a>)